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49

領導的發展與演進�2021/0303

助理教授:徐吉春

  • 辦公室:二研401室
  • 手 機:0928-177244
  • e-mail:mourice8@gm.cjjh.tc.edu.tw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2 of 49

前一週Review, Q & A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3 of 49

六、課程與教學領導親身經驗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過去現在進行式與未來簡介

https://sites.google.com/gm.cjjh.tc.edu.tw/mourice

4 of 49

七、課程引子�何謂經營與管理�何謂督導領導與引導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5 of 49

本週新課程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6 of 49

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概說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專班夜碩一

課程與教學領導專題研究

7 of 49

東西方領導的發展與演進

Company Logo

8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

Company Logo

9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儒家

Company Logo

10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道家

Company Logo

11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墨家

Company Logo

12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法家

Company Logo

13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兵家

Company Logo

14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

Company Logo

15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總論

Company Logo

那麼多無為,怎麼區別

法家論無為

韓非子外儲説無為領導之術:

人主者,守法責成以立功者也。聞有吏雖亂而有獨善之民,不聞有亂民而獨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儒家論無為

論語論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道家論無為

老子:為無為,則無不治。

莊子天道:與天和,與人和,均調天下,是天地之德,是大本大宗。

16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總論

Company Logo

中國式領導的特色與省思

一、中國式的領導人治色彩濃厚,才能的強弱非主要考量(偏重領導者的道德修為與內在涵養,如仁義、道德、信用、智能與謙遜等等)。

二、中國式的領導重視概念發展,而輕忽理論(講求思想與觀念的落實,著重領導者個人學養經歷與主觀認知;缺乏完整性、實證性與學理性的基礎,尤其欠缺相關領導模式的建立)。

三、中國式的領導偏重政治層面的大型組織(國家領導者)。

四、中國式的領導著重授權,不強調個人統治(皇帝之外,授權與分層負責)。

五、中國式的領導以儒家為重,輕忽其他學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六、中國式的領導兼具通情達理與陰陽調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素之以法;講求先禮後兵、先柔後剛)。

七、中國式的領導下,幕後推手常是造就英雄霸業的關鍵(西遊記的孫悟空與唐三藏;水滸傳的108條好漢與宋江)

17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東方篇總論

Company Logo

五種思想,各有利弊

“取長補短,五家並學。”

就是思想上的調和之道。

現在的政治理念,

是五種思想調和的結果——民主法治。

但這種民主政治,

還是有他的弊端,其弊端的最大來源,就是依靠人民選舉來選官。

早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就說出了選舉的弊端。

這種少數服從多數的做法,只會讓多黨者勝,

而多黨者並非一定是聖賢,反而會讓愚邪之輩上臺。

邪惡之輩,如德國希特勒上臺,就改制發動戰爭。

18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西方篇

Company Logo

19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西方篇偉人論

Company Logo

大人物論

Socrates 蘇格拉底

Plato 柏拉圖

Montesquieu 孟德斯鳩

Nietesche尼采(超人論 希特勒納粹的論點)

Weber 韋伯(科層體制)

威權論

Simmel 席莫爾

性惡論

Machiavelli馬基維利

Hobbes霍布士

Cooley 庫力(領導者是一種信仰)

Mead 米德(符號互動論)

20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西方篇偉人論

Company Logo

21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西方篇偉人論

Company Logo

22 of 49

非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西方篇時代論

Company Logo

亂世出英雄

時勢造英雄

俄國大革命的列寧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

23 of 49

領 導 理 論 的 演 變

名稱

時期

主題

特質論

1940年代以前

領導能力是天生的

行為論

1940年代到1960年代晚期

領導效能與領導者

行為的關連性

情境論

1960年代晚期到1980年代早期

有效領導取決於情境向度影響

新型領導理論

1980年代至今

具有願景的領導者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

24 of 49

特 質 理 論

  • 此理論主要考量個人的特質,以區別領導者與非領導者。
  • 1990年代,透過許多研究與分析,發現下列七種特質較能區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包括了野心勃勃且精力充沛、領導的慾望、誠實且正直、自信、智慧、高度自我覺察,以及攸關工作的知識等。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之特質論

25 of 49

行 為 理 論

  • 認為區別領導者與非領導者間,某些特定行為是否存在差異的理論。如果真的可以確認出領導者的特定行為,那麼領導者將是可以培養的。
  • 著名研究:

