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無國界-從開槍事件思辨媒體訊息
組長:漢羽晴
組員:3邱品脩19藍稚淩20江佳莉28謝家潔
壹、研究動機、目的19
(一)透過文獻探討了解假新聞相關資料
(二)透過新聞文章比較了解國內外新聞與假新聞訊息
(三)透過訪問了解各種不同的人對於假新聞的看法
(四)透過問卷了解大眾對於假新聞的看法與意見
(五)透過專題研究了解如何對抗假新聞、增進媒體識讀能力
貳、研究工具19
我們在做這個專題時,我們用到了一些工具,有:紀錄紙、共用文件、電腦、平板、錄音筆。
紀錄紙 共用文件 電腦 平板 錄音筆
參、研究架構19
肆、研究方法19
我們的研究方法有:
(一)文獻探討法 (二)訪問法 (三)問卷研究法
伍、研究過程19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做了:
一、文獻探討
二、台灣與國外新聞比較
三、訪問相關人士與專家
四、問卷調查
一.文獻探討法-1 3
從(維基百科)(2019)(假新聞 )中,
我們可以知道:
假新聞是利用不實資訊誤導大家的一個新聞
這種新聞會為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一.文獻探討法-2 3
從(顏玉龍)(2020)(從假新聞之法律責任探討社群媒體自律之研究)中
我們可以知道:假新聞的危害有
1.影響民主政治
2.讓民眾離現實越來越遠
3.造成經濟影響
一.文獻探討-3 3
從(姜家涵)(2019)(假新聞現況探討及解決方案分析 )中,
我們可以知道:
作者提出防治假新聞應從下面幾點探討
1.政府
2.媒體
3.一般大眾
防治假新聞不是一方的責任,而應該大家一起來。
從文獻探討裡:
二、台灣與國外新聞比較
1.假新聞比較
2.新聞網頁比較
3.對抗假新聞建議比較
4.同件新聞描述方式比較
5.假新聞影響比較
二、台灣與國外新聞比較
:假新聞比較(舉例) 3
國外假新聞 國內假新聞
| |
| |
| |
| |
二-1台灣與國外新聞比較
:假新聞比較(小結) 3
小結:
從上面的假新聞,可發現:
1.對台灣而言,國外假新聞分成3種:
(1)在國外發生,以國外語言描述
(2)國外發生,以中文表達(簡體字佔大多數)
(3)國內發生,以繁體描述
2.
二-2台灣與國外比較:
新聞網站比較(舉例) 22
國外新聞網站 國內新聞網站
二-2台灣與國外比較:
新聞網站比較(小結)22
小結:
1.台灣的新聞網站更注重閱聽者的需求。它們會根據讀者的喜好來更改主題、版面模式。
國外(BBC)則十分關注傳統,似乎關注焦點沒有改變過。
2.台灣的新聞網站來源不固定,如果能做好新聞出稿前的驗證會更好。
二-3台灣與國外比較:
對抗假新聞建議比較(舉例) 28
國外網站 國內網站
美國的建議
1.保持警惕和懷疑
2.誰是幕後黑手?
3.不要只看表面上的一切
4."人民的真理"不一定基於事實
5.不要轉發所有內容
台灣的建議
1.仔細查看網址 6.查找資料來源
2.確認新聞來源 7.查找相關新聞
3.奇怪的排版 8.判斷新聞是否是個笑話
4.可疑的圖片 9.只分享你相信的訊息
5.檢查日期
二-3台灣與國外比較:
對抗假新聞建議比較(小結) 28
小結
1.美國的建議跟台灣的建議比起來少很多。
台灣直接說要怎麼判斷,可是美國感覺比較抽象,告訴你不要眼見為憑。
2.台灣強調一步一步來,列出各種具體的判斷步驟;
美國的建議較強調概念與態度,如警惕和懷疑、 不要只看表面上的一切...等。
3.兩者皆特別強調不要轉發假新聞。
二-4台灣與國外比較:
同件新聞描述方式比較(舉例) 22
國外標題 國內標題
二、台灣與國外比較(小結)-4 22
小結
1.美國的新聞標題或內容相較台灣新聞的標題、內容比較正常,不會像台灣一樣那麼感性
2.在不同國家對於同一句話也會有不一樣的敘述
二-5台灣與國外比較(舉例) :
假新聞影響比較22
國外假新聞 國內假新聞
二、台灣與國外比較(小結)-5 22
小結:
根據前面的比較,我們可以知道:
1.令人名譽受損的假新聞
記者有時會藉由一些錯位照片來炒作,這樣不但會造成藝人名譽受損,一旦被發現這是假新聞時,播報假新聞的那個新聞台也會不再受人民信任,這樣真的會為新聞台帶來收益嗎?
