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7

九曰不非時食

舌根離過中之味塵。故曰不非時食。

解曰。非時者。過日午非僧食之時分也。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後食。鬼夜食。僧宜學佛。不過午食。

餓鬼聞碗鉢聲。則咽中火起。故午食尚宜寂靜。況過午乎。

  • 由人慳貪。故墮餓鬼道中。咽小如針。腹大如鼓。常為饑渴所逼。

  • 若聞碗鉢之聲。則喉中發燄。而自燒然。午前雖非餓鬼食時。尚宜寂靜。無令聞聲

火起。而受燒然之苦。

  • 況午後正當鬼食之時。令聞聲見食。即內外燒然。

  • 釋子慈心。何忍彼苦而自安餐。是故二時粥飯。猶施食呪願。令彼獲安。況非時噉食。

2 of 7

昔有高僧。聞鄰房僧午後舉爨。不覺涕泣。悲佛法之衰殘也。

- 舉爨, 謂舉火煑食也。

- 昔法慧禪師。住鄴寺聞鄰房比丘午後炊爨。自念去聖時遙。人多廢戒。深

傷佛法之衰殘。不覺淚下沾衿。今人既無古賢護法之心。而反生毀謗。安

然無愧可乎。

今人體弱多病。欲數數食者。或不能持此戒。故古人稱晚食為藥石。取療病之意也。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

  • 藥石者。古針灸治病。用石為針。今乃用鐵。以存其本。故云藥石。
  • 古人稱晚食為藥石者。戒律久廢。一時難以改正。故古德權開。終圖其復本也。既云必 知違佛明制。則不可執權迷實。以為常途軌則。依法不依人。方為正見佛子。以必知違 佛制。故生大慚愧。由慚愧故。不安意食。

3 of 7

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庶幾可耳

  • 念餓鬼苦。故常行悲濟。以悲濟故。於食心不安意生美。而減分施他。

  • 如有重病。非穀不治。醫教令食。聽於屏處與之。瘥已即須斷絕。

  • 天台云。病故毀戒。如破浮囊。

  • 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婬。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得身安隱。亦不作病。

  • 有病無病。常當觀察此身。為生老病死之本。眾苦之源。深自尅責。制其情欲。何以縱彼愛根。自增苦本。

  • 聞律開食果汁漿。遂即食乾棗汁。或生梨蒲萄石榴。不搗汁飲。并子總食。雖有擣汁。非澄使清。

4 of 7

如或不然。得罪彌重。

  • 謂無病而託病。輕病而托重。復不生大慚愧等。而毀佛禁戒。得罪非輕。故曰彌重。
  • 近世阿師。不諳律教。謂有七事因緣。非時得食。曰病時。作衣時。施衣時。道行時。乘船時。大眾集時。沙門施食時。原此七事。出別眾食戒。開其午前有此七緣。得別眾食。非謂午後。且與非時食戒。迥不相干。(四分律第14卷)

  • 昔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化身。每行清齋。竟日不食。減餐以施貧餒。(景德傳燈錄卷27)
  • 不捨一法,不受一塵。(五燈會元卷九) (151A 21:05 ~ 27:49)迦葉結集。猶不捨微細之戒。
  • 有二比丘犯婬殺。波離增罪結。維摩頓除疑。此復云何。答曰。斯明無心犯也。(永嘉大師證道歌)
  • 勇施乃再來菩薩示現。俾後世懺悔者。達罪性空。滅業根本。設非再來。奚能成佛之速。故云多劫曾為忍辱仙。明非一生也。

  • 諸佛無量神通妙用。汝今百無一能。何由頓成正覺。事理性相。觸目茫然。如何不拘小節。貪瞋滿腹。我人填胸。未能聞謗如飲甘露。何從頓入不思議。豈不聞乘戒俱急。如鳥二翼。翱翔霄漢。扶搖萬里。得無快哉。倘一妄生邪解。即落豁達空。撥因果。作在心。殃在身矣。

5 of 7

噫。可不戒歟

  • 沙彌尼戒經云。若國王長者。過日中施。亦不得食。終死不犯也。大乘蓮華藏經云。受佛禁戒。不護將來。各言我是依大乘法。猶如冥夜。各自說言。我得佛法。受鐵鏘地獄。從地獄出。瘖瘂聾盲。不見正法。

  • 舍利弗問經云。佛告舍利弗。非時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盜人。是癩病人。壞善果故。非我弟子。盜我法利。盜名盜食。一團一撮。片鹽片醋。墮燋腸地獄。吞熱鐵丸。從地獄出。生猪狗中。食諸不淨。及生惡鳥。人怪其聲。後生餓鬼。還於寺中。在圊廁內。噉食糞穢。並百千萬歲。更生人中。貧窮下賤。人所厭惡。所有言說。人不信用。盜一人物。其罪尚輕。割奪多人。良祐福田。斷絕出世道故。是大劫賊。是即餓鬼。為罪窟宅。

  • 其時食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天人良友。是即天人導師。如佛所說。令人毛骨悚然。何為一餐之食。遺累至此。其有智者。可不深戒歟。

6 of 7

1. 為何要持守非時食戒?因為有大利益,尤其是對修行人。課文提到處處經說: 可得一

心。

蕅益大師寫的非時食戒十大益論,更有詳細開示 :五堅固戒品。晚食助火 助氣。增長

淫心。今寂爾清淨。戒體堅牢 六堪能修定。斷其雜食亂想。身心輕利。取定不難。七

出生智慧。晚餐助昏蓋。今清淨惺寂。不障觀慧。

請問您在持八關齋戒時,打佛七或禪七時,有感受到嗎?

2. 現在流行的間歇斷食法,您試過嗎?過午不食其實也是間歇斷食。

3. 為何要持守不非時食戒?依課文,一是不違佛制,二是念餓鬼苦(餓鬼聞 碗鉢聲。則

咽中火起)。餓鬼道應在平行時空,請問您相信身邊圍繞著許 多餓鬼, 您的碗鉢聲它們

都有聽到?

7 of 7

1. 佛陀為何制出家人「不非時食戒」?

2. 「不非時食戒」有何開許的因緣? 不得已而非時食,應如何行?

3. 「中後不食有五福」,以自身經驗,持守八關齋戒時,中後不食對自

己的學習和持戒是助益多還是妨礙多?

4. 大律云「沙門釋子,寧自破腹,不應夜食」, 破「不非時食」戒之

果報為何?

5. 過午不食的勝利和過患,我們一般在家居士如何看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