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38

1

有關中國空氣、水及泥土污染等問題

蔡素玉女士

第十一至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原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

2 of 38

2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國土綠化行動

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及濕地休養生息,實施好長江十年

禁漁,健全耕地及休耕輪作制度。

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綫、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加快實施重要

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碳達峰行動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有計劃

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3 of 38

3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2013

2014

2016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2013年9月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2016年5月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2014年4月

思路、管理手段、考核機制�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

  • 核心:改善環境品質。“好”、“差”� 兩頭著手。
  • 源頭防控:優化佈局、產業轉型升級。
  • 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 七大重點流域;農用地、� 建設用地。
  • 責任機制:國家與省級,省級與市級� 簽訂目標責任書。
  • 資訊公開:質量改善排名。

4 of 38

大氣污染(Air Pollution)

  • 甚麽是空氣污染物?Air Pollutants are:
  • 所有存在大氣層的其他氣體或微粒, 都稱為污染物。 �常見的例如: 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臭氧(Ozone)及懸浮粒子(particulates),前三種是氣體; 後者是固體。
  • 空氣污染的來源主要有3類 (3 sources of air pullution):
  • (一)工業污染源(Industrial):火力發電廠及各種類型的工廠,燃燒燃料所排放出的廢氣、煙塵等。(fossil fuel electricity, industrial waste)
  • (二)交通污染源(Traffic):汽機車、飛機、火車和船舶等交通工具,排出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鉛等污染物。( emission of various transport means)
  • (三)生活污染源(Daily activities):日常生活產生污染空氣的物質,如二手煙、油煙,冰箱、冷氣洩漏出的冷媒等。(smoking, emission of utilities )

4

5 of 38

  • 澳大 Australia 18.6
  • 美國 USA 16.1
  • 加拿大 Canada 15
  • 俄國 Russia 12.3
  • 日本 Japan 9.9
  • 德國 Germany 9.6
  • 中國 China 7.7

5

世界各國人均排放量:(Emission index per person)

6 of 38

  • 呼吸感染 Respiratory Infection、
  • 心臟病 Heart disease、
  • 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lung disease、
  • 中風和肺癌 Stroke and lung cancer
  • 由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健康問題可能包括呼吸困難、哮喘、咳嗽、氣喘、甚至是加重現有的呼吸和心肺疾病。�(breathing difficulties, asthma, cough etc)

6

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是導致一系列健康問題�Major Health Problems caused by air pollution

7 of 38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 據估算,每年約有700萬人(7 million die of air pollution)死於各種空氣污染
  • 在歐盟,空氣污染會減少壽命預期九個月�(Life expectancy shortened by 9 months in the EU countries)。�所導致的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肺部感染。
  • 美國環保局估算如果對柴油機技術進行改良(第二級)會減少過早死亡12,000起、�心臟病15,000起、兒童哮喘急診6,000起、呼吸性疾病8,900起。�Improving engine technology alone can save thousands of premature deaths in USA)
  • 空氣污染在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財政成本的損失。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13年起�開始追蹤空氣品質,以評估其對心臟病,中風,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影響。�在2015年裡,中國和印度各有110餘萬人死因與空氣污染有關,兩國死亡人數佔了�當年世界空氣污染總死亡人數的一半。�(In China and India, 1.1 million people die of air pollution related illness)

7

8 of 38

8

1

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

  •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化工、造紙、印染、制革、製藥等產業集聚區,通過集中建設熱電聯產機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鍋爐。
  •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完成燃煤電廠和鋼鐵、水泥、石化等企業以及其他用途燃煤鍋爐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與改造。

2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2015年再淘汰煉鐵1500萬噸、煉鋼1500萬噸、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億噸、平板玻璃2000萬重量箱。
  • 對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務的地區,暫停對該地區重點行業建設專案辦理核准、審批和備案手續。

3

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 重點行業排污強度下降30%以上。
  •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主要有色金屬、鋼鐵迴圈再生比重達到40%。

4

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 到2017年,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及山東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 運行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5000萬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3%。
  • 基本完成燃煤鍋爐、窯爐、自備燃煤電站的天然氣替代改造任務。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9 of 38

9

5

嚴格節能環保准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 有序推進位於主城區的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業環保搬遷改造。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

6

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

7

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監督管理

8

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統籌區域環境治理

9

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

10

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的責任,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10 of 38

