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A
1
西元年標題內容ppt
2
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率師渡臺驅逐荷寇明永曆15年(西元1661年),先人追隨鄭成功的勇衛黃安,來臺拓荒,因昔日航術未精,乃請康府千歲、池府千歲、梁府千歲、楊府太師、普庵祖師(三王二佛)等五尊神像護航,安然抵台。初居府城寧南羨仔林(今美術二館一帶〉,後遷州仔尾一帶〈今永康一帶〉,再遷至西港大埔庄。sules01高鉑鑫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JxT5oEkRFTlRX7nqLwBjyU6Fe-MkAViS4RpIWIUAi_Q/edit?usp=sharing
3
1761搭建茅屋做神廟供奉三王二佛清朝乾隆26年(西元1761年)族人遵照神意於搭建茅屋做神廟供奉梁府千歲、康府千歲、池府千歲、楊府太師、普庵佛祖等五尊由唐山帶來開基之神像,一時香火鼎盛。sules02陳維誌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tyapgY8WaQICfwNiCqXbcmxsulsNCmBFTIi-1L3jh40/edit?usp=sharing
4
1823曾文溪第1次改道(最嚴重)道光三年(西元1823年)7月間,因連日豪雨,山洪暴發,使得原來流經蘇厝甲與檨仔林間,北轉蕭壠社,由漚汪西流入海的灣裡溪挾帶內山崩陷的泥沙,決堤改道經菅寮(今安定管寮)向西,主流由鹿耳門流注入臺江內海,支流在鹿耳門東邊向南,由安平角大港口入海。佳里港仔墘黃、王、謝3姓入墾樹仔脚。sules03黃志豪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3Wrb10mWABo8Czeh7adP4kzJLIWH9XFMBJNisD7r5XY/edit?usp=sharing
5
1840黃、郭兩姓開始墾地發展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將曾文溪之地割歸以黃姓為主的各姓(樹子脚)及郭姓為主的各姓(大塭寮),而將未墾殖之地收為官有地,有割給墾地征租黃姓為主的各姓從溪北之地分為七十二份立界拓殖。乃七十二份(今竹橋村)之由來。sules04吳弈錡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n3E9t_r46pgX5LZ_apHcizyQ8vhVFIU2tHZJgtcN-cI/edit?usp=sharing
6
1841竹橋七十二份與樹子脚奉祀神明互換道光21年(西元1841年)遂分奉神像,原樹子脚分奉梁府千歲,竹橋七十二份分奉康府千歲,埔頂分奉楊府太師,溪南寮分奉普庵佛祖,塭內蚶寮分奉池府千歲。分奉後因康府千歲捉乩身為樹子脚之村民,而梁府千歲捉乩身為竹橋七十二份之村民,所以兩村村民相信是神明旨意所以將奉祀神明互換,才形成今日之埔頂通興宮楊府太師,塭內蚶寮永昌宮池府千歲,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梁府千歲,溪南寮興安宮普庵佛祖,樹子脚寶安宮康府千歲。sules05戴子涵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vUjktjmbv2mTWkSm4U0cJLRKAw0CV5CloAf_NAv-7OY/edit?usp=sharing
7
1852創建茅舍恭奉康府千歲神像樹子脚林投內分奉康府千歲後,於清咸豐2年(西元1852年)始擇地庄中,創建茅舍恭奉康府千歲神像。sules06徐正霖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gQVqVuG8rnXJXZBfkbLnTyP8266lutlEsnyrrj6FLgs/edit?usp=sharing
8
1860黃郭相刣西港鄉相傳的一句諺語「西港仔黃郭相刣十三冬」,就是在描述發生在西元1860年前後的姓氏械鬥事件。sules07方柏淵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hoG92W2wFIUkrSVpdGga9aAKJeTQID8UiFLcjA2Uz70/edit?usp=sharing
