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81

黃金記憶

我們的思念化成長長的線,綿延不絕。師父,您看到了嗎?

我們的思念化做悠悠的歌,深情婉轉。師父,您聽到了嗎?

2 of 81

1

黃金記憶

目 錄

王允右

王允右

王允右

魏琪政

魏琪政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馬立平

3 of 81

2

黃金記憶

目 錄

沙昌芸

沙昌芸

沙昌芸

史堅

史堅

程好

王允左

鄭健喬

鄭健喬

鄭健喬

鄭健喬

石惟真

石惟真

4 of 81

3

黃金記憶

目 錄

石惟真

李小文

李小文

李小文

李綺華

李綺華

李綺華

陳曼鈺

Danny Yu

5 of 81

王允右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4

黃金記憶

6 of 81

5

黃金記憶

1996年師父與淨通法師蒞臨南加,在大覺蓮社後院與北加同學合影。後排左一為王允右師兄。

~王允右~

7 of 81

6

黃金記憶

【恭敬法寶】

記得師父2002 年來北加的時候,幾位同學去機場接師父、法師、學長。接到師父後,我們很希望為師父做點事,於是看到師父背著一個隨身包,我就上前問師父可否幫忙拿,師父滿了我的願,就交給我拿。上了車後,我就自做主張的把隨身包放在車子後座。等到大家都坐定了,師父突然跟後面的法師說把隨身包拿過來給他,然後就一直放在懷裡,我當時覺得有一點錯愕,想大概隨身包裡面有重要文件吧。後來幾年後在其他開示裏面,才聽師父說有幾本經書是他一刻不離身的。我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當時隨身包裏面就是師父一刻不離身的法寶!感恩師父讓我看到什麼叫做珍重、恭敬法寶!

~王允右~

8 of 81

7

黃金記憶

【冷氣開與關之間】

2002年9月,師父蒞臨北加弘法。我有幸擔任司機,從機場迎接師父、如證法師和陳學長。師父當時坐在前座,法師及學長坐在後座。

雖然已進入秋天,但天氣仍然有點悶熱。我僅開了汽車風扇。過了沒多久,師父忽然對我說:「把冷氣打開來好不好?」我那時愣了一下。在我的概念裡,師父都教我們要過簡樸的生活。所以我平常自己開車的時候都不開冷氣。 在師父坐上車以後,我也很聽話地沒有開冷氣。居然師父要我把冷氣打開,讓我覺得很驚訝,也感到納悶。

  

~王允右~

9 of 81

8

黃金記憶

開了冷氣以後,我仍然一路想著這件事情。往後也常常想到這個公案,思考師父要我開冷氣的原因。後來才慢慢體會到,我其實從來沒有聽懂師父講的簡樸生活。我以為像冷氣這種東西,都是屬於奢侈品,不應該用它。我覺得不用它才是對的。師父一句話,卻打破我一個「我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開冷氣」的那種很堅固的概念。我覺得師父在因材施教,看到了我的問題,便教我如何在緣起點上做調整。

我也覺得師父藉這機會教我如何承事善知識。自己平常可以過得簡單,但是在善知識面前應該有一顆想要把最好的東西供養給師長、全心全意專注著師長的需要和心意,而不是死守著自己的概念,在任何情況下都一成不變。師父不是真的很想吹冷氣,或希望得到弟子的供養,而是在教我具備弟子相,學習一顆承事和供養善知識的心。這是師父給我的最好的一個教授!

  

  

~王允右~

10 of 81

9

黃金記憶

【扮演自己的角色】

另外一次是發生在資深佛七。師父如往常一樣,在佛七期間接見美國弟子。在會客室裡,美國弟子一行人坐著等候師父,其中有兩位剛從美國搬回台灣定居沒多久的同修。當師父一走進會客室,看到這兩人時便說:「咦!你們兩人不是已經搬回台灣了嗎?你們為什麼會在這裡呢?」他們說希望能親近師父。師父接著說:「不對!不對!你們已經搬回台灣了。你們好好回去用功,不需要在這裡。」於是他們兩人就離開了。

~王允右~

11 of 81

10

黃金記憶

師父的這段話也讓我十分驚訝,因為按照我的想法,他們剛放下美國的生活,願意搬回台灣,已經很難得了。他們如果想親近師父,就應該讓他們聽啊!我的概念是統統有獎、皆大歡喜,有甚麼不好?然而師父看到卻不是這個。我覺得師父又在教我──我一定要把過去那種鄉愿的想法拿掉;不要為了達到一個目的,便想用種種迂迴的方法,就是為了可以參加一個活動或課程。師父很了解我們這種心,明明不該你參加的,就不要用其他點子參加,這都是我們學佛的障礙。

