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46

螢幕時間與心理健康

Chandan Shergill, ACSW, PPSC 撰寫

2 of 46

  • Click Interpretation Click the language you would like to hear. (Optional) To hear the interpreted language only, click Mute Original Audio.
  • 點擊 Interpretation 單擊您想的語言。(可自選)若只收聽所選語言請單擊靜音原音頻 (Mute Original Audio)

Interpretation - Interpretación - 翻譯

  • Para interpretación en español, haga clic en el icono de “interpretación" y seleccione español. Luego, haga clic en "Silenciar audio original".

3 of 46

內容

  1. 大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
  2. 青少年大腦的統計數據和事實
  3. 潛在的陷阱和實用技巧:比較、壓力、戲劇性和孤立
  4. 家長策略/如何提供協助的提示
  5. 資源

4 of 46

年輕人的影響

媒體有正面的好處。 然而; 如果媒體使用不當,可能會對青少年的情緒健康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5 of 46

整體統計

某一年,美國有 13% 到 20% 的兒童患有精神障礙。

統計數據

2

3

1

5

6

4

一些與社交媒體的研究鏈接

在電子設備上花費 5 小時以上的青少年出現至少一種與自殺相關的結果的可能性高出 66%。

自殺率

自殺是 15-24 歲族群的第二大死因。

憂鬱症增加

2010 年至 2015 年,患有嚴重憂鬱症狀的 8 至 12 年級學生人數增加了 33%。

另一方面 ...

其他研究人員表示,數據實際上表明社群媒體只能解釋 0.36% 的憂鬱症狀。

變數太多

因為變數太多,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聯也不清楚,所以我們沒有很多明確的答案。

Twenge, et al., 2017; Kessler, et al., 2005; CDC, 2017

6 of 46

青少年的媒體使用

自疫情爆發以來,青少年使用螢幕媒體的比例高達 17%。

每天的娛樂螢幕總量(平均)

過去兩年媒體使用的成長速度比大流行前的四年還要快。

總體而言,男孩比女孩使用更多的螢幕媒體。

黑人和西班牙裔/拉丁裔兒童比白人兒童更多地使用螢幕。

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使用螢幕娛樂的次數少於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2021 年平均每日娛樂螢幕使用量

按家庭收入

按性別

按種族/民族

女孩

男孩

白人

黑人

西班牙/拉丁裔

女孩

男孩

白人

黑人

西班牙/拉丁裔

按種族/民族

按家庭收入

按性別

年幼青少

青少年

7 of 46

在社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

青少年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社交媒體上。 平均而言,13-18 歲的青少年每天花費 3 小時 1 分鐘。 與每天花費 2 小時 24 分鐘的成年人相比,一些青少年平均在社交媒體上花費的時間長達 9 小時。

每天在社交媒體上花費的分鐘總數

8 of 46

哪些社交媒體平台更受青少年喜愛?

Snap Chat

Tik Tok

9 of 46

統計數據。

75%

42%

女生喜歡發送照片

男生喜歡發送照片

使用更多社交媒體對比男更多上網打遊戲機。

10 of 46

社交媒體的當前統計數據

57%

28%

女生

男生

57% 的女在網上看到其他人的照片後感到被冷落,而男的這一比例為 28%。

11 of 46

我們確定的事情

他們使用多少很重要

使用最多數位媒體的青少年是最不快樂的。

他們用它來做什麼很重要。

被動使用社群媒體或只是為了獲得點讚和關注的青少年會產生最負面的結果。

其他因素可能更重要。

整體媒體平衡、睡眠、整體健康狀況和其他因素在心理健康中發揮巨大作用。

12 of 46

青少年大腦的基本事實

  • 青少年的大腦正在發育,任何負面的接觸都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大腦。
  • 前額葉皮層直到 20 歲才完全發育。
  • 青少年無法對他們正在觀看的內容做出成熟的選擇。
  • 2019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們不需要以心理方式與朋友互動。 他們通過手機或社交媒體獲得所需的反饋。青少年可以在多個平台上與他們的朋友互動。(無需外出)。
  • 與社會情感幸福感高的孩子相比,自尊心低的年輕人受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更大。

13 of 46

底線:

青少年的大腦正在進化,

非常冒險,

容易決策失誤,

獲得同辈認可的意識,

和絕對思維增加。

14 of 46

社交媒體行為

當青少年或兒童在社交媒體上時會發生什麼?