十三五規劃關於氣候變化和大氣治理�13th Five Year Plan on Climate Change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 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概述了國家主要的環境保護目標。其中包括降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市等全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的18%的PM2.5(10 major cities committed to reduce PM2.5 by 18%),並在2020年將煤炭產量減少1.4億噸 (coal consumption reduced by 140 million tons in 2020 )。
  • 2017年2月取消了103個計劃中的或半建成的燃煤電廠 (103 coal electric plants under planning in 2017 were called off) 以遏制污染。2017年8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了一份143頁的「行動計劃」,指令將PM2.5濃度降低至少15%。
  • 該行動計劃還加強了空氣品質的監測和加重了污染的處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還計劃在2018年繼續減少鋼鐵產量並禁止建設新的鍊鋼設施。(reduc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teel mills and no new facilities allowed)
  • 超過30個城市承諾相對於2016年冬季,2017年冬季會減少15%至40%的PM2.5顆粒物。
  • 其他減輕空氣污染的計劃包括支持產業升級污染減排設備,限制舊車,並在農村地區提供煤炭替代品。在全國範圍內為了遏制2017年的排放量,中國關閉了40%的高污染工廠。這一政策效果顯著,以污染嚴重臨汾市為例,其PM2.5濃度下降50%。(In 2017, 40% of heavily polluting factories were closed, lead to 50% reduction of PM2.5)
  • 中國承諾在2020年前在太陽能,風能,水電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行業投資3670億美元 ( US$367 billion will be invested in renewable energy sector)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與目前70%相比,2040年,中國電力需求中煤炭的比例會不到40%。(By year 2040, fossil electricity will be less than 40% of total consumption)

10

11 of 38

11

1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目標:

1. 經過5年努力,全國空氣品質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品質明顯好轉。

2. 力爭再用5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 明顯改善。

PM2.5

PM2.5

PM2.5

PM10

10%

15%

20%

25%

京津冀

長三角

珠三角

全國

2012年

2017年

具體指標

12 of 38

12

大氣環境品質有所改善

2013-2015年空氣品質優良(AQI≤100)天數比例

優良天數增加

  • 2015年,考核的74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1.2%,比2013年提高10.7%
  • 京津冀區域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比2013年提高14.9%,長三角區域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比2013年提高7.9%
  • 珠三角區域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比2013年提高12.9%

13 of 38

13

酸雨影響明顯減輕

  • 二氧化硫年均濃度超標城市比例由2010年的22.6%下降到3.3%
  • 酸雨佔國土面積比例由歷史高峰值的30%左右降至7.6%

2010年全國酸雨分佈示意圖

2015年全國酸雨分佈示意圖

14 of 38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期目標關於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治理�14th Five Year Plan and 2035 Goal on Climate Change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 沒有具體指標,因為疫情問題,務實做法。�(No concrete target because of the pandemic)
  • 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2030 Action Plan - Carbon emission will peak before 2030)北京、上海,其碳排放實際已經達峰。
  • 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Strengthen co-ordinated control of various pollutants, especially particulates and ozone)。�這幾年,全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臭氧濃度卻不降反升。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同比上升6.5%.
  •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Air quality substantially improved)�過去幾年的大氣污染深度治理已經使中國空氣品質大幅提升,近年來基本沒有嚴重污染天氣,重污染天氣也大幅下降。

14

15 of 38

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期目標關於氣候變化和大氣污染治理�14th Five Year Plan and 2035 Goal on Climate Change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 提升新能源生產、應用、輸送和存儲能力(Increase production, consumption, transmission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renewable energy)
  • 實現淨零排放,太陽能和風能在未來幾十年需要成倍增長,對於未來不斷增加的太陽能和風能,那些需要消納,那些需要存儲,能夠消納多少,能夠存儲多少,將成為中國能源系統的重要�研究問題。Enhance the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of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consumption and storage of Renewable energy.
  •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推進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相對於十三五規劃建議,對碳排放市場化交易更為明確 �(Promote and encourage Emission Trading)
  • 中國首個商業開發大型頁岩氣田(1st commercial shale gas field in operation)──�中國石化江漢油田涪陵頁岩氣田累計生產頁岩氣400億立方米,創造中國頁岩氣田累產新紀錄。
  • 對於十三五以來的“舊表述”,標誌著這些工作將會持續推進。

15

16 of 38

中國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in leapfrog development

  • 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低風速風電技術位居世界前列、光伏產業為全球市場供應了超70%的元件 RE technology ranks 1st in the world
  • 截至2020年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分別連續16年、11年、6年和3年穩居全球首位。�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2萬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29.5%,較2012年增長9.5% RE generation ranks 1st in the world
  • 2012年以來,貧困地區累計建設大型水電站31座、6478萬千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移民脫貧致富Under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Scheme, 31 big scale and hundreds of smaller scale hydro electric plants were built in the most rural parts of China.
  • 可再生能源年均裝機規模將大幅提升,到“十四五”末,預計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比重�將達到2/3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50%。Towards the end of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RE will account for 2/3 of total increase in electric consumption.
  • 可再生能源將在2025 年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而中國有潛力在2050 年之前實現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轉型。By year 2025, RE will become the largest electricity source.