你現在扮演什麼角色,就好好去扮演那個角色;不該你知道的,就不要好奇地去打聽。我們應該在我的本分上學習和提升,這是師父為我們開許的;其他的都是對我們有害的,師父都不會允許的。這都讓我體會到如果真的要學習和增上,一定要跟著善知識,否則會一直陷在自己的習性和見解。

  

~王允右~

12 of 81

魏琪政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11

黃金記憶

13 of 81

12

黃金記憶

~魏琪政~

14 of 81

13

黃金記憶

~魏琪政~

15 of 81

14

黃金記憶

【好好的熬下去,一切都會很美好的】

2000 年回去鳳山寺參加淨智營時,師父依照慣例分區召見並關懷北加同學近尾聲時,想說這麼直接近距離的得到師父的關懷是很難得的,想把這份難得的關懷也有機會傳遞給北加當時100多位的同學,所以就問師父可不可以讓弟子帶話回去給北加的同學。師父想了一下就說:【好好的熬下去,一切都會很美好的】。當時弟子聽不太懂師父的意思。後來透由學習及思惟後體會到師父是要弟子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要離開團體,自然能感得究竟離苦得樂的果實。

~魏琪政~

16 of 81

15

黃金記憶

【不苦還沒有你一份】

2003年回去參加資深佛七,師父召見並關懷海外同學,聽同學陳述護持法人事業的困難時,師父最後教誡說:【不苦還沒有你一份,苦完了好好隨喜自己, 千萬別報怨,若報怨一定要懺悔,因為法人事業是我們功德的所在,淨罪集資的最佳環境】。弟子後來碰到困境有覺得很苦的時後,一想到師父這個教誡,就很容易釋懷了。

註:

後來在師父的舊講帶子(6A, 手抄稿第1冊167頁) ,有類似的教誡:【我們做一點點,自覺得可以,稍微委屈一點就不行。要曉得你要嘛不做事情,要做事情是一定委屈,這第一個。而且才只有在委屈當中,才能夠成辦事情,這個是佛法的特質喔!】

~魏琪政~

17 of 81

馬立平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16

黃金記憶

18 of 81

17

黃金記憶

~馬立平~

19 of 81

18

黃金記憶

~馬立平~

20 of 81

19

黃金記憶

【與師父多生的緣】

學習廣論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回顧這些年來跟隨師父學習的過程的種種和點點滴滴。深深感覺,自己過去世有多生多劫都是在師父的呵護下學習,就像這一世師父這樣呵護著我們,帶領著我們學習。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從幾件事上我得到這樣一個定論。

第一點呢,我從小就是一個調皮不太聽話的孩子,父母親一直希望我學佛,可是幾十年來我一直抗拒了他們的意願,不肯學習。可是居然在我四十多歲時,大約是1989年,聽到師父在舊金山大覺聯社里介紹《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我竟然當時就改變了心意,願意要學習(佛法)。

~馬立平~

21 of 81

20

黃金記憶

第二點呢,我學習了之後,慢慢就有了很多的法會。有一次在南加,要辦一次皈依法會,請師父來為我們做皈依。我當初是並沒有意願要皈依的,以前因為父母的原因,已經皈依過幾次了,覺得並沒有什麼意義。可是這次在皈依之前,聽師父開示慈心理念,聽完後我當下就決定要跟著師父做皈依。

第三點呢,學習廣論,學到上士道的時候,學習到六度時,我突然發現我父母親的行為跟六度裡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我爸爸,原來他以前的種種行為都被我們誤解為是一個很糊塗的行為。  結果呢,因為學習了廣論,澄清了我們多年來對我爸爸的誤解,發現我爸爸原來所做的其實是菩薩行。這件事是因為我跟隨師父學習廣論才能夠去解開我心裡多年的謎團和對我爸爸多年的誤解。所以我非常非常的感恩師父。

~馬立平~

22 of 81

21

黃金記憶

【護持回台請法團】

師父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從此我就發願說護持師父的法人事業,師父的志願。後來,到了我們第一次籌劃回台請法團的時候,在那個過程中,因為以前都沒有這樣的前例可循,所以要從頭開始是蠻辛苦的。我作為總護持,承擔了種種的事務。在裡面也吃了一點苦頭,當時有點受不,就去跟師父去陳情述說,希望能辭掉這個任務。跟師父請益的時候,師父回答很簡單就三個字:不可以。我聽完後摸摸鼻子,默然地退出來,繼續地承擔這個任務,後來多年來也陸續在法人事業里承擔了很多事情。我自己為什麼這麼聽話呢,我也不知道。師父說不可以;我就想好吧,那就不可以,我就繼續做吧。

