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六年一班(張語宸、劉庭妍)
110學年度仁和國小專題報告六年一班
報告主題:得天獨「鱟」-神秘的活化石
目錄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
在 110年 10月 28號,老師帶我們到基隆海科館去參加2021「鱟知鱟學」活動。上完課後,我們發現鱟的用途真的很多,但是因為人類的私心,破壞了鱟的棲息地,使鱟的數量逐漸下降。因此我們想要研究鱟,才能更加了解並保護牠們。
研究目的:
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將會說明下列四點: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二、鱟的簡介
一、什麼是鱟?
(1)馬蹄蟹、蟹兜(2)鴛鴦魚、夫妻魚
(3)活化石
4. 鱟能成為活化石的原因:
(1)鹹淡如宜 (4)龜息大法
(2)潛伏行動 (5)藏在沙子裡
(3)有鋼盔(殼)
二、鱟的棲息地
三、公鱟和母鱟的身體構造
| 公鱟 | 母鱟 |
體型 | 較小 | 較大 |
胸甲 | 頭胸甲前緣有二處凹陷 | 頭胸甲前緣為圓弧形 |
脊刺 | 腹甲外緣有六對棘 | 當到了繁殖季節時,腹甲外緣僅有明顯的三對棘 |
備註:鱟小時候是判斷不出來到底公或母喔!
三、鱟的觀察記錄
(從4/11~5/7)
觀察工具
海水素
自來水
1.量出海水素:水
= 3:100
(如:海水素60克,水2000毫升)
2.利用攪拌棒(筷子)將海水素溶於水
3.利用過濾器將剛剛容器裡的水充滿氧氣
4.放入水族箱中
飼養環境
1.前一天將豐年蝦的幼兒放入水中生長
2.隔一天,就可將豐年蝦到入水族箱中給鱟寶寶吃
觀察紀錄
110/8/27老師從海科館拿回鱟
110/9/10發現蛋裡有鱟形狀(第一期)
110/9/17約有60顆鱟的蛋已呈現透明狀且開始上下翻滾
110/9/12可隱約看見蛋中的鱟的腳(第二期)
110/9/27發現第一顆被細菌感染的紅蛋,在隔天發現隻被感染的一齡鱟
1.
2.
3.
觀察紀錄
111/4/11~5/7放入加熱器
111/4/2有少部份的鱟開始進行第二次脫殼
110/10/28撈出約10顆紅卵
110/10/8開始投入豐年蝦
110/10/4發現第一隻鱟蛋中孵出
5.
4.
6.
四、問卷結果分析
「鱟」表單統計-1
| 實驗組(養過鱟的) | 對照組(沒養過鱟的) |
答對答案數/總答案數= 答對率 | 8分之14等於56.8% | 7分之14等於50% |
最感興趣的部分 | 能成為鱟的原因 | 出現的年代 |
是否看過鱟 | 100%有看過 | 只有20.8%有看過 |
如果你在市場上看到鱟你會有什麼感覺? | 生氣 | 一般(普通) |
如果你在市場上看到鱟你會有什麼反應? | 積極阻止 | 稍微關心 |
「鱟」表單統計(補充說明)-2
鱟的出現時間 : 古生代泥盆紀
五、總結
飼養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在飼養鱟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大自然才是牠最好的棲息地,因為在整個飼養的過程中,我們花了真的蠻多精力在他的飼養環境、飼料、海水等,所以我們真的要好好減少環境的破壞。
而且我們認為,當大家發現鱟正在被人們任意捕殺時,且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打給動物保護防疫處(簡稱:動保處)或是申請動物保護法,讓這個活化石永遠傳承下去喔!!!
心得
資料來源
簡報結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