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23

114年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訪視宜蘭縣冬山鄉清溝國小

推動「數位學習」實施簡報

2 of 23

學校簡介

本校97.08.01正式成立,目前學校規模屬於中型學校,每一學年班級數3至4個班級,共計20班,學生人數515 人。

3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目標

4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中央、地方或校方提供的軟硬體資源支持及相關獎勵與補助措施

軟體資源

5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中央、地方或校方提供的軟硬體資源支持及相關獎勵與補助措施

●chromebook載具車共10台,提供各年級師生使用

硬體資源

觸控大屏

6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中央、地方或校方提供的軟硬體資源支持及相關獎勵與補助措施

相關獎勵

7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中央、地方或校方提供的軟硬體資源支持及相關獎勵與補助措施

相關獎勵

8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方法

✔其他具特色之具體做法

1.教師數位精進社群

9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方法

✔其他具特色之具體做法

2.數位教學分享

10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方法

✔其他具特色之具體做法

校內公開課

11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方法

✔其他具特色之具體做法

校內公開課

12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推動方法

✔執行成果

13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檢核及檢討機制

1.數位教學檢核機制

教學目標明確性

數位工具整合度

學生參與與回饋

課堂節奏掌握度

教學語言與媒材適切性

學習成果呈現

技術操作流暢度

課後議課

14 of 23

教師數位教學增能與支持系統

● 檢核及檢討機制

2.討優化機制

觀課回饋表單

教學社群交流分享

學生學習歷程分析

教學重整與修訂

課後議課

15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推動目標

透過學習過程,提升學生資訊操作能力,並在熟悉學習平台的操作後,經由教師任務指派,學生將學習延伸,親師協助學生學習,達到學生自主進行課前預習、課後的延伸學習、親子共學的目標。

16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導入數位學習平臺、AI診斷工具或針對學習扶助來進行學習載具導入的相關做法

1.導入數位學習平臺

17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導入數位學習平臺、AI診斷工具或針對學習扶助來進行學習載具導入的相關做法

1.導入數位學習平臺

18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導入數位學習平臺、AI診斷工具或針對學習扶助來進行學習載具導入的相關做法

2.導入 AI 診斷工具

  • 教師與AI(如Copilot、Gemini)合作生成課程內容與學習資源。
  • 診斷學生學習狀況:再透過 AI 分析學生作答與互動紀錄,協助教師了解學生理解程度與學習瓶頸。

19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導入數位學習平臺、AI診斷工具或針對學習扶助來進行學習載具導入的相關做法

3.學習扶助載具導入

  • 操作 Chromebook,運用因材網等學習平台進行補救教學。
  • 特教教師利用語音輸入與聽力練習功能,支援讀寫較困難學生。
  • 安排個別或小組時間,由教師引導使用,減少操作障礙

20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分述數位學習協助科目成效之具體作法

數位教學應用於自主學習之規劃

21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檢核及檢討機制

檢核方式

運作方式說明

前測與後測比較

在課程開始與結束前後進行相同主題測驗,觀察學習成效變化

學習歷程紀錄分析

利用學習平台的紀錄功能,追蹤學生瀏覽、作答、提交作業的頻率與正確率

任務完成率統計

統計指定任務、作業或互動任務的完成比例,了解學生參與情況

學生自我評量

透過問卷或表單,讓學生反思自己的理解與困難,有助教師調整策略

教師觀察紀錄

教師於課堂中記錄學生操作平台的流暢度、專注度與表現差異

1.學習成效檢核機制

22 of 23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檢核及檢討機制

2.學習成效檢討機制

機制項目

作法與目的

教學回饋會議

教師間分享數位教學成效與困難,共同討論改善方法

平台使用狀況分析

判斷平台介面或任務設計是否適切

調整任務設計

根據學生反應與完成率,調整任務長度、難度與呈現方式

23 of 23

~~謝謝聆聽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