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3 討論室 12/13(五) | |
13:30-13:40 | 說明規則(放置報告檔案前方電腦) 每篇10分鐘報告 7分鐘報告 3分鐘QA |
13:40-13:50 | 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運算思維分類成效 |
13:50-14:00 | 利用大型語言模型輔助高等教育通識作業批改之先期研究 |
14:00-14:10 | 生成式 AI 工具於跨文化導覽中的教學應用:以淡水巫登益美術館vs.牛津學堂為例 |
14:10-14:20 | 以科技突破英語口說瓶頸:AI 對英語口說表現與口說焦慮之研究 |
14:20-14:30 | 讓語文學習更Chill—人機協作教學方式的國語文課程設計 |
14:30-14:40 | 生成式AI與設計思考──創意教育的探索研究 |
14:40-14:50 | 探討磨課師自學課程學習成效 以「智慧服務之雲計算基礎」為例 |
14:50-15:00 | 自主學習在通識課程遠距混成教學中的成效探討 |
15:00-15:10 | 反饋式學習對提升中譯教材學習效果之初探 |
15:10-15:20 | 以 BOPPPS 與即時回饋系統提高大學電子學的學習成效 |
7203 討論室 12/13(五) | |
16:00-16:10 | 以專業團隊支援VR360 教案導入醫療領域特色教學--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 |
16:10-16:20 | 開放教育資源用於西班牙語文法課程之初探:以磨課師(MOOCs)與開放式教科書(OTB)為例 |
16:20-16:30 | MOOC 研究趨勢探討:基於VOSviewer 的書目計量分析 |
16:30-16:40 | 運用 VOSviewer 的書目分析法探討遠距教學在醫學教育中的發展趨勢 |
16:40-16:50 | 使用線上課程於16+2 授課課堂模式在計算機概論課程之研究 |
7204 討論室 12/13(五) | |
13:30-13:40 | 說明規則(放置報告檔案前方電腦) 每篇10分鐘報告 7分鐘報告 3分鐘QA |
13:40-13:50 | 使用數位學習於大班課程的學習成效 |
13:50-14:00 | 應用磨課師課程提升船舶電機機械課程學習成效研究 |
14:00-14:10 | 提升線上學習成效與降低社群焦慮的遊戲化教學實證研究 |
14:10-14:20 | 探索實體與遠距課程之出席率與學習表現之差異與關係 |
14:20-14:30 | 數位課程觀看率對教學的影響因素分析___以「結構運算思維:基礎程式設計-python篇」為例 |
14:30-14:40 | 設計思考導向的「植物形態與構造觀察」數位課程設計 |
14:40-14:50 | Innovative EMI Circuit Theory Teaching in Taiwan through Rhythmic Engagement Pedagogy |
14:50-15:00 | 疫情下教學模式轉變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及教學策略探討 |
15:00-15:10 | 國際推動策略之創新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數位學習發展為例 |
15:10-15:20 | 「西餐健康廚房」:開放教育下的健康西餐數位化教學設計與實踐 |
7204 討論室 12/13(五) | |
16:.00-16:10 | 數位學習的躍進: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
16:10-16:20 | 淺談磨課師課程的推動與挑戰 |
16:20-16:30 | 建立數位教學能力指標評估方法促進教師專業能力--以臺北醫學大學為例 |
16:30-16:40 | EFL 大學生的混成式學習經驗與態度 |
7203 討論室 12/14(六) | |
10:00-10:10 | 說明規則(放置報告檔案前方電腦) 每篇10分鐘報告 7分鐘報告 3分鐘QA |
10:10-10:20 | 組織推動磨課師之過程與反思~以實踐大學為例 |
10:20-10:30 | 慈濟大學線上課程: 學習時間與討論參與對課程成績的影響 |
10:30-10:40 | Differences in Course Produc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structors in MOOC Development |
10:40-10:50 | 生活情境與數位學習記憶關聯之影響——以 MOOCs 數位課程設計為例 |
10:50-11:00 | 透過翻轉教學方法及數位工具協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
11:00-11:10 | iPad 與數位平台工具於無紙化外語教學教室之整合應用與實踐 |
11:10-11:20 | 大學普通物理應用生成式 AI 輔助學生自主學習 |
11:20-11:30 | 磨課師數位學習資源應用於過程導向學習法在分子生物學的效益 |
7204 討論室 12/14(六) | |
10:00-10:10 | 說明規則(放置報告檔案前方電腦) 每篇10分鐘報告 7分鐘報告 3分鐘QA |
10:10-10:20 | 通識遠距課程實踐:線上課程經營與學習主動性之探討 |
10:20-10:30 | 翻轉不翻車,以共融為導向的社會工作研究法 |
10:30-10:40 | 推動食品產業的永續創新:基於設計思考的課程設計與實踐 |
10:40-10:50 | 線上學習準備度、知覺線上學習好處、與課程評價之關係:課程設計感知之中介效果 |
10:50-11:00 | 磨課師也能「大腸包小腸」:以線上雙語遊學團促進高中生全英成功學習經驗 |
11:00-11:10 | 自主學習的雙刃劍:Blind Kahoot 在線上課程中的應用潛力 |
11:10-11:20 | 藝術文物與數位資源應用:以「藝術文物賞析與數位文創」課程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