播送

接收反饋

觀察

比較

提供反饋

信息

15 of 46

家長們

所擔心的事

激進化

剝削 被恐怖主義利用

隔斷

估值

16 of 46

一些社交媒體

負面影響

睡眠困難

注意力跨度短

記憶力和解決問題

能力上有問題

閱讀和寫作能力受損

17 of 46

潛在的陷阱和實用技巧:

比較、壓力、

戲劇、孤立

18 of 46

比較

青少年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東西可能會成為他們的個人標尺,而試圖達到標準可能會讓他們失望。

19 of 46

  • 改變的圖像

  • 完美呈現

  • 注重表面現象

  • 高度可見的性愛影像

  • 即時判斷

  • 24/7 可用的社群媒體指標

20 of 46

社群媒體捲尺的影響

其他人都善於組織規劃和取捨

我應該更快樂,更成功,或在某種程度上「更好」。

其他人都更酷、更漂亮。

我的長相不符合標準。

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我。

我努力在網路上看起來很完美,因為沒有人會喜歡我的不完美。

21 of 46

如何幫助

認真對待社群媒體的影響。

“感覺自己必須達到別人的標準真的很難,對吧?”�

對抗「鴨子症候群」。

“天哪,這些照片確實讓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但沒有人的生活是完美的。”�

拉開完美的帷幕。

“嗯,你認為她拍了多少張自拍照才得到這張?她使用了哪種濾鏡?”�

接受失敗,強調努力。

“我在工作中確實搞砸了,但聽聽我是如何努力解決的……”

22 of 46

善待他人:

你遇到的每個人都在進行一場艱苦的戰鬥。

-Ian Maclaren

23 of 46

壓力

淪為科技伎倆的受害者、保持聯網以及了解最新情況可能會讓社交媒體變得更加強迫性而不是樂趣。

24 of 46

  • 持續溝通�
  • 害怕錯過 (FOMO)�
  • 偷偷摸摸的技術技巧

  • 表面的社會契約

  • 資訊超載

25 of 46

  • 眾所周知,在兩個任務之間快速切換會降低效能。

  • 青少年通常更擅長在兩項任務之間切換,但這仍然會使大腦疲勞,表現也會下降。

  • 當老鼠的大腦受到多個螢幕刺激時,海馬體會受到影響(學習和記憶)。 老鼠學習走迷宮的時間是原來的三倍,但大腦的變化仍然存在。

  • 平衡學校和家庭的螢幕使用可能很難管理,並且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多任務處理。

  • 如果表現下降,可能會導致憂鬱。

多任務神話與心理健康

Christakis and Ramirez, et al., 2012

26 of 46

  • 60% 的青少年在睡前一小時內查看手機。

  • 根據 CDC 2015 年的一項研究,73% 的青少年(跨越 30 個州)和 58% 的中學生(跨越 9 個州)睡眠不足。�
  • 相比成人, 有藍光的裝置(如手機)會更嚴重地降低兒童的睡眠品質。�
  • 睡眠不足會嚴重影響心理健康。

壓力越大=睡眠越少

CDC, 2015; Hysing, et al., 2015

27 of 46

隨叫隨到的溝通和

永無止境的訊息通知的影響

我必須知道發生了什麼,否則我會感到害怕。

如果我不密切關注社群媒體上發生的事情,我就會被排除在外,所以有時我會熬夜。

如果我不跟上,我就會錯過或被取代。

如果我不回覆簡訊或不保持 Snapstreak,我就會讓我的朋友失望,所以我會一邊做作業一邊處理多項任務。

我必須不斷檢查情況是好是壞。

收到通知可能會讓我感覺好或壞,但無論哪種方式我都必須知道。

28 of 46

如何幫助

知道壓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要以同理心引導。�“我敢打賭,有時感覺很難跟上這一切。”�

鼓勵您的孩子限制接收通知。

“讓我們看看您的設置,看看是否可以調整它的緊急程度。”

休息一下。

即使是短暫的休息也能帶來一些緩解。

設定限制以幫助您的孩子抑制溝通需求。

“作為一個家庭,我們不會在餐桌上或床上使用手機。”�

成為健康行為的強而有力的榜樣。

“這對我來說也很難。也許我們可以互相幫助。”

29 of 46

傳說還是事實?

父母在設備上花費的時間少於兒童/青少年。

9 小時

傳說!