~馬立平~

23 of 81

22

黃金記憶

【回家真好!】

我們第一次的回台,海外回台請法團終於成行了。在那裡,見到了師父,參加了一些活動,大家最後都心裡都非常歡喜地回來。回來之後,我也有投稿去《福智之聲》,那寫的內容已經忘記掉了。可是我很記得那個題目是「回家真好!」。為什麼說“回家真好”呢?因為在那邊,滿滿地受到了師父的關懷。不只是那一次,之後我們每一年從北美地區,都會回去兩三次:去參加淨智營、提升營,種種營隊活動。每一次我們坐遊覽車到鳳山寺,都會看到師父跟法師們,在殿前廣場靠著欄杆,對著我們招手。那個感覺,就像是師父在盼著、看著這些久久沒回來的弟子,就是非常高興,在那裡等待著我們。

~馬立平~

24 of 81

23

在我們營隊結束的時候,師父也還是一樣,在那個地方,對著我們要上車的這些弟子們呢,揮手、示意,臉上笑嘻嘻的。大家也都非常歡喜雀躍地跟師父揮手道別。那種景象,感覺上就像是說,彼此都有一個期待,就是很快的,我們就要再相聚,所以不會因為要離開了,而有傷感。

另外,就是看到師父對我們所有學員的關懷。我們每一次在營隊,最期待的一件事情,是師父分別召見我們從北加、南加、或是紐約回去的同學。會跟我們閒話家常,噓寒問暖。然後聊聊有關時事。師父也會問問我們在國外各地所發生的一些事情,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大家也爭相地跟師父報告。那一段時光是非常愉快、非常溫暖的。深深感受到師父對我們的關懷。

~馬立平~

25 of 81

24

黃金記憶

【難忘的笑容】

還有一次,師父最後一次去印度請法團,那一次剛好我也去參加了。在大昭寺,有一天要聽法的時候,我就想說先去上個廁所吧,所以就急急的要下樓。正好,看到總幹事攙扶著師父,辛苦地往台階上走,從樓梯走上來,要到會場去。我跟師父正好打個照面,那師父就抬起頭來,很辛苦地看看,看到了我 ,然後擠出一絲笑容。看到那一幕,心裡是非常感慨,師父在這樣子的一種健康狀況之下,還不忘著要對弟子打個招呼笑一笑,是安慰弟子嗎?還是?師父很記得有這樣弟子的存在,就這樣 的感覺……

~馬立平~

26 of 81

25

黃金記憶

【最後的關懷】

印度請法團之後,沒隔幾個月,大概兩個月,就聽到說師父要到北美各地來看看,來走一圈。我那時候是非常不敢相信的。因為不久前,才看到師父的身體這麼這麼這麼虛弱,那現在又要到北美來,這一段的旅程也是蠻長的、蠻辛苦的。坐飛機到處跑,師父怎麼可以承受得了這樣一種疲累?可是,師父來了,看起來身體還蠻健朗、還不錯,都恢復得很好的樣子,我們心裡頭也非常的高興。那一次師父來,在各地都待了幾天,好像還幫我們辦了皈依法會吧!然後呢,師父回到台灣,過了沒多久,師父就圓寂了。

想到這里,都覺得很難過,可是又覺得非常感恩師父。可以看到,感受到師父關懷弟子的一種心情。他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還不辭辛勞地走一趟,看看弟子們,來道別。現在才知道,那是師父來做最後的一個關懷……

~馬立平~

27 of 81

26

黃金記憶

【過年前師父的噓寒問暖】

還有一小段,我看到師父對弟子們的包容和關懷。有一年,在快過年的時候,我們團體在屏東的大仁藥專舉辦教師營,我去報名參加做義工。有一天早上,我在工作地方跟義工休息室之間走動的時候,突然看到師父跟一群法師們路過,遠遠地大概有三,四十公尺,我就有點要迴避,結果沒想到師父看到我就招招手把我叫過去,我跨步到了師父面前,師父很和藹地問我,現在台灣的冬天天氣比較冷,穿的衣服帶的夠不夠?有沒有多帶一些衣服來?就是非常地關心我們的冷暖和身體健康,跟師父報告說都有準備,沒有問題,師父就很放心地就往前走了。後來常常可以看到師父對我們都是這麽很細心,非常細膩地在關注著。