Ohio State大學的研究(倡導、關懷)

Michigan大學的研究(員工導向、生產導向)

管理方格理論(9,9位置的領導風格績效最好)

北歐的研究(發展導向;重視實驗、尋求新觀念、且願意引發並實行變革的領導者)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之行為論

26 of 49

情 境 理 論(一)

  • 費德勒的權變模式。倡導者(Fiedler)。

簡而言之,就是成功的領導依情境之差異而有不同的策略,領導行為應隨情境而調整,不能一成不變 (秦夢群,2003 )。

  • 認知資源理論。倡導者(Fiedler, & Garcia)

描述壓力對情境有不良的影響,不過就領導

者而言,智慧與經驗能減輕壓力的影響。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之情境論

27 of 49

情 境 理 論(二)

  • 情境領導理論(SLT)。倡導者(Hersey, & Blanchard)

主要焦點放在被領導者身上。是否能夠達到成功的

領導,取決於是否選對了領導風格。

  • 領導者—成員交換理論(LMX)。

領導者創立了內團體與外團體,屬於內團體的部

屬,將會獲得較高的績效評估,有較低的離職率,

且對上司滿意度較高。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之情境論

28 of 49

情 境 理 論(三)

  • 路徑—目標理論。倡導者(House)

說明了領導者主要工作在於幫助部屬達成其目標,

並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援,以確保他們的目標可以

和團體或組織的目標相配合。

  • 領導者—參與模式。倡導者(Vroom, & Yetton)

此理論提供了一系列規則,以決定在不同情境之下

參與決策的形式和份量。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傳統實證之情境論

29 of 49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Company Logo

30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一)

  • 魅力領導理論。(charismatic leadership)

跟隨者在看到特定行為時,會將之歸因為英雄式或

非凡式的領導能力。具有魅力型領導者的主要特質

包含具有願景、願意承擔風險、能敏銳覺察到環境

的限制及部屬的需求、能表現出超乎尋常的行為。

(例如新穎、反對規範的行為)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1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二)

  • 互易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互易領導是本著社會交換理論(social exchange)的原

理,透過交易互惠的方式來帶動成員的一種領導方

式。在這種方式之下,領導者與組織所要的是成員

的服務與奉獻,而成員所要的是領導者與組織給予

適當的回報,兩相抵平,互惠不相欠(謝文全,

2003)。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2 of 49

現代 領 導 之 議 題(三)

  • 轉型領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轉型領導是由學者Burns首先於一九七八年所提出,再經

由其他學者的發揚而成名,可說是互易領導的擴大與延

伸,其主要訴求可歸納如下:

1.領導應具有遠見 。

2.鼓勵下屬提昇目標與動機至較高層次。

3.運用各種方法激發下屬的智識。

4.試圖改變現有的組織環境,重新檢視組織與成員的興革能

力。

5.引導下屬成長,給予適當的個別關懷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3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四)

  • 道德領導。(moral leadership)

美國教育學者Sergiovanni於1992年著『道德領導:達到學校

改進之心』一書中所提出。道德領導又稱倫理領導(ethical

leadership),係指以道德權威為基礎的領導,領導者本著為

正義與行善的義務感實施領導,冀求成員也能以正義與行善

來辦事做為回應,真心為充分完成組織目標而努力。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4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五)

  • 知識領導。(knowledge leadership)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已成為可貴的資產,而有些知識是屬於外顯知識,是有形的,可以看得到的,而有些知識是屬於內隱知識,是抽象的,不易看到的,前者在進行知識的處理較為容易,而後者要能有效處理,就不能只靠管理方法與技巧,還有賴於領導能力,這也是知識領導受重視之所在。因此,身為一位領導者當致力於塑造一種知識分享和創造的文化,激勵個人知識和組識知識的不斷產生,則組織將更具競爭力與執行力(吳清山、林天祐,2004)。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5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六)

  • 火線領導(leadership on the line)。

火線領導係由具有企業與政府顧問經驗的HeifetzLinsky彙集近50年的教學和實務經驗所提出。

1.到陽台上:領導者必須具有「能進能出」的能力,既能身處其中,又能置身事外,來回穿梭於參與者和旁觀者兩種角色之間,Heifetz稱之為「離開舞池到陽台」。

2.調和衝突:領導人必須自我控制,勿給反對人士太多壓力與刺激,並明確告知其改革後的未來願景。

3.從政治面思考:領導人應該爭取盟友,親近對手,也要能贏得未表態之中間人的信賴。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6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七)

