ABCDEFGHIJKLMNOPQRSTUV
1
時間戳記電子郵件地址真實姓名(開設均優官網帳號使用)自訂密碼(均優官網帳號使用)提案單位聯繫方式:email(開設帳號使用)議程名稱:(您的主要提案主題,可寫成詳細題目)議程短代名(10字以內)您本次提案較接近的議程分類請簡單介紹您的社群(約100字)目前參與的社群成員
您預計會發表的倡議內容(可之後修改,愈詳細大家愈能理解)
邀請對象希望安排在什麼時段與大家進行交流?議程分享所需要時間約提問或其他想說的話
2
2023/6/26 下午 6:43:49
iychiang1809@gmail.com
江易原abc??321ABC這個怎麼說?
iychiang1809@gmail.com
另類的大學實驗教育--阿原帶大學生出版開放式教科書另類的大學實驗教育2.實驗教育:依據《實驗教育三法》成立的教育單位搭配蕭典義老師的自學社群我不清楚
傳統的作法,大學畢業才能發揮所學,而且現在的高等教育被詬病的項目之一,純學校教學,出了社會後卻需要重新學習。筆者的實驗教育,以企業現場需要的知識或法規為主,帶大學生翻譯及出版相關書籍,馬上學,馬上用,出版品對企業與學界有直接幫助,用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實力。
高中生、大學生、一般民眾
7/28(五)上午(10:30-12:00), 7/28(五)下午(13:00-15:00)
60分鐘建議分享時間 30 min 就好
3
2023/6/27 上午 11:10:58
theatomskool@gmail.com
許秉軒Atom0104爆學力教育
theatomskool@gmail.com
【邁向新時代學習者,青年自學引導人才實驗沙盒】 新時代學習者實驗沙盒3.終身學習:強調跨年齡層,「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爆學力: 在知識快速迭代的當代社會,一個人的「學習力」儼然成為最關鍵的競爭力。 為了因應這個趨勢,108 課綱強調將學生培育為自主學習者,盼翻轉被動學習的學習態度。 我們過去在走訪多所高中職的教育現場後,發現臺灣多數學生已習慣「被動學習」,對於新課綱所推動的「自主學習課程」感到無所適從;教師也因居高不下的師生比,而難以為每位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協助。 我們深信每一位孩子都能成為自主學習者,他們只是需要適當的引導和鼓勵。我們深切盼望能改變臺灣高中職的課室風景,扭轉自主學習課程等於「自習課」的認知,將其轉變為每個孩子揮灑天賦、探索興趣的學習場域
https://atomskool.org/%e5%9c%98%e9%9a%8a%e6%88%90%e5%93%a1/
【計畫簡介】
本計畫旨在推廣 自主學習+ 概念,意即培育青年成為一名 新時代學習者。結合本次大會 世代團結,青年助攻 精神,期待透過讓體制內外自學者的有效交流,面對在 AI 工具快速竄起,資訊俯拾即是的後真相時代,學習者更需要具備 獨立思考的能力,以便區分真假、抵禦偏見和誤導的資訊。

新時代學習者,也需要學會適應變化,積極應對挑戰,透過恆毅力的鍛鍊,在面對混亂世界的各種學習挑戰時,仍然能以開放心態、成長型思維應對,並嘗試動手解決問題。

因此,本計畫目標在讓更多青年自學者,透過培育沙盒與交流後進入體制內現場,啟發更多學生及發揮教育領導力,在累積實務教學引導經驗過程,幫助更多人將新時代學習者的心態與技術,透過實踐 成為一種習慣。

【計畫目標與倡議需求】
透過讓青年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學習者的過程,雙向的幫助 青年引導師及學生,了解自身的 學習偏好、掌握科技 以學習,同時培養 敘事表達 能 力,並在過程中透過 獨立思考審視 所有抉擇。