2.假新聞造成社會動盪不安
過於偏激了假新聞引導民眾錯誤的思考,引發嚴重的行為,最終會造成社會案件,使大眾不安。
3.缺乏媒體識讀能力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前面文獻探討的結果,這些事情的原點就是「缺乏媒體識讀能力」。
那我們該如何增加媒體識讀能力?
三.訪問相關人士 專家28
1.訪問學校外師
2.訪問專家
3.訪問越南人士
(訪問外師照片) (訪問專家照片)
一、訪問學校外師28
Q1:美國新聞和台灣的新聞有什麼差異?
A1:雖然都有不同的政黨,但美國新聞通常是由兩個不同立場的政黨在報導,非常極端
Q2:您覺得在哪裡較容易遇到假新聞?美國和台灣的網路環境一樣容易遇到假新聞嗎?
A2:就算是不同國家,都還是會有假新聞,所以要多注意。
Q3:從您的角度來看,您會給我們什麼要對抗假新聞的建議呢?
A3:要學會媒體識讀能力,但就算有了媒體識讀,還是要保持著一顆懷疑的心
二、訪問專家28
Q1:在工作經驗中,用什麼方法較容易在資料與訊息中找出事件的真相和前因後果?
A1:對於資料分析而言,時間線是很重要的。
Q2:我們要如何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辨別新聞的真假?
A1: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新聞是難以辨別的,稱為「孤證不力」也就是無法辨別的假新聞。
Q3:如果有一篇超出我們理解範圍內的新聞,不熟悉的新聞,您會建議我們要如何分辨真假呢?
A3:面對不熟悉的領域,要盡量多方查證,或參考不同的資料。
三、訪問越南人士28
沒有照片
Q1.你平常會去注意你們國家的防疫政策嗎? 有什麼政策是和台灣不一樣的呢?
A1:台灣和越南之間對疫情的政策反應沒有什麼不同
Q2:請問您有看過【越南不戴口罩直接開槍】的假新聞嗎?你對這個【越南不戴口罩直接開槍】的假新聞有什麼想法?
A2:我認為這個新聞完全是假的
Q3:當您知道這個假新聞時,第一時間的感受是什麼?您會想要對這個假新聞的製造者說什麼?
A3:感覺很荒謬,我對那個假新聞製造者無話可說
訪問結果
四、問卷
從這個題目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完全沒有人認為自己不了解假新聞
四、問卷調查 20
有58.6%完全沒聽過假新聞的相關政策
有84.5%的人真的會判斷假新聞,於是我們衍伸出了下一題
有46.6%的人都是使用網路查證
問卷小結 20
1.在第一個問題中,完全沒有人認為自己完全不了解假新聞
2.大部分人是用上網查證的方式來判斷假新聞,但是如果沒有了網路,他們還有別的方式可以判斷嗎?判斷的方式可以不只一種,要多學習不同的方式,才不會那麼容易受騙
3.大家常常看到假新聞,卻有大部分人沒聽過假新聞的相關罰則,表示大部分人只關注在看到的,並未關注到其他沒有受到大眾注意到的
陸、研究結果
柒、結論、反思與建議22
一、結論 二、反思
(一)如何判斷假新聞 【批判性思考】對於這個如此重要的名詞,我們卻如此陌生
(二)假新聞的傳播與各國的新聞差異
(三)批判性思考 應該對於假新聞要更關注,不是只看新聞,也要了解新聞
三、建議
(一)建議政府 (二)建議人民
參考資料
謝謝大家
我們的報告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