  • 香蕉皮領導。

Finkelstein花了六年的時間深度訪談50家以上知名企業,近200位高階主管及員工,歸納出企業領導失敗的時機、失敗的原因。

「香蕉皮領導」係強調如何從失敗經驗中學習的觀念,應「以失敗為師」,領導人必須以身作則,建立開放的組織文化,鼓勵訊息的流通與分享,建立組織學習的文化,並向「最差的做法」學習。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7 of 49

現 代 領 導 之 議 題(八)

  • 線上領導。

對於遠距離而且互動只能仰賴數位溝通的員工,常見的例子包括管理者定期使用電子郵件與部屬溝通、主管以電腦網路監督專案或團隊、視訊會議等等。

因此,線上領導者必須在進行數位溝通時,瞭解用詞遣句、段落結構、口吻、風格、情緒的圖像、簡稱、術語。

實證性領導的發展與演進:現代實證

38 of 49

新領導理論(1/4)

分散式領導

牧羊人領導

精神領導

品牌領導

沉靜領導

新領導理論

新領導理論

藍海策略

領導

服務型領導

第五級領導

教學領導

與課程領導

永續領導

39 of 49

新領導理論(2/4)

教師領導

故事領導

草根領導

火線領導

建構式

領導

新領導理論

新領導理論

後英雄式

領導

動盪領導

香蕉皮領導

360度

全方位領導

正向領導

40 of 49

新領導理論(3/4)

自我領導

魅力領導

互易領導

道德領導

轉型領導

新領導理論

新領導理論

翻轉領導

線上領導

知識領導

層塊領導

學習領導

41 of 49

新領導理論(4/4)

文化領導

競值領導

賦權領導

創新領導

混沌領導

新領導理論

新領導理論

向上領導

靈性領導

加值型領導

家長式領導

42 of 49

培養領導者的領導

分散式領導

42

2017/03/14

43 of 49

分散式領導

分散式領導理論內涵包括五個主要層面及27個次層面

一、角色多元層面

1-1 允許多位領導者1-2 呈現流動的領導者1-3 鼓勵共同參與1-4 強調權力分享1-5 開放領導邊界

二、賦權當責層面

2-1展現組織最大化效能2-2 構思專責領導2-3 制訂績效管理與評估2-4 重視團隊工作表現2-5強調權責相符2-6分享權責2-7做到充分授權

三、信任合作層面

3-1架設支持的人際網絡3-2形塑成員的信任合作文化3-3建立多元的溝通管道3-4提倡使命感與承諾感3-5肯定追隨者協同的意願

四、因應情勢層面

4-1順應社會脈動4-2變換領導角色4-3掌握變革時機4-4理解領導情境

五、專業拓展層面

5-1建立培訓機制5-2制訂專業成長評估5-3形塑滾動性專業成長5-4推動無私的專業分享5-5培養多樣化專長5-6涵化專家知識

**

44 of 49

新領導理論研究特色綜述(1/3)

一、

新領導理論重視領導者的自我成長、精神性、服務態度、專業性與道德修為。

二、

新領導理論將研究範圍由探討組織內部之領導交互影響因素,延伸至探究領導如何引導組織成員去適應外部環境之變遷,亦即更加重視組織生態對領導行為之影響極其交互作用的探討。

三、

研究重心由探究領導者的行為,擴展到兼顧被領導者之需求及其能力開展。

45 of 49

新領導理論研究特色綜述(2/3)

四、

新領導理論反映出後現代多元並存及兼容並蓄的思想特色。

五、

領導者的影響角色,由重視組織一般性任務和目標之達成,到強調組織願景之形塑與實踐。

六、

領導之權力基礎,由傳統上重視的法職權、獎酬權、強制權,轉移到更加強調專家權及參照權之影響力。

46 of 49

新領導理論研究特色綜述(3/3)

七、

對組織狀況之界定由明確到混沌觀點,逐漸重視領導者面對弔詭和不確定狀況的因應能力與影響作為。

八、

新領導理論重視文化與價值之領導作為。

九、

領導者重視與肯定被領導者的專業事實,甚至增益被領導者的專業能力以求賦權。

47 of 49

48 of 49

49 of 49

西雅圖之美

助理教授:徐吉春

  • 辦公室: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校長室
  • 手 機:0928-177244
  • e-mail:mourice8@gm.cjjh.t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