~馬立平~

28 of 81

27

黃金記憶

【同師父一起用餐】

師父來北加的幾次,住在王允右師兄家裏。我跟Linda師姐有機會在那裏承事師父。有幾次有跟著師父一起吃早餐的機會,也有幾次一起吃午餐的機會。記得好像每次吃中飯,師父其實吃得不多,所以好像師父總是第一個放下筷子,然後不久如證和尚或者侍者就放下筷子,然後其他的同修們陸陸續續很快都放下筷子吃完。我因爲腸胃不好,牙齒也不好,吃的比較慢,然後又是跟著師父吃飯總是比較拘謹一點,所以吃的也比較斯文一點,速度就更加的慢。可是師父每一次他自己吃完,他不會下桌,他會坐在那個地方陪著我們,跟我們聊一聊,然後話話家常,一直等到我們都吃完,師父才會離開飯桌。從這裏就看到師父的隨和,他關注弟子們的一種態度。每一次我都覺得一方面很緊張,一方面又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師父一起用餐。到現在才想到其實師父每一次都沒有吃完就離開,都是等到大家都吃完了,聊一陣子然後才會離開,這一點上看到師父對弟子的關懷。

~馬立平~

29 of 81

28

黃金記憶

【永遠的關注與陪伴】

這次回憶過去那麼多年來跟師父學習,被師父呵護,跟著師父互動的過程當中的林林總總,點點滴滴,真的是非常深刻地體會到師父對我們生生世世的無與倫比的關懷,就像前面講的,很懷念師父在鳳山寺,在殿前廣場看著我們,迎接我們,和送我們走的那個場景。那時候是想到師父圓寂,我們就得不到師父的關懷了。事實上,現在就想絕對不是的,師父對我們無與倫比的關懷,雖然師父圓寂了,他對我們的關懷還是透過老師,法師,學長以及所有廣論同修來展開,還是瀰漫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四周,時時刻刻地在關注著我們,在幫助我們。雖然鳳山寺殿前廣場的那一幕不會活生生地繼續出現,可是我現在相信,我過去世是師父手把手地教著,帶著我成長,幫助我成長,他也說會陪著我們走完最後一程,所以不管是什麽時候,反正生生世世師父一定是跟以前一樣,只是換一種形式,

~馬立平~

30 of 81

29

黃金記憶

在某一個場合,另外一種場景,在那裡等著我們。到師父的身邊去,去接受師父的關懷關注,這個是會一直一直一直進行的,所以雖然是很難過再也沒有這個活生生的場景會繼續出現,可是希望是無窮。而且我知道師父一定會,因為他說過他會帶著我們或陪著我們。所以他一定是在某一個地方一直等我們。他事實上他也回來了,在那裡?只是自己現在還不知道,那要在過一段時間再慢慢去體會。這一次經過這樣一種回憶,事實上對師長的信心更加的增長,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們也能夠去多做一些回顧,去思惟一下師長對我們的關懷是在什麽地方展現出來的,那我們對師長能夠產生更強更深的一種信心,能夠好好的走完這一條路。

~馬立平~

31 of 81

沙昌芸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30

黃金記憶

32 of 81

31

黃金記憶

【與師父第一次見面的因緣】

我想要跟大家分享就是我和马立平師兄在1990年到1991年的时候,我们有個很殊勝的因缘,能够见到师父。那個时候呢,我和马立平师兄没有学佛,也没有进入到廣論班来学習。那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因缘呢?因为在那个时候,那我们刚从芝加哥搬到旧金山来,我们那个时候所住的地方呢,刚好就在旧金山的大覺蓮社旁邊。

~沙昌芸~

33 of 81

32

黃金記憶

旧金山的这个大覺蓮社跟师父在洛杉矶的大覺蓮社是不一样的,名字是一样,可是跟师父是没有关系的。那我呢?是因为那段时间我的父母因為年紀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我的邻居那就跟我讲说:「誒,你可以去大覺蓮社,跟他们請佛菩蕯加持一下;做一個祈求,希望佛菩萨能够加持爸爸媽媽身體能够健康一些,少受一些苦。」所以呢,也因為這樣子的因緣,就認識大覺蓮社的負責人葉明老居士。 有一天,葉明居士就跟我說,有一位从台灣来的日常法師要來大覺蓮社開示。他會介紹一本論,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因為我们住的地方距離大覺蓮社不是很遠,所以开示的那一天,我们蠻早就到了大覺蓮社。