16

17 of 38

17

1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 全部取締“十小”企業。完成造紙、鋼鐵、氮肥、印染、製藥、制革6大行業技術改造。
  • 地級市建成區污水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新增完成建制村13萬個。

2

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 七大重點流域沿岸嚴控石油、化工、製藥、纖維製造、有色、印染等風險行業。城市建成區現有鋼鐵、有色、造紙、印染、製藥、化工等污染企業退出。

3

著力節約保護水資源

  • 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
  • 電力、鋼鐵、紡織、造紙、石油石化、化工、食品發酵等高耗水行業達到先進定額標準

4

強化科技支撐

5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 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畫累進加價制度。
  • 分級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體系。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18 of 38

18

6

嚴格環境執法監管

  • 定期公佈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
  •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海域建成統一的水環境監測網。

7

切實加強水環境管理

  • 對水質不達標的區域實施掛牌督辦,必要時採取區域限批等措施。
  • 公佈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對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行嚴格限制,並逐步淘汰替代。
  • 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完成國控重點污染源及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地區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的核發工作,完成全國排污授權管理資訊平臺建設。

8

全力保障水生態環境安全

  • 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飲水安全狀況資訊都要向社會公開。
  • 加油站地下油罐應於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為雙層罐或完成防滲池設置。
  • 規範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市)入海河流基本消除劣於V類的水體。
  • 整治城市黑臭水體。於2017年底前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於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目標。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建成區要於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9

明確和落實各方責任

10

強化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19 of 38

19

《水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第一階段

    • 水環境品質階段性改善
    • 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0%以上
    •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控制10%以內
    • 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3%
    • 地下水品質極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0%左右
    • 京津冀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
    • 長三角、珠三角力爭消除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

第二階段

    • 水環境品質總體改善
    • 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
    • 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75%以上
    • 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消除
    • 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5%

第三階段

    • 生態環境品質全面改善
    • 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

2020年

2030年

本世紀�中葉

20 of 38

20

七大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流域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淮河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輕度污染

輕度污染

海河

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遼河

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中度污染

輕度污染

松花江

——

中度污染

輕度污染

輕度污染

黃河

——

中度污染

中度污染

輕度污染

長江

——

輕度污染

良好

良好

珠江

——

良好

良好

  • 長江、珠江、黃河、淮河幹流均無劣V類斷面。
  • 國家監測的62個重點湖庫中,達到或好於Ⅲ類水質比例近七成。
  • 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基本達標。
  • 近岸海域水質較2011年略有改善。

21 of 38

21

農業農村面源治理

生態清淤

入湖河道整治

生態修復與建設

環湖截污

外流域調水及節水

滇池治理�六大工程

滇池自“九五”起國家進行綜合治理

  • 加大國家投入(2005-2015投入500億元人民幣)
  • 實施六大工程
  • 健全機制體制政策

22 of 38

城市及縣城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了96.81%和93.55%。污水處理率提前完成了“十三五”時期規劃的污水處理率目標。�Sewage treatment rate reached over 90% in all municipalities above county level.��2015年以來,農村地區對污水進行處理的建制鎮及鄉數量不斷增加。�截止2019年底,對污水進行處理的建制鎮及鄉的數量分別為11,186個和3,156個。�Rural areas and villages have started to treat sewage, but the treatment rate is still relatively low.

整體來看,我國農村污水處理滲透率較低。截止2019年底,全國對污水進行處理的建制鎮數量佔全國建制鎮的59.7%,對污水進行處理的鄉數量也僅佔全國鄉數量的33.3%。

22

污水處理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13th Five Year Plan has achieved the goal of waste water management

23 of 38

十四五規劃要求,治理城鄉生活環境,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Municipalities must install sewerage system and all septic water must be properly treated.

目前全國列入整治清單的黑臭水體河流共有2,869條,完成治理的有2,313條,佔比約79.9%,�正在治理中的為556條,佔比約19.4%。�Most of the rivers seriously contaminated by septic water are already properly treated.

