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E | F | |
---|---|---|---|---|---|---|
1 | 本檔案僅供參考, 效果因人而異. 耳鳴伴隨聽力受損請盡速就醫檢查. | |||||
2 | ||||||
3 | 突發性耳鳴 / 暈眩的原因 | 註 | ||||
4 | 1. 受風寒 (指感冒,發燒或耳炎) 2. 肝火大 (指身體疲勞過度, 或是常生氣) 3. 心火大 (指用腦過度, 心情常壓力大) | 建議先洩肝火,心火和三焦火. 對於急性耳鳴效果比較顯著. | ||||
5 | 4. 三焦火大 (泛指全身性的血, 氣阻塞, 或內分泌不協調) | ※ 三焦經(胸部,上腹和下腹), 是臟腑的容器. 繞行頸部和耳, 可治療耳鳴/暈眩. | ||||
6 | 慢性耳鳴 / 暈眩的原因 | 註 | ||||
7 | 5. 腎,脾, 胃功能不足 (老化, 循環變差) | 相對於洩火的速效, 補腎和脾胃比較慢. | ||||
8 | ||||||
9 | 去風寒的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10 | 風池 | 膽經 | 後頸髮際, 從中旁開2吋 | 1吋等於1個大拇指的寬度 | ||
11 | 風府 | 督脈 | 左右風池穴的中央 | |||
12 | ||||||
13 | 洩肝火的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14 | 太衝 | 肝經 | 腳掌的虎口 | 最常用的肝經穴道之一 | ||
15 | 行間 | 肝經 | 太衝往下3吋 | |||
16 | 天衝 | 膽經 | 耳尖上2吋 | ※直接治療偏頭痛, 暈眩, 耳鳴 (肝膽相照, 肝火會經由膽經發洩) | ||
17 | ||||||
18 | 洩心火的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19 | 中衝 | 心包經 | 中指甲旁, 靠食指側 | 治急性心臟病, 心悸 (指甲的穴都是洩火點) | ||
20 | 勞宮 | 心包經 | 手掌上, 握拳中指下方處 | ※快速恢復疲勞 (穴位深, 要用硬物刺激) | ||
21 | 少衝 | 心經 | 小指甲旁, 靠無名指側 | 治急性心臟病, 心悸 | ||
22 | 少府 | 心經 | 手掌上, 握拳小指下方處 | 治所有急性/慢性/先天心臟疾病 (穴位深) | ||
23 | ||||||
24 | 洩三焦火的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25 | 關衝 | 三焦經 | 無名指甲旁, 靠小指側 | |||
26 | 中渚 | 三焦經 | 無名指和小指的"虎口" | 連同無名指和中指的"虎口", 是治落枕, 肩頸酸痛的特效穴 | ||
27 | 耳門 | 三焦經 | 上耳屏的前末端 | ※ 直接治療暈眩/耳鳴 (從聽宮開始繞行耳後到天牖的穴都治耳疾) | ||
28 | 翳風 | 三焦經 | 耳根(耳垂)後凹陷處 | ※ 直接治療暈眩/耳鳴 | ||
29 | 天牖 | 三焦經 | 風池穴往下,往外各1吋 | ※ 直接治療暈眩/耳鳴 | ||
30 | 聽宮 | 小腸經 | 耳珠正前方, 張嘴凹陷處 | ※ 直接治療暈眩/耳鳴 (非三焦經. 因為靠近耳門, 放在這裡) | ||
31 | ||||||
32 | 其他洩火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33 | 少商 | 肺經 | 大姆指甲旁, 靠外側 | 洩肺火, 改善咳嗽和所有呼吸道症狀 | ||
34 | 商陽 | 大腸經 | 食指甲旁, 靠大拇指側 | 洩大腸火, 治腹瀉, 便秘, 咽喉痛 | ||
35 | 少澤 | 小腸經 | 小指甲旁, 靠外側 | 洩小腸火, 治各種熱症, 耳聾 | ||
36 | 百會 | 督脈 | 左右耳尖在頭頂交會處 | ※ 平風, 去熱, 醒腦, 治腦部/神志問題 (督脈繞行脊椎和頭, 也許對腦脊水腫有幫助) | ||
37 | 申脈 | 膀胱經 | 足外踝尖骨正下方 | 去熱, 安神. 治水腫性耳鳴 (自己的經驗) | ||
38 | ||||||
39 | 補腎,脾胃的穴位 | 經絡 | 位置 | 註 | ||
40 | 腎俞 | 膀胱經 | 命門穴旁開1.5吋 | 也治腰酸痛 (命門穴在背後正對肚臍) | ||
41 | 脾俞 | 膀胱經 | 腎俞穴往上6吋 | |||
42 | 胃俞 | 膀胱經 | 脾俞穴往上3吋 | 以上3個俞穴可靠牆按, 或躺平腰下墊枕頭 | ||
43 | 太溪 | 腎經 | 足內踝尖骨正後方 | 補腎 | ||
44 | 三陰交 | 脾經 | 足內踝尖骨上3吋 | 同時調節脾,腎,肝 | ||
45 | 足三里 | 胃經 | 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吋 | 強身穴 | ||
46 | 神門 | 心經 | 手腕萬橫紋旁開1吋,小指下方 | 雙向調節心和胃氣 | ||
47 | ||||||
48 | 其他補穴 | 經絡 | 位置 | 註 | ||
49 | 太淵 | 肺經 | 手腕橫紋旁開1.5吋, 姆指下方 | ※ 快速補肺氣 (疲勞過度氣虛時速敲打) | ||
50 | 膻中 | 任脈 | 左右乳頭正中央 | ※ 快速補心和肺氣 (疲勞過度時速按) | ||
51 | ||||||
52 | 更多經脈資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QHd5r88kCs http://www.shen-nong.com/chi/principles/twelvemeridian.html http://yibian.hopto.org/acu/?mn=b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