此培育已於 2023 自力舉辦第 0 屆,然在人事成本、場地租金上花費較高,因此期待透過論壇,串連非學校型態之自主學習者與師資、政策屆前輩,一同打造更好的培育服務及交流場域,以優化體制內各校彈性學習時間,執行現況落差極大的現狀,同時讓 體制內外 的自主學習者能有 共同的空間及語言 能交換彼此經驗,實踐互動共好的理念。
體制內教師、關心教育的父母、實驗教育工作者、在家自學生、體制內高中生、與自主學習相關之政策擬定者
7/29(六)上午(09:00-12:00), 7/29(六)下午(13:00-15:00), 7/29(六)下午(15:00-17:00)
90分鐘
感謝主辦用心籌備,另外以下想詢問
1. 屆時場地提供之設備有哪些?如:桌椅、投影設備等
2. 場地大小及型態為何?如:一般教室、階梯教室等
4
2023/6/28 上午 10:09:31
lingyu197701@gmail.com
蕭典義jordanhsiaoOnly實驗教育-陪伴自學家庭互助系統a956669@gmail.com從拒學荊棘中開出生命之花拒學轉自學到就業力2.實驗教育:依據《實驗教育三法》成立的教育單位
陪伴拒學生轉自學,也能高中畢業及就業力培養!課程設計理念並非現今的一綱多本,採無綱無本,以學生為中心的五感體驗課程,結合杜威教育理論、生涯規劃輔導和PBL教學法等,並運用地方創生資源探索生涯,打造平價奢華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是就業的履歷表!
蕭典義與Only實驗教育參與者
1、結合學校輔導室,針對拒學、懼學的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學習策略調整…等輔導知能。
2、媒合地方創生和當地企業與社會資源,建立各地方社區學習資源平台。
對個人實驗教育、個人學習策略輔導、地方創生、學習聚點……有興趣的大眾。
7/29(六)下午(15:00-17:00)120分鐘
5
2023/6/30 上午 6:54:59tsao270910@gmail.com曹立寬KuanP6739學習者向前走tsao270910@gmail.com
為什麼政治哲學教育應該被當成培養民主公民不可缺席的一環
政治哲學與公民教育
11.福留子孫:與未來世代、青年世代有關的重要社會倡議
學習者向前走由一群從學習者視角,推廣各項人文社會議題與自由教育理念的學生組成,希望追求以人為本的教育及文化思潮。透過社群媒體、工作坊、讀書會、議題論壇等,帶動人社與教育議題的深度思辨與公共討論。
曹立寬(其他尚須確認)
作為民主國家的公民,一切公民權利的前提建立在對民主的內在價值與公民彼此間對政治共同體的信任與認同之上。因此身為公民捍衛自身與他人的權利,承擔集體責任與共同義務,這些都需要有積極的公民意識與民主素養支持,雖然公民意識與民主素樣並不是個人獲得公民權利的現實前提,但它是一個民主政治共同體能夠穩定與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尤其像台灣這樣面對龐大外部威脅的國家,更需要我們思考自己必須守護的價值是什麼?而要理解這些複雜議題的價值內涵,政治哲學是一個非常根本且直接的進路。因為政治哲學處理的首要問題即是:人為何聚在一起形成社群?而社群又是如何因為人的集結而產生權力關係?又要什麼樣的權力關係,以及權利/義務才是合理、正當的?思考這些問題,並把它們從抽象層次至於具體生活的現實脈絡,有助於我們理解作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民,意味著什麼?我們擁有什麼樣的自由又需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我相信認真討論這些重要問題,是生為像台灣這樣歷史上極度難得能夠出現的民主國家的公民,繼續維繫我們的民主生活與獨立自主的必要條件。而教育仍是一個在個人正式進入公共領域之前,開啟他認識世界與自己的那把鑰匙,關鍵在於,它會把人帶向哪一扇門?哪一種世界的樣貌?我相信只有追求從源頭即盡全力尊重每個人的人性尊嚴,並以開放的態度帶領學習者觀看公共領域,理解這個世界的複雜性與生而為人及生為公民這樣的身份,如何平等且博愛的對待其他人?這是我認為從政治哲學處理的根本價值問題出發,進到公民教育的場域,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期待這場議程能跟大家一起討論政治哲學普及的教育,如何成為建立民主素養與正面公共溝通條件的力量,以及以此為中心的公民教育可以如何進行?
在乎民主政治的內在價值、重視公共討論、對哲學、人權議題、民主/自由教育有興趣的人
7/28(五)下午(15:00-17:00), 7/29(六)下午(13:00-15:00), 7/29(六)下午(15:00-17:00), 7/29(六) 晚上(18:30-20:00), 7/30下午(日) (13:00-15:00)
120分鐘
6
2023/6/30 上午 10:41:28tupe0924@gmail.com杜沛恩10050924慢慢Bistro(社會企業)tupe0924@gmail.com「特殊學習需求學生,在體制內外皆受協助」(尚未生出)8.特殊教育:針對特殊學習需求學生的教育議題
慢慢bistro為亞斯家長經營的餐廳,以社會企業為志向營運,舉辦亞斯家長讀書支持會,以亞斯家庭為主的二手市集,自閉症相關講座及成長課程,亞斯族群場現場服務及備料班訓練,免費提供亞斯相關支持活動的場地使用。
曲智鑛,杜沛恩,陳音秀,陳嫺霓
「特殊學習需求學生,在體制內外皆受協助」
1.整理目前現有補助要點
2.了解以上要點並提出新版本,與國教署溝通傳達理念
3.集結社會資源,為體制內外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爭取補助
亞斯族群本人,家長及手足,或體制內外老師或特教老師
7/28(五)上午(10:30-12:00), 7/28(五)下午(13:00-15:00), 7/28(五)下午(15:00-17:00)
60分鐘
7
2023/6/30 下午 3:01:29iamsywu11@gmail.com黃思宇im41醬子的實驗教育iamsywu11@gmail.com體驗教育V.S實驗教育的火花體驗教育V.S實驗教育的火花8.特殊教育:針對特殊學習需求學生的教育議題
隨著實驗三法立法之後,有更多不適應體制內教育的孩子浮出水面,而這些孩子們的需求老師也是有心無力,或是窒礙難行,我們期待能用不一樣的體驗教育以及教育模式去陪伴孩子們度過這一段尷尬的事情
黃思宇,張仁典,游士賢
隨著實驗三法立法之後,有更多不適應體制內教育的孩子浮出水面,而這些孩子們的需求老師也是有心無力,或是窒礙難行,我們期待能用不一樣的體驗教育以及教育模式去陪伴孩子們度過這一段尷尬的事情
關心教育的朋友7/29(六)上午(09:00-12:00)90分鐘
8
2023/6/30 下午 5:15:38
lingyu197701@gmail.com
蕭典義jordanhsiaoOnly實驗教育-陪伴自學家庭互助系統a956669@gmail.com從拒學荊棘中開出生命之花拒學轉自學到就業力2.實驗教育:依據《實驗教育三法》成立的教育單位