青少年平均每天在螢幕上花費九個小時。

6 小時

青少年平均每天在螢幕上花費六個小時。

父母每天花 9 小時 22 分鐘使用螢幕媒體,包括個人和工作用途; 其中 7 小時43 分鐘用於個人螢幕時間。

9小時

22分鐘

30 of 46

戲劇性

在被忽視、網路霸凌和其他重要的人之間,社群媒體可能會帶來壓力。

31 of 46

  • 刻薄的女孩和誤解

  • 網路霸凌和殘忍行為可以壓垮

  • 重要的他人和色情簡訊

AT&T 的剪輯短片

螢幕後面有一個靈魂

32 of 46

卑鄙、尷尬和害怕被拒絕的影響

我無法面對刻薄的評論。

如果我再看到一則刻薄的評論,我不知道我該如何去學校面對所有人。�

我孤身一人,與世界為敵。

如果我的朋友向我發送令人尷尬的照片,我還能相信誰?

我必須傳送那張性感照片。

如果我不告訴他我的密碼或發送那張照片,他就不會再喜歡我了。

33 of 46

如何幫助

保持參與、同理心和鼓勵。

“我就在你身邊,我知道這很難。”

幫助青少年思考發布和分享的潛在後果。

“如果那張照片在學校傳開,你認為她會有什麼感受?”

收集證據、封鎖、舉報,必要時讓機構介入。

鼓勵青少年成為正直者並創造正向的網路文化。

“我知道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害怕,但我敢打賭她希望有人能把她帶回來。”

34 of 46

小心對待青少年

判斷

立刻結論

立刻行動

35 of 46

孤立

有時,身處數位世界比面對面更容易,陌生人比朋友更安全。

36 of 46

  • 線上世界變得比線下世界更重要

  • 數位設備需要一切時間-不想做任何其他事

  • 情緒、成績和社交圈發生巨大變化

  • 保密和缺乏面對面的關係可能​​意味著與陌生人接觸

37 of 46

上網對排除其他一切的影響

在網路上建立關係更容易。

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太難了,所以我寧願和網路上的朋友聊天。

網路遊戲是我逃避一切的方法。

我在遊戲中感到很有成就感和很酷,而且我不需要考慮自己的感受。

沒有回頭路了,所以我放棄了。

我的成績已經搞砸了,我的父母也生我的氣,所以我還不如一個人上網。

38 of 46

如何幫助

在完全沒收設備之前解決根本原因。

“我注意到你最近更喜歡待在自己的房間裡,我很好奇這是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讓設備遠離私人空間。

“晚上我們都會在客廳為手機充電,這樣我們就能睡得更好。”

提醒青少年,網路朋友與面對面的朋友不同。

“我相信你的網上朋友是真正的朋友,而且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你需要面對面地見到他們。”

讓上網時間恢復整體平衡。

“作為一個家庭,我們將對使用設備的時間和地點設定一些限制。”

39 of 46

成為橋樑:

幫助您的孩子一步一步找到回頭的路。

40 of 46

最壞情況的警號:

尋找什麼以及做什麼

41 of 46

典型的青少年發展:

給予觀察的時間

  • 受歡迎程度和啄食順序(等級差別)
  • 越來越獨立並遠離家人
  • 注重外表,尤其是在同儕眼中
  • 強烈而搖擺的情緒
  • 對性的探索
  • 嘗試不同的身份
  • 缺乏對後果的考慮

42 of 46

行為、成就、與朋友連結的變化:

  • 上網後感到焦慮和緊張
  • 更煩躁,容易情緒爆發
  • 整體保密,關於上網時間、隱藏螢幕、黏在手機上
  • 性格孤僻,比平常更想獨處

應該詢問的時間

43 of 46

清晰的警告標誌:

  • 自我傷害
  • 自殺念頭/意念
  • 更加封閉退縮
  • 成績下降
  • 睡眠和飲食發生變化
  • 哭泣增多
  • 隱藏的憂鬱/焦慮

尋求幫助的時候

44 of 46

家長策略

彈性

幫助您的孩子適度使用社交媒體。

父母的識。

建立認知技能。

支持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鼓勵參與課外活動

45 of 46

資源

家庭參與資源

媒體普通常識

Famemass.com

希望與療愈中心

和研究

.

兒童心智研究所

46 of 46

感謝您的時間。

如需更多信息,請聯繫

CHANDAN SHERGILL

社工

學生支服務署

(STUDENT SUPPORT SERVICES)

E: cshergill@fusdk12.net

P: (510)- 657-2350, ext: 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