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42

幼師對幼兒的法律責任

戚本盛

2 of 42

明文法例

(以出口門為例)

3 of 42

校內仍有不留宿的學生時,出口門…

  • 校舍的進出處在任何時間均不得上鎖。(1997)
  • 校舍的任何出口門須能在無需使用鎖匙的情況下從門內開啟。(2004)

https://www.hklii.hk/chi//hk/legis/reg/279A/s85.html

4 of 42

5 of 42

2006年8月

6 of 42

出口

  • 任何可容納30人以上的房間/學前機構, 最少須設有兩個出口。…
  • 所有指定的出口路線均須直接通往街道,…
  • 所有出口門必須可以隨時從內開啟,而毋須使用鑰匙。自動滑動門必須在電力中斷時保持完全開啟。
  • 橫跨出口的保安捲閘必須在辦公時間內保持開啟。

《學前機構辦學手冊》(附錄一)

7 of 42

謹慎責任

(教導)

8 of 42

個案:幼兒參觀莫奈畫展

  • 學校安排K3學生共40人到藝術館參觀莫奈(MONET)畫展,參觀途中,有少數學生在展館中嬉戲,領隊的教師即時制止他們。
  • 片刻後,那幾名幼兒又嬉鬧起來,這時,一名展館職員前來向領隊教師投訴,指有觀眾因閃避幼師扭傷腳踝,要追究責任,職員遂要求記錄教師和幼兒的姓名。
  • 你會怎樣回應?

個案

9 of 42

身居家長的地位

(代家長)

10 of 42

二生胡鬧

  • 學校在體能性裝設了室內攀登架,於體能時間在教師從旁指導下使用,學生都很喜歡玩這活動。
  • 今天K3的體能時間結束後,教師安排學生返回課室時,留在最後的學生A和B忽然自行攀上架去,教師還未及回望,A便給B推跌下來,頭及眼角撞向旁邊的坐椅。

個案

11 of 42

討論

  • 胡鬧、比賽、遊戲等均有受傷風險
    • A是否不想參與?
    • B是否已不理會他人安全?
  • 學校有沒有監管制度?
    • 學校有沒有執行監管?
    • 校長有沒有確保執行?
    • 教師有沒有執行?
  • B的行為是故意及鹵莽的?
    • B在嘲弄和欺凌A
  • 學校有疏忽?
    • 事發時沒有教師�在攀登架附近

12 of 42

學校要盡甚麼責?

  • 學校有否盡「代家長」之責?
  • A teacher is expected to show such care towards a child under his charge as would be exercised by a reasonably careful par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ditions of school life as distinct from home life, the number of children in the class, and the nature of those children.

Clerk and Lindsell on Torts 18th Ed, para 7-230

13 of 42

監管的制度 System of Supervision

執行監管 Supervising

  • 當值的證據
    • 紀錄
    • 人證
    • 看到學生違規時如何處理
  • 不必:�全時間監管 Constant Supervision
  • 當值制度
    • 老師、姐姐、家長義工
    • 睡覺、用膳時段
    • 甚至上學前及放學後
    • 巡視(非逗留在某一定點)
    • 觀察和指導, 執行紀律
    • 正式的手冊、閱覽和使用

14 of 42

送子女到校沒預計受傷的

  • 受傷即可見沒盡責?
  • 不保證沒一般玩耍的受傷
  • The teacher cannot be expected to insure children against injury from ordinary play in the playground or, indeed the classroom. It is the duty of the teacher to supervise the children in the playground but supervision before school or as the children leave school may not be required.
  • 用上、下課分界?

Clerk and Lindsell on Torts 18th Ed, para 7-230

15 of 42

放假早走老師所見

  • 教師A因事取假在放學時立即離開,在學校附近的車站候車期間,看到一陌生男子拖著K2學生B的手經過(K2今天缺席)。
  • 教師A應該怎樣做?她有甚麼責任?
  • 一個家長會怎樣做?

個案

16 of 42

明報 2005.10.26

個案

17 of 42

海洋公園參觀

  • 某校組織全校約120學生到海洋公園參觀,分4組各組由3位老師及3位家長帶領。
  • 進入公園約一小時後,甲組老師A發現不見學生B的踪影,在附近尋找約10分鐘後仍無頭緒。
  • A於是按《校本危機應變指引》聯絡校長或副校長,但連續致電逾15分鐘仍然聯絡不上。
  • A做對了嗎?接著應怎樣做?