陪伴拒學生轉自學,也能高中畢業及就業力培養!課程設計理念並非現今的一綱多本,採無綱無本,以學生為中心的五感體驗課程,結合杜威教育理論、生涯規劃輔導和PBL教學法等,並運用地方創生資源探索生涯,打造平價奢華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是就業的履歷表!
蕭典義與Only實驗教育參與者
1、結合學校輔導室,針對拒學、懼學的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學習策略調整…等輔導知能。
2、媒合地方創生和當地企業與社會資源,建立各地方社區學習資源平台。
對個人實驗教育、個人學習策略輔導、地方創生、學習聚點……有興趣的大眾。
7/29(六)下午(15:00-17:00)120分鐘
9
2023/6/30 下午 8:57:16
qqq1245867@gmail.com
張仁典as5861245博宇‧願景
qq1245867@yahoo.com.tw
影像與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激盪-影像瞬間回憶經驗卡的引導與覺察
自我探索與生命回顧3.終身學習:強調跨年齡層,「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博宇‧願景秉持「胸懷廣博,心念寰宇」之信念,致力於推展兒童及青少年教育。陪伴兒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認識他人、接納他人;認識世界,在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過健康、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成為關懷世界、具國際視野,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公民。
張仁典,吳芸真,游士賢,黃思宇
博宇‧願景秉持「胸懷廣博,心念寰宇」之信念,致力於推展兒童及青少年教育。陪伴兒少「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認識他人、接納他人;認識世界,在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過健康、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成為關懷世界、具國際視野,對社會有所貢獻的公民。
12~99歲(青少年/青年/成年/年長者皆可)7/29(六)上午(09:00-12:00)90分鐘
10
2023/7/2 下午 5:41:42dav5326@gmail.com洪榮良Hung Jung Liang教育再公共化聯盟全民國防教育小組dav5326@gmail.com 實驗教育機構的全民國防教育實驗的全民國防教育
11.福留子孫:與未來世代、青年世代有關的重要社會倡議
本社群屬於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下的全民國防教育小組。自2023年2月起已經召開九次會議。聯絡政府組織如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教育部學特司、全民國防教育科的學科中心。參訪太空中心。聯絡的民間組織有黑熊學院。透過宜蘭人文國中小有 1. 校內辦的初級軍訓,估計在暑假結束前可以成立 30~50 人的民防自衛隊 2. 6/23 會參加鐵杉的射擊訓練 3. 聯絡到台大國家安全暨戰略研究社
任懷民 丁志仁 周樂生 許武龍 楊雨青 洪榮良
將教育再公共化全民國防教育小組的討論、參訪、聯絡及實作成果發表。
自學、在家及實驗教育的參與者(學生、家長、老師及行政)。以及關心台灣教育未來的人士。
7/29(六)上午(09:00-12:00)60分鐘
11
2023/7/3 下午 12:01:05contact@tpea999.org.tw台灣家長教育聯盟2016999台灣家長教育聯盟contact@tpea999.org.tw
少子化海嘯來襲,未來10年,將有20%國小面對學生人數過低的問題。台灣社會如何面對這一波學校裁併風?危機會是轉機嗎?
廢校之外的更多選擇
6.教育政策:強調以公共精神保障教育、不讓教育淪為受商品化宰制
台家盟基於適性揚才、愛孩子等理念,致力於維護學生學習權與受教權,並推動家長參與教育,發展終身學習為宗旨。 成員老幹新枝兼備,對教育議題及政策投注許多心力, 不強調個人主義,各項活動均以團隊行動,與其他教育團體保持良好互動,也極力扮演平台整合的角色。 辦理各項活動或研習,特別注重目標與價值,更主動與年輕人或新創團隊合作,建構跨域跨世代平台。
家長 、社會人士1.少子化對台灣教育的衝擊,特別在學校方面
2.目前因應的教育政策
3.思考學校的定位與價值
4.各國作法與台灣例子
5.可能的作法
家長、偏鄉、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實驗教育
7/29(六)上午(09:00-12:00), 7/30上午(日) (09:00-12:00)
120分鐘
12
2023/7/5 上午 11:39:30robin941206@gmail.com沈昱丞asdf941206青年不政常robin941206@gmail.com高中國防教育高中生看國防
11.福留子孫:與未來世代、青年世代有關的重要社會倡議
透過高中生的角度,分析現今國防教育的現況及未來可以再精進的地方
林宜蓁、沈昱丞、張依叡、林安恬高中國防教育對於國防教育有經驗的NGO倡議團體7/29(六)上午(09:00-12:00)60分鐘
13
2023/7/6 下午 4:16:00
huanry.magnific@gmail.com
黃世和magni115b115B實驗室(RIDA籌備處)huanry@mic4u.org
「公民議題大家來討論」再生所得:實現未來世代社會進展的關鍵
再生所得策進
11.福留子孫:與未來世代、青年世代有關的重要社會倡議
115B實驗室致力於推廣再生經濟概念,協助個人和組織運用國際股市連結全球社會經濟的人心智能,增強經濟實力。我們透過每週發佈相關活動週報、Civic Tech共學週報,分享經濟、社會、環境領域的再生議題活動及資料,推動社會倡議和共學。此外,我們也舉辦公民議題討論活動,邀請對集體智能和再生經濟感興趣的人參與討論。您可以透過我們的部落格、Facebook頁面和Line社群找到115B實驗室。我們希望通過協作和努力,促進再生經濟的理念在社會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實現一個繁榮、公正和永續的未來。 從哪些管道找到115b實驗室 部落格 https://sustainable-income-lab.github.io/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stainable.income.lab Line社群 https://line.me/ti/g2/Yn9r9XlbjJjhjppxjyzmbQ
Huanry、Sherry、Alvin
引言:
「再生所得」是一個進步於永續保持現狀的概念,代表著能夠恢復、修復或重新生長的能力。它涉及到背後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協作,以實現可持續性和共享。