~沙昌芸~

34 of 81

33

黃金記憶

【師父的僧服】

師父開示的時間是非常的準時,這個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因為平常給居士们的開示時間上都是會往后延一點,可是那天还是一樣。我記得是晚上7點開示的。所以7点整,師父就已经坐上法座準備開示了。還記得師父那天所穿的衣服跟平常漢系僧服是不一樣的。師父那天穿的,是藏系的,就是那種紫红色的藏系出家人的衣服。

~沙昌芸~

35 of 81

34

黃金記憶

我當時看了以後覺得很奇怪?咦,法師不是說是從台灣來的嗎?那他怎麼會穿這個衣服呢?我想那天的現場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有這樣的疑惑。所以師父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跟大家解釋。我想師父看到大家在下面有一點覺得很奇怪,所以師父就跟大家講說他今天之所以穿藏系的僧服,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要感恩他的老師;要來報答他的老師,所以他穿這套衣服。

事實上多年之後,我們也學習到了廣論,慢慢地也了解到當時為什麼師父要穿藏系出家衆的衣服。就是他對於自己的老師的恭敬、報恩之心,及對老師的修信念恩的一個表現。之後師父的開示就講了很多關於佛法的內容。但是,因為我們都沒有學佛,所以對於師父後來講的這些內容有些記不清了。

~沙昌芸~

36 of 81

35

黃金記憶

【喜歡的與不喜歡的】

但是呢,師父在開示裡面有幾句話我倒是記得蠻清楚的。師父說學了廣論之後呢,你會發現到一個很奇妙的現象,那是什麼呢?就是以前你喜歡的東西,就會變成不喜歡;然後呢,你以前不喜歡的事情、不喜歡的東西,後來就變成會喜歡了。

這句話那時我是聽懂的,我就心裡想說,會嗎?這怎麼可能呢?我喜歡的怎麼會變成不喜歡的呢?然後不喜歡的又怎麼會變成喜歡的呢?後來就想到,因爲每個星期至少要上課一次啊,然後上課前還要備課,之後還要參加義工、法會、淨智營、佛七,等等多地活動,而這些都是我不習慣、不喜歡、也不熟悉的一些事情。所以怎麼可能說我學了廣論之後就會喜歡的呢?

~沙昌芸~

37 of 81

36

黃金記憶

~沙昌芸~

可是事實上證明,我想我們大家在座的人學了廣論之後其實慢慢都會有這種的感覺。後來就是透過我們在團體裡面不斷地學習,一點一滴的累積到很多師父傳遞給我們,透過廣論的帶子,一點一滴地傳遞給我們更多正確的概念,所以無形中不知不覺就把我們內心裡面很多一些不正確的知見就把它慢慢去除掉了!所以真的是很感恩!透過師父一點一滴的教導讓我們整個生命透過這當中的學習慢慢地開始轉變了!

38 of 81

37

黃金記憶

所以我後來也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的這一生沒有遇到師父、老師,也如果沒有聽到大師這麼樣圓滿的教法,也沒有跟著一起同行,真的不知道我們的生命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不知道會造多少多少惡業!所以想到這裡真的是很非常非常感恩師父、老師為我們講解廣論。帶給我們很多正確的知見、概念,等等。所以呢,就是想到說也要很感恩宿世的那個我,因為宿世的那個我,他有努力種這個因,所以才能讓我們感得這一生能夠再進入到團體來學習。所以也希望在我們這一生;我們都已經70歲了,所以呢,希望在我們人生,這一期生命的最後這一個階段,也能夠好好的再努力的好好的認真的來學習,能夠種下下一生能夠更早就能夠接觸到佛法,進入到廣論團體,跟著師父、老師,還有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師清淨圓滿有傳承的教法,生生增上,直至成佛!

~沙昌芸~

39 of 81

史堅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38

黃金記憶

40 of 81

39

黃金記憶

【2020年憶師恩法会前夕憶念師父】

【拉回我的手】

很多資深學員見過 師父,但可能沒有很多被 師父握過手。 而末學真的是被 師父拉回來的!

師父早在1996年就來過北加東灣。 但直到2002年 師父到Cupertino對大眾開示那晚,講完後, 師父坐在穿堂接受大家排隊供養。 師父看到末學,竟伸手握住末學的手,並說 “你終於回來了!” 師父很瘦,但手卻溫暖有力。

~史堅~

41 of 81

40

黃金記憶

第二次在2003年台