要確保2020年底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0%以上。�By year 2020,90% of septic water must be treated.

在一些大城市,下雨時河道水質會變差。這是因為在核心城區,污水的收集管網是合流制,雨水和污水流入同一個管道,當污水的截流倍數不夠,儲蓄雨水會進入河道,成為河道污染的重要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在城市中心城區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從投資和週期都屬於長遠計畫。�To build sewerages in all urban areas to minimize contamination of rivers by septic water.

23

24 of 38

十四五在污水處理能力、污水處理率、再生水利用率、污泥無害化處理率等目標上均有進一步地提高。�Increase capacity of sewage treatment, usage of recycled water and treatment of sludge.

再生水利用率︰2025 年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 25%以上,較 2020 年提高 5pct,京津冀地區達到 35%以上,較 2020 年提高 5pct,黃河流域中下游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力爭達到 30%。�Increase usage rate of recycled water to above 30%.

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明確 2025 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達到 90%以上,較 2020 年提高 15pct,2035 年全面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置。By 2020, 90% of sludge must be treated and by 2035, 100%

污水收集管網︰新增 2025 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爭達到70%以上,2035年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網基本全覆蓋。�By 2035, all sewage of municipalities must be collected and treated.

24

25 of 38

25

1

開展土壤污染調查,掌握土壤環境品質狀況

  • 建立土壤環境品質狀況定期調查制度,每10年開展1次。
  • 設置土壤國控監測點位42000個,實現土壤環境品質監測點位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 完成全國土壤環境資訊化管理平臺構建。

2

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

  • 對全國環境執法人員每3年開展1輪土壤污染防治專業技術培訓。

3

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保障農業生產環境安全

  • 按污染程度將農用地劃為三個類別,逐步建立分類清單。
  • 輕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實現安全利用的面積達到4000萬畝。重度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或退耕還林還草面積力爭達到2000萬畝

4

實施建設用地准入管理,防範人居環境風險

  • 對擬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等行業企業用地,以及用途擬變更為居住和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的上述企業用地,由土地使用權人負責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 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的負面清單,合理確定土地用途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26 of 38

26

6

加強污染源監管,做好土壤污染預防工作

  • 內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新疆等省(區)礦產資源開發活動集中的區域,執行重點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 2020年重點行業的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0%。
  • 規模化養殖場、養殖社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

7

開展污染治理與修復,改善區域土壤環境品質

  • 在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份污染耕地集中區域優先組織開展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面積達到1000萬畝。

8

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動環境保護產業發展

  • 分批實施200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

9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土壤環境治理體系

  • 建設6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

加強目標考核,嚴格責任追究

5

強化未污染土壤保護,嚴控新增土壤污染

  • 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地開展利用燃煤電廠脫硫石膏改良鹽鹼地試點。
  • 防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要與重點行業企業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10

27 of 38

27

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品質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全國土壤環境品質穩中向好

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

土壤環境品質全面改善

生態系統實現良性迴圈。

2020年

2030年

本世紀中葉

兩大重點:

  • 以農用地中的耕地
  • 建設用地中的污染地塊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

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畫》

28 of 38

  • 土壤污染與大氣、水、固體廢物等污染關聯性強,許多大氣污染、水污染以及化肥、�農藥等污染物質都會滲入土壤。�Land contamin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air pollutants, water pollutants and agricultural chemicals.
  • 土壤污染的隱患,在於污染容易治理難,耗時久,費用也不低。�Remediation of land contamination is lengthily and expensive.
  • 我國污染耕地佔比還是比較低的,污染程度也以輕中度為主。�絕大多數還是可以通過農藝調控等措施來實現安全的利用。�Problem is relatively mild in China.
  • 2014年,中國發佈首份《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公報》,指出中國土壤總超標率為16.1%。南方土壤污染重於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而這些地方正是曾被曝光的「鎘大米」問題的重災區。�Land contamination survey reviews that 16.1% of land exceeds acceptable level and problem is more acute in the south.

28

29 of 38

  • 中國在2018年下半年通過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並於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是中國首部針對土壤污染處理出臺的法律。�Land Contamination Ordinance became effective in January 2019.
  • 當地政府如果沒有達到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治理指標,就會失去中央政府的發展資金。�而治理土地污染沒有具體指標。�No obvious penalty for no proper remedy of contaminated land.
  • “十三五”時期主要由各級地方政府承擔了土壤管控與修復責任。�Local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medy and management of contaminated land in the 13th 5-Year Plan period.
  • “十四五”責任落實為根本驅動,強調污染者或者土地使用權人應承擔土壤保護與修復責任。�這也是“依法治汙”的重要表現� In the 14th 5-year plan, user and contaminator pay scheme is implemented.
  • 進一步推動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和土壤環境、地下水環境之間的協同控制。�Co-ordinated control of solid waste, hazardous waste and land and �underground water systems.