9
1871曾文溪第2次改道曾文溪第2次改道,經公地尾由鹿耳門入海。
10
1874加入西港慶安宮遶境活動西港慶安宮往鹿耳門請水時期(西元1874年~1937年)樹子脚寶安宮,亦在此時期加入西港慶安宮遶境活動。sules08劉宇倫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yyXPnWtnWsxXSBDrmWIWmWp3slaWxaLUHLZN9yAw4zE/edit?usp=sharing
11
1886義合庄出現學甲中洲的陳貓、陳吉、陳硯、陳碨、陳劍等所謂「中洲陳」和「樹仔脚黃」兩姓合作開闢「二合魚塭」,後又取其諧音改為義合,遂成庄名。
12
1895「馬關條約」臺灣割讓日本西元1895年4月17日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讓日本。sules09陳家暉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1WNpF0LDG-tKwt4MX-3fDPv1ULeIfYDATlM3e74R8oM/edit?usp=sharing
13
1901樹仔脚庄明治34年,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鹽水港廳。樹仔脚地名最早出現在台灣日治初期,樹仔脚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樹仔脚庄」,隸屬於西港仔堡。
14
1902興建公厝,稱為「慶昌堂」光緒28年(西元1902年)由庄中信徒集資另擇地興建公厝,稱為「慶昌堂」,美侖美奂,規模冠於遠近,香火鼎盛。sules10吳逸蘋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oPOfAFGlJ5sUFV3yVjF0T22PRTOe3Rm_980WJQhcV9E/edit?usp=sharing
15
1904曾文溪第3次改道曾文溪第3次改道,以三股溪為主河道入海。
16
1906樹仔脚庄改隸屬於「塭仔內區」明治39年,鹽水港廳內管轄區域調整,樹仔脚庄改隸屬於「塭仔內區」。
17
1909改隸屬於臺南廳明治42年,全台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塭仔內區改隸屬於臺南廳。(蕭壠支廳-塭仔內區-樹仔脚庄)
18
1911曾文溪第4次改道曾文溪第4次改道,由現在溪口入海。
19
1915五分車鐵道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興建了由塭仔內線大塭寮(西港鄉)經竹仔港、樹仔脚接七十二份的五分車鐵道。
20
1920七股庄「樹子脚大字」大正9年,臺灣劃分為5州2廳,地方改採街庄制,街庄的區劃係由原「堡、里、鄉、澚」的各「街、庄、社、鄉」合併而來,各街庄下設有「大字」,並修改了台灣各轄區內地名,將「堡、里」廢除,刪去「街、庄」,並將地名中的「仔」改為「子」,改成七股庄「樹子脚大字」。
21
1921樹子脚分離教室4月24日七股公學校設立;「樹子脚分離教室」設立。(現竹橋國小)
22
1922七十二份公學校4月1日七股公學校「樹子脚分離教室」升格獨立為「七十二分公學校」。(現竹橋國小)
23
1923樹子脚寶安宮的「吳王令」西元1923年南鯤鯓吳三王到佳里打破所有的有應公廟,作亂的孤魂也請孔德尊王管理,吳三王的行程是繼續南下進入府城巡查。未料,在吳三王神轎與各路陣頭在經過曾文溪大橋時,轎班人員全部恍神,就算換了人去扛神轎,也是立刻神智不清,吳三王與祂的信眾全都過不了橋。此時,一個信眾被「抓生乩」,表示佳里那些被吳三王打破的有應公廟中,仍有個別突出的頑劣份子,不想受孔德尊王管理,就一路南逃,逃到四草大眾爺廟,請大眾爺幫忙出氣。此時是四草大眾爺率領陰兵陰將阻擾吳三王。據鄉野傳說表示,當時那些陰魂跟大眾爺說:「佳里的廟都被吳三王拆光,如果吳三王過曾文溪,我看大眾廟也會被拆掉。」大眾爺本不想相助,無奈那些陰魂大鬧大眾廟,大眾爺無奈只好出兵相助。雙方就這麼在曾文溪大橋上僵持著,僵持的時間說法從有三四天、也有一個月,總之,是段不短的日子。而化解這個僵局的,是樹子脚寶安宮的康府千歲。不久前吳三王在佳里拆有應公廟時,康府千歲也有協同出力。