在這次均優學習論壇中,我們會有

- 分享再生所得的概念
- 開放工作坊討論

分享再生所得的概念
第一個階段,我們將探討再生所得的概念及其在不同範疇中的應用。再生所得是一種綜合性的理念,能夠社會和經濟等領域中發揮作用。藉著具體案例的分享,我們將展示再生所得如何實現推動社會公平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概念。

開放工作坊討論
在第二個階段的開放工作坊中,我們將鼓勵參與者分享他們對再生所得的想法和看法。以下是一些討論主題的例子,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再生所得的治理:
- 如何建立有效的治理框架,以促進再生所得的實踐和共享?
- 如何協調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以實現再生所得的目標?
再生所得的教育:
- 如何通過教育和意識提升,促進再生所得的理念在社會中的普及和應用?
- 如何培養下一代對再生所得的關注和參與?
再生所得的實踐可能性:
- 如何在現有場域,實現再生所得的原則和實踐?

結論:
通過這次論壇,我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開放和包容的平台,讓參與者能夠分享觀點、經驗和創新想法。我們相信,再生所得是實現可持續社會的關鍵,並且能夠在各個範疇中實現積極的變革。我們鼓勵參與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實踐再生所得的原則,並將這一理念傳播給更廣泛的社會群體。

在結束論壇時,我們將總結參與者的意見和討論結果,強調再生所得的潛力和重要性。我們將提供一些具體的行動建議,以促進再生所得的實踐和推動可持續進展社會的實現。

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再生所得的理念為指導,建立一個更美好、更可持續進步的未來。加入我們的論壇,一同探討再生所得的概念、治理、教育和實踐可能性,共同追求可持續進展社會的目標!
邀請各種對於再生經濟的共學教育、共同協作實驗,想要共同建立、了解的夥伴一同參加。
7/28(五)下午(13:00-15:00), 7/28(五)下午(15:00-17:00)
120分鐘
14
orz1216@yahoo.com.tw *康語妮

orz1216台灣友善跨性別展望協會orz1216@yahoo.com.tw友善跨性別從認識跨性別者的需求開始
認識跨性別青年社群不知道怎麼跟跨性別對話?
不知道跨性別需要什麼?
遇到跨性別的人怎樣對待是友善的
15
naturalemerger@gmail.com
懷瑾
naturalemerger@gmail.com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