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12

宋尚節

2 of 12

宋尚節�(1901年9月27日-1944年8月18日),福建(1901年9月27日-1944年8月18日),福建莆田人,是二十世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在中國教會復興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奮興佈道家。

3 of 12

  • 家庭背景

  • 生平簡介

  • 對中國教會貢獻

4 of 12

家庭背景�

  • 宋尚節於1901年9月27日出生於福建興化府莆田縣鳳迹村的一個牧師之家;
  • 由於基督教於十九世紀中葉即傳入莆田,宋尚節之父宋學連成爲最早接受基督信仰的信徒;
  • 宋學連16歲時得入福州神道學校接受神學教育,畢業後回家鄉傳道,此後擔任美以美會的牧師達44年之久;
  • 宋學連是位信仰虔誠,爲人正直的牧師;
  • 在信仰方面,宋尚節受父親影響極大

5 of 12

生平簡介�

  • 宋尚節於1901年9月27日出生;
  • 排行第六,乳名主恩;
  • 六歲時,父親宋老牧師出任興化福音書院的副院長。每逢主日,小尚節都參加教會的主日學,信仰的種子由此播撒在他的心田;
  • 1909年,興化教會舉辦大型奮興佈道會,盛況空前,給宋尚節留下深刻的印象;
  • 1913年,宋尚節進入美以美會所辦中學讀書,在學期間,他也經常跟隨父親到鄉村去佈道或售賣聖書和福音單張;

6 of 12

  • 有時父親因生病或外出時,他還要代父親主領聚會或講道,頗受信徒歡迎,因此博得"小牧師"和"小聖"之稱;
  • 讀中學時,他聰穎勤奮,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四年後,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高中畢業;
  • 高中畢業後,宋尚節原本希望升入在南京的教會大學----金陵大學就讀;
  • 後經美籍傳教士鼎力相助,爲其申請到美國俄亥俄州衛斯理大學及其免學費的獎學金;又得父親朋友資助旅費,終於1919年2月經上海啓航,赴美留學;
  • 1923年以優異成績取得學士學位。接著,他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終於在1926年獲得博士學位;

7 of 12

  • 決定去讀神學。在那位牧師的幫助下,宋尚節於1926年9月進入紐約協和神學院學習;
  • 1927年2月10日夜晚,宋尚節經歷了屬靈生命的更新,在其《我的見證》一書中,他稱"那晚上是我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我的靈性的生日" ;
  • 自那日起,宋尚節的性情發生很大的變化,逢人就傳福音,見證神在他身上所行之奇事;
  • 行爲被人看爲怪異,學校當局以爲他患了精神病,遂強行將他送進瘋人院。他共計在瘋人院裏度過193天,這段日子對他的個性與脾氣是極大的試煉;
  • 就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裏,他把聖經讀過四十遍,獲益良深。後經好友力保,以及中國領館人員的交涉,他才得釋放。獲釋後,他先在辛辛那提小住一個月,然後經西雅圖搭船回國;

8 of 12

對中國教會貢獻

  • 1927年11月,宋尚節返抵上海,旋即返抵故鄉興化。初始時,他一面在教會學校教書,一面傳道;
  • 1928年,他辭去教學工作,開始全職傳道生涯;
  • 在1928-30年間,宋尚節外出傳道的腳蹤由近及遠,先是在附近沿海一帶的城鎮鄉村,再擴展至廈門、漳州和泉州等地,足迹遍及閩南、閩北及近海島嶼,聲名遠播;
  • 1930年冬,宋尚節被教會差往北方考察平民教育運動;
  • 他先赴湖州參加華東基督化家庭大會,期間,經廣學會西籍女傳教士梅立德夫人邀請在大會上演講。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湖州各教會、學校和醫院等紛邀他前去佈道,由此打開了宋尚節遠赴各地巡迴佈道之門;

9 of 12

  • 湖州之後,先後到杭州、上海、南京、北京、保定等地訪問,最後到達河北定縣,拜訪了著名平民教育運動領袖晏陽初;
  • 特意拜訪了石美玉和胡遵理所創立的伯特利教會。此時的宋尚節在講道內容上,已不再是風行一時的社會福音,而是緊緊扣住"十字架"、"重生"和"耶穌寶血"等基本要道;
  • 江西南昌、九江等地主領奮興會。他的講道鋒芒所向直斥人的痛處----罪。凡前來聽他佈道之人,無論教牧人員,還是普通會衆,無不爲其所感,認罪悔改者不計其數。宋尚節的聲名也隨之遠播;
  • 1931年5月,宋尚節應邀參加伯特利佈道團;

10 of 12

  • 他們巡遊全國各地,舉行奮興佈道會。時常在一天當中有三、四場佈道或查經聚會;
  • 三年時間裏,他們的足迹遍及東北三省、西南各省、山東、河南、山西、內蒙古、上海、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天津等十三個省區,一百多個城鎮,行程約五萬多哩,帶領十萬人歸主;
  • 1934年,宋尚節離開伯特利佈道團後,作爲一個獨立的自由佈道家,先後到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北、廣東和福建等地佈道,所到之處,點燃屬靈奮興之火,歸信基督者甚衆,其影響遠播海內外;
  • 從1935--1940年期間,宋尚節馬不停蹄,海內海外四處奔波佈道;
  • 在菲律賓、新加坡、馬六甲、檳榔嶼、和蘇門答臘等地主領奮興聚會。赴臺灣,在臺北、台中和台南等地佈道;

11 of 12

  • 人生最後幾年裏,他跑遍中國的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先後到廈門、汕頭、興化、南京、太原、溫州、西安、信陽和上海等地;他的足迹也踏遍東南亞,如緬甸、馬來半島、沙撈越、越南、泰國和印尼諸國,向各地華人華僑佈道,爲各地教會帶來極大的奮興,可謂果實累累,且效果長存,經久不衰;
  • 宋尚節具有極大震撼力,所到之處給信徒帶來重大啟示,使各地信徒在靈性上得到造就。宋尚節更鼓勵各地成立佈道團、國內即有福建、廣東、浙江、江蘇、河北、山西、山東、東三省、內蒙古、湖南、河南、安徽、江西設立佈道團。廣西梧州、貴縣、南京金陵女神學院,上海江灣女子神學院則設祈禱團;
  • 至今在老一輩中間,尚有多人聲稱他們是宋尚節當年所結的果子;甚至許多老牧師和教會領袖是因當年宋尚節的奮興激勵,奉獻自己的一生給基督;

12 of 12

  • 宋尚節被人稱爲"一根蠟燭兩頭點"的人。他本來身體就不太好,工作、佈道起來又很拼命,從不顧惜自己,久而久之他的精神和體力嚴重透支;
  • 終於1944年8月17日在北京德國醫院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