據說康府千歲在得知吳三王被大眾爺的陰兵陰將阻擋時,隨即帶領五營兵馬相助,化解僵局,讓吳三王繼續南巡。也因此樹子脚寶安宮至今仍有一隻「吳王令」,是雙方交陪的證明。sules11黃柏鈞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ON_o2Yfi87WKGLMTvu2mOlHrtYXT0l7-KALRq6vU7yI/edit?usp=sharing故事發生在1923年,當時吳三王率領一群信眾南下進入府城巡查,途中經過曾文溪大橋時,卻遇到了困難。神轎上的人突然神志不清,無法渡過橋。即使更換神轎上的人,情況仍未改善,整個信眾都陷入了困境。後來一個信眾抓了生乩,得知佳里的有應公廟被吳三王打破後,一些頑劣份子逃到了四草大眾爺廟請求幫助。在四草大眾爺廟,大眾爺和他的陰兵陰將得知吳三王的行動,不願讓他們繼續南下,於是阻擾了他們,双方在曾文溪大橋上僵持了好幾天,一直沒有解決。據說陰魂跟大眾爺說:「佳里的廟都被吳三王拆光,如果吳三王過曾文溪,我看大眾廟也會被拆掉。」大眾爺本不想相助,無奈那些陰魂大鬧大眾廟,最終只好出兵相助。然而,吳三王和他的信眾卻沒有辦法渡過曾文溪大橋,僵持的時間說法不一,但都是長時間的僵局。他們急需得到幫助,才能繼續南下巡查。後來,康府千歲得知吳三王被大眾爺的陰兵陰將阻擋時,隨即帶領五營兵馬前來協助,化解了僵局,讓吳三王繼續南巡。
24
1928白鶴陣成立樹子脚原亦有一北管(逸樂社)為文陣,當時擔任七股庄長的黃大賓,提倡成立武陣以保護康府千歲聖駕,經請示康府千歲,康府千歲表示要去恭請南極仙翁的坐騎白鶴仙師,來掌管這個武陣,而這武陣就叫白鶴陣。因在黃郭相殺的歷史背景下,樹仔腳組成了白鶴陣,原欲名為薛仁貴征東,因大塭寮在樹仔腳之東方,固有影射意味。大塭寮也組成了打獵陣頭,而獵物則是鎖定樹仔腳的白鶴,嘲諷揶揄意味濃厚。sules12高鉑鑫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71-JMgzWRIh3hIrHFq-ZlEJGaPPpxTYegwQEYcfKao/edit?usp=sharing
25
1934西港香科「翻筏事件」民國23年西港香科渡曾文溪時,因溪流暴漲竹筏翻落,幸樹子脚康王之王馬趕返慶安宮回報示意,慶安宮眾執事人員覺得有異而大批人馬趕往救援,所幸無人傷亡。其後眾人認為康王有功應榮膺駕前副帥,而激怒原來擔任駕前的頂下寮(大竹林、大塭寮),最後決定以擲杯方式決定,仍由大塭寮、大竹林所迎回的西羅殿擔任。sules13陳維誌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jrcBUCMJfOoDzEGQXLZNMJaQBbpkQwDIaniP5fTkUtY/edit?usp=sharing
26
1936設置報國自治振興會大寮、樹仔脚、大潭寮、沙崙脚設置報國自治振興會。
27
1941七股鄉竹橋國民學校「七十二分公學校」改稱「七股鄉竹橋國民學校」。(現竹橋國小)
28
1945臺灣光復臺灣光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sules14黃志豪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LAsuTFLBnHfoW_IE-oIi9-8HOR-FxoymoA8yNs6JrOA/edit?usp=sharing
29
1946打獵改成五虎平西陣郭朝性、郭朝全、郭老古、黃前等四人的提議下,將打獵(陣頭 )改成五虎平西陣(樹仔腳位於大塭寮之西方),腳巾顏色為黃色,於民國35年的丙戌年香科正式成立,大塭寮五虎平西陣由該科開始擔任駕前副帥保安廣澤尊王及值科主帥西港慶安宮代天巡狩千歲爺之護駕(按保安廣澤尊王於清道光年間即開始任駕前副帥) 。
竹橋公學校分別改稱為第三國民學校。
sules15吳弈錡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tfuAl1JRinPAOBuUIe8QYv_xcMhc-c6Bz6VSY-NdLU/edit?usp=sharing
30
1947二二八事件2月12日第三國民學校改稱為竹橋國民學校。
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發生,震驚海內外。
31
