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當今國際企業中的資訊系統
1.資訊系統在今日企業中的角色
資訊系統如何轉變為企業?
如iPhone或黑莓機等,都已成為經營企業的重要工具。
甚麼是管理資訊系統的新事件?
在技術的領域,有三種相互關聯的變化:(1)新興移動式數位平台(2)線上服務軟體的成長(3)雲端運算的成長
透視資訊系統
什麼是資訊系統?
在技術上可以定義為包含了相互關聯的一組可以蒐集或擷取、處理、儲存與傳播資訊之單元。
第四章 資訊系統的倫理與社會議題
1.資訊時代的五大道德層面:
(1)資訊的權利與義務: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資訊都有個別的「資訊權利」,而這些權利可以用智慧財產權等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但這些資訊掌握在企業或個人手中,就有保密等義務。
(2)財產權利與義務:在這個數位化的社會中,智慧財產權很難追朔與歸屬且易被忽視,所以個人或企業應對自己的資訊嚴格控管,並避免盜用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創造一個安全的數位化社會。
(3)責任歸屬與控制:如果個人或團體資訊的隱私權或財產權遭侵犯,責侵犯者將負起法律責任,被侵犯者應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資訊權利。
(4)系統品質:系統效能很差有三個主要原因1.源於軟體的瑕疵與錯誤2.硬體或設備因自然或其他因素故障3.輸入資料品質不佳,所以如果要提升全體的系統品質,個人或企業應抱持著做到盡善盡美的態度,而不是停止測試!我們已盡可能的使軟體完美了,就這樣出貨!的這種心態。
(5)生活品質:資訊科技和系統的負面社會成本,伴隨著科技的力量同時產生,對社會或個人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會造成這種傷害也是因為依賴的關係,個人或團體過度依賴資訊系統,導致自己的隱私被盜用,再加上電腦犯罪與濫用,使所有資訊使用者陷入危險當中,所以若要提升全體的生活品質,就應企業完善自己的資訊系統、減少漏洞,再加上政府的法律制止,如此雙管齊下,讓資訊安全上升,藉此來提升生活品質
1.資訊系統引起什麼樣的倫理,社會與政治議題?
資訊科技正面臨尚未有適當的法律能夠規範的改變階段。現今資訊可以輕易地匿名在線上傳輸、複製與處理,為個人隱私權與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帶來新的挑戰。圍繞在資訊系統所引起的主要道德、社會與政治議題為中心者,有資訊權利與義務、財產權利與義務任歸屬與控制、系統品質與生活品質等五項。
2.能夠用來引導道德決策的特定原則為何?
包括黃金原則、康德的普遍性原則、笛卡兒的改變原則、功利主義原則、風險規避原則與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原則。
3.為甚麼當今資訊科技技術和網際網路對個人隱私與智慧財產權造成挑戰?
現今的網路越來越發達,每個網路都有各自的帳號,導致使用者需要不斷的外洩自己的個人資料,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對隱私權造成極大的危害。
4.資訊系統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雖然電腦系統是效益與財富的來源,但也有負面的影響。電腦的錯誤會為個人或組織帶來嚴重的傷害,低劣的資料品質也要對企業的瓦解負責。電腦的廣泛只用也會造成電腦犯罪與電腦濫用的機會。
第五章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與新興科技
1.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以及其組成元件為何?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為分享式資源,提供公司特定的資訊系統應用平台。包含全公司的硬體軟體與服務。主要的組成元素包含電腦硬體平台、作業系統平台、企業軟體平台、網路及通訊等平台、資料庫管理軟體、網際網路平台,與顧問諮詢服務和系統整合。
2.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階段與技術驅動力為何?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的演進分為五階段:
大型主機時期、個人電腦時期、主程式架構時期、企業運算時期與雲端和行動運算時期。
3.現今電腦硬體平台之發展趨勢為何?
虛擬化組織運算資源,可使他們的使用不受限於實體組態或地理位置。在雲端計算中,公司或個人可透過網際網路取得運算能力或應用軟體,而不需購買軟硬體安裝在自有電腦上。
4.現今電腦軟體平台之發展趨勢為何?
開放程式碼軟體由全球程式設計師社群開發及維護且可以免費下載。如:Linux、Java等。
5.管理資訊科技基礎建設所帶來的挑戰與管理上的解決方案為何?
主要的挑戰包括處理平台與基礎建設的改變、基礎建設的管理與治理與明智的基礎建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