29

30 of 38

30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1)自然保護地建設

主要類型

數量(個)

面積(萬平方公里)

自然保護區

2740

147.0

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4.8%

國家森林公園

826

10.8

國家濕地公園

569

2.75

國家地質公園

194

3.0

國家風景名勝區

225

10.4

國家公園(試點)

9

主要自然保護地類型和規模

  • 12類陸域自然保護地總面積佔陸地國土面積的18%左右,超過14%的世界平均水準

31 of 38

31

全國自然保護區分佈圖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32 of 38

32

(2)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1、以縣域為單元開展調查和評估;

2、構建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

3、加強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體系建設;

4、開展遷地保護體系建設;

5、開展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

6、開展生物多樣性與減貧示範;

7、加強生物多樣性監管基礎能力建設。

七項重點任務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33 of 38

  • 到2020年,重點完成全國32個陸域生物多樣性保護� 優先區域內904個縣的生物多樣性綜合調查;
  • 重點流域水生生物資源調查以及3個海洋與海岸生物多樣性� 保護優先區調查;
  • 建設800個生物多樣性觀測樣區,50個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
  • 建成200個左右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點;
  • 建成100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示範區。

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目標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34 of 38

34

(3)加強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

  • 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實行國有天然林資源總量管控,強化天然林保護和撫育;
  • 開展推進退化防護林修復,建設綠色生態�保護空間和連接各生態空間的生態廊道;
  • 推進“三北”等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加強重要江河源頭區和重要區域水源涵養林建設,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
  • 依法推進基本草原劃定,建立草原休養生息制度,嚴格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繼續實施天然草原退牧還草和草原鼠害治理。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目標

到2020年,完成森林撫育4000萬公頃,退化林修復900 萬公頃,林地保有量達到31,230萬公頃,治理「三化」�(退化、沙化、鹽鹼化)草原�面積3000萬公頃。

35 of 38

35

(4)推動河湖、濕地生態系統修復

  • 實施濕地總量管控,明確全國和各省區市管控目標;
  • 開展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退耕還濕試點;
  • 實施濕地保護與修復重大工程,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擴大濕地面積。
  • 加快推進京津冀、太湖、洞庭湖、滇池等重要河湖和區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

太湖水藻治理

洞庭湖水環境整治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目標

到2020年,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

36 of 38

36

(5)強化自然海岸線保護和海洋生態修復

  • 嚴格執行自然岸線控制指標制度,加強岸線整治修復;
  • 嚴格執行圍填海管理制度,嚴控圍填海造地規模;
  • 推進海岸帶、近岸海域、典型海島、重要河口和海灣紅樹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修復。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目標

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不包括海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整治修復海岸線1000公里。

37 of 38

37

(6)加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和沙化、石漠化治理

  • 啟動新一輪退耕退牧還林還草,在黃土高原-川滇生態修復帶、京津冀生態協同圈、北方防沙帶、長江經濟帶生態涵養帶,以及水土流失、岩溶石漠化和沙化嚴重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 “一帶一路”沿線防沙治沙、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
  • 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進一步遏制沙塵危害。
  • 以“一江兩片”地區為重點,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

自然生態及生物多樣性保護

黃土高原生態修復

貴州石漠化治理

沙化土地治理

目標

到2020年,努力建成10個百萬畝、100個十萬畝、�1000個萬畝防沙治沙基地。

38 of 38

  • 認真落實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Total banning of trading and elimination of over consumption of wildlife.
  • 摸清人工繁育底數,分類做好工作銜接,制定處置補償幫扶措施,完成禁食野生動物的處置和�養殖戶補償任務。�Compensation scheme for banning the consumption and cultivation of wildlife.
  • 開展春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聯合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和打擊整治破壞野生植物資源行動,繼續實施嚴格禁止商業性進口象牙及其製品措施。�Re-enforcement actions to combat various activities against the banning of trading and consumption of wildlife.
  • 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保護力度明顯加大。�Add 517 species to the list of protected wildlife.
  • 強化重點物種搶救性保護,調升穿山甲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持續開展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搶救性保護,建立“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和“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朱鹮、野馬、蘇鐵等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Enhanced actions to protect all sorts of rare species.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