1950改制為「樹林村」民國39年,戰後七股庄改制為七股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樹林村」。
32
1957興建「玉勅寶安宫」民國46年(西元1957年),「慶昌堂」廟地難以擴充又因木材腐蝕,雖經多次修繕,仍不堪使用;故再擇地興建「玉勅寶安宫」(現本宮之前方)。sules16戴子涵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h_EGAS_DNLa-XugahTFJhEsu75xb3mJEEW80O5tcKQU/edit?usp=sharing
33
1961樹林分校9月竹橋國小成立「樹林分校」
很早以前村子裡的小朋友如果要上學都必須走路到附近的竹橋國民學校上課,因為學校沒有供應午餐,所以每天都必須走三公里遠的路回家吃中餐,因為距離太遠了,小朋友走起來會太累,於是向上級申請設立分校,一、二年級小朋友留在寶安宮上課,三至六年級的小朋友到竹橋國民學校上課。
在寶安宮上課的小朋友很多,一個年級約有五十至六十人,雖然在廟上課,但也上體育課,上下課也有鐘聲,但是要用手拿棒子去敲打鐵鐘,那個鐵鐘已經破裂了,但還留在我們學校的辦公室。那時候,還有一塊黃色的校牌呢,上面寫著「台南縣七股鄉竹橋國民學校樹林分校」。
34
1970七股區樹林國小建校後來政府推動「一村一國小」,當時的村長黃金象先生(黃琨太大哥的爺爺)為了建學校,和寶安宮的前會長黃煥桐先生到處奔走,努力爭取,另還包括黃水龍先生等人,當時參與的人大部分都已經過世了。因為建學校需要很多的經費,全村的村民開會後,決定每一戶人家按照自己的財富多少,捐錢來買學校的校地,雖然有一半土地已經取得所有權,但是另外一半還是私人的土地,在大家的努力之下,終於成立樹林國小了。
竹橋國小「樹林分班」獨立為「樹林國小」。七股區樹林國小1970年08月建校。
sules17徐正霖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C9TllU8JNZukpJ8mMkoj-rRgZcRLXFkyufvLfK5cbQ/edit?usp=sharing
35
1983「玉勅寶安宮代天府」動土興建由楊府太師出駕指示:「前功勿失,後建大方,和而為貴,三思參思,中軍底見」。因此,於民國71年成立建設委員會籌備重建工作。民國72年3月(1983年)動土興建,佔地六千餘坪,廟地六百餘建坪。sules18方柏淵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V4OCCItLFjwZI2GNC5-hhofloHTFEthOcNYvxuBIKjg/edit?usp=sharing
36
1988回鄉覓祖尋根1988年農曆六月下旬,臺南通興宮負責人黃先巧先生倡議回鄉覓祖尋根,委派黃唐順、黃高白、許順得三人,遠涉台灣海峽到泉州、廈門、漳州等地尋找祖地祖廟。三位臺胞歷盡千辛萬苦,經詳細查訪,又核實族譜,認定錦宅正是他們魂牽夢繞的「根」,確認「五府廟」為300多年前的媽祖廟舊地。臺灣同胞立即返台,成立了「懷恩聯誼會」,後又成立「五府廟復建委員會」。一個月後,由40多人組成的首批「祖國龍海聖母進香尋根團」啟程,回祖地錦宅尋根謁祖。sules19劉宇倫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whRmfZriUKVjjO8KMYxJ_pOaUheT_tlk3vFNAXYNa0k/edit?usp=sharing
37
1989「玉勅寶安宮代天府」興建完成民國78年初完成,耗資新台幣壹億元。奉康府千歲指示,廟名為「玉勅寶安宮代天府」樹子脚寶安宮在民國78年新廟完成之前,每科香科都得到庄頭的東北角大榕樹旁迎請白鶴仙師、白鶴童子及田都元帥降臨,直到新廟入廟安座後,白鶴仙師、白鶴童子與田都元帥常年配祀於殿中,供信眾參拜。sules20黃柏鈞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orwfBdYrAxDW87Xd_QbO2zeJJoO2zJXnGroTvBbYxU/edit?usp=sharing
38
1991樹林國小白鶴陣成立民國80年成立樹林國小白鶴陣,由七股鄉農會結合學校與樹林社區,共同來推動白鶴陣傳承的工作。採用二十四人陣,且男女生均可參加。sules21吳逸蘋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cInhn1Zvg6DJSczHa-nAF2T-XbyzifAVRlLwrdKc760/edit?usp=sharing