個案

18 of 42

明報 2005.07.25

校方以不能承擔重大法律責任為由,拒絕為其患哮喘病的小孩在病發時噴氣管紓張劑,表明學童病發時只會打999召救護車。

…幼稚園校長說,作為幼稚園老師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校長不會要求老師去做醫療方面的事,因如不正確處理對小朋友影響甚大,強調成人應盡力保護小孩,認為學校和家長要好好溝通。

個案

19 of 42

轉承責任

20 of 42

轉承責任 Vicarious liability

  • 負上他人所犯的錯失而引起的法律責任
  • 只要教師是因為履行受僱為教師的工作,學校作為教師的僱主,是需要承擔教師因疏忽而造成的損失。
  • 但如果是由僱員之過失所致,僱主代僱員賠償後,可向該僱員要求歸還所提供的賠償。

21 of 42

個案:晚八點家長仍未接放學

  • 學校慣常在下午四點半放學,但總有三數家長經常遲至六點才來接幼兒放學。
  • 今天,已到了19:45,仍有一K2幼兒的家長未到學校接他放學,校長和老師都相繼下班離校,最後只得一位主任仍在學校。此前,老師已多次致電家長,詳情如下:�17:00 家長接聽,說17:15趕到 18:00 無人接聽�18:15 家長接聽,說就快趕到 18:30 無人接聽�19:00 無人接聽 19:30 無人接聽

個案

22 of 42

個案:須送至私家醫院

  • K3一學生A家長寫信給學校,要求學校遇有需要(例如意外或急病)送A到醫院時,須送至一私家醫院。家長表示,該私家醫院雖然較附近一公立醫院較遠,但家長表示對公立醫院沒有信心。
  • 去年A發燒,學校致電家長,家長請校方立即送A到該私家醫院,家長亦同時趕抵私家醫院。事後家長表示衷心感謝。
  • 中午,A流鼻血不止,並說頭暈,同學提及早上回校時A在校車上頭部曾撞向窗戶。

個案

23 of 42

鼓棍珠鬆脫

  • 學校的鼓班上,學生A所用的鼓棍末端的棍珠忽然鬆脫,彈向同學B的臉部,B眼角流血受傷。請分析箇中責任。
  • 是否相關:
    • 鼓棍是誰的?
    • 鼓班導師是否受薪?
    • 當時是家長自行報讀的興趣班?
    • 有沒有檢查樂器的質量?

個案

24 of 42

小提琴的弦線

  • 學校的小提琴班, 一學生所用的小提琴的弦線忽然斷開, 尖端劃傷了學生的臉龐,形成了一道傷痕。請分析箇中責任。
  • 是否相關:
    • 小提琴誰屬?
    • 導師是否受薪?
    • 當時是家長自行報讀的興趣班?

個案

25 of 42

明報,2015.10.03

上學時,K1學生被遺留在車上。

一小時後被途人發現,警破窗救出。

家長及班主任送院檢查。

校方強烈譴責校車公司。

個案

26 of 42

個案:幼兒在體能活動中撞傷

  • K2幼兒在大肌肉室進行體能活動,20名幼兒由2位幼師帶領,做完暖身活動後,幼兒輪流參與不同活動,他們都玩得很開心,很投入。
  • 中段,兩名幼兒(A和B)在走動時,因為速度太快而互相猛撞,A倒在地上,立即爬起來跑開了,B則站著,但大哭起來,一名老師望向B,另一名則跑過來安撫她。

個案

27 of 42

明報,2016.07.05

個案

28 of 42

總結

  1. Duty of care 謹慎責任
  2. Reasonable 合理
  3. In loco parentis 身居父母的地位
  4. Supervision system & supervising 監管制度及執行
  5. Vicarious liability 轉承責任

29 of 42

部份幼稚園新聞�(2015.09-2016.09)

30 of 42

明報,2016.09.19

31 of 42

明報,2015.04.12

32 of 42

蘋果日報,2016.07.05

33 of 42

明報,2016.06.18

34 of 42

明報,2016.05.19

35 of 42

明報,2016.05.07

36 of 42

明報,2016.05.06

37 of 42

明報,2016.04.14

38 of 42

明報,2015.10.03

39 of 42

明報,2016.04.05

40 of 42

明報,2016.03.12

41 of 42

明報,2016.03.09

42 of 42

感謝!�

戚本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