39
1992樹林國小白鶴陣解散樹林國小白鶴陣組隊後,不僅參加學校運動及農會活動的表演,更曾在民國81年赴西港慶安宮演出,搏得觀眾一致的讚賞。但隨著知名度較增,各界表演的邀約不斷,逐漸影響到學生的課業,在家長的反對下,參加人數逐漸減少,樹林國小白鶴陣曇花一現,於民國八十一年解散,無法繼續白鶴陣傳承的工作,實在可惜。sules22戴子涵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RIO7RI_9NZL0JY6lGrMHieTfH4BKJ5pybi13bfzZYmA/edit?usp=sharing
40
1994三王二佛擔任西港香科駕前副帥之職隨著西港香科越做越大,對於轎班及陣頭人員的體力均是一大考驗,因此擔任駕前副帥可說是乏人問津。西港慶安宮前往樹子腳寶安宮詢問其擔任駕前副帥之意願,寶安宮執事人員向慶安宮表示願意配合,並且會和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溪南寮興安宮(三王二佛同根聯誼會)擔任駕前副帥之職,並經九十六村鄉董事長議決通過,往後駕前副帥之要職除非樹子腳等三王二佛放棄,否則不得更換。sules23高鉑鑫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CaTTSELofGg1P-vVfzOF9zrVb5HvRWTj_Ftrpf8sPnA/edit?usp=sharing
41
2000三王二佛完全到位後來在民國89年更辰香科塭仔內蚶寮永昌宮也加入,在民國92年癸未香科中,埔頂通興宮也加入,民國九十五年再加入中港廣興宮、新市永就榮安宮,總算在此時三王二佛完全到位。sules24陳維誌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fGKzLkCX1eSYQNTxbD0OKtAsRGfv1mFjbrfIK57LDSg/edit?usp=sharing
42
2007核定為台南縣傳統藝術文化資產與保存團體民國96年由台南縣政府核定公告白鶴陣為台南縣傳統藝術文化資產與保存團體。sules25黃志豪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_QvLtv_ay9rljyvJ3dQ1A-fpok5N8MHk4R_3DGfB2_Q/edit?usp=sharing
43
2009合併升格6月29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案通過。
44
2010改制為「樹林里」民國99年,臺南縣、市合併為直轄市,七股鄉改制為七股區,樹林村改制為「樹林里」。
45
2016樹林國小恢復小白鶴陣練習
西元2015年樹林國小開始練習武術,西元2016年恢復小白鶴陣練習。sules28吳弈錡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GZHmJHCXzFdua4dBZg60PbaF1AjWZ3wVaulSGnmnZWk/edit?usp=sharing
46
2018樹林里、看坪里進行整編民國107年,樹林里、看坪里進行整編,因原日治時期樹林里與看坪里皆隸屬 「樹仔脚庄」,戰後才設為二里,二里原為同一行政區,故沿用樹子脚(現名樹林),以「樹林里」為新里名。
47
2019世界神明聯誼會佛光山演出2019 世界神明聯誼會佛光山演出。sules26陳家暉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qIO7umOvmVZtE1GXw6GsYsVxSRS0QAymBAQONrqjLWQ/edit?usp=sharing
48
2020新建牌樓6月25日石獅開光與牌樓揭匾儀式。sules27徐正霖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CwI4LGnqB95t
49
2022國慶表演台南西港香科中的3個陣頭,2個金獅陣及1個白鶴陣共同在國慶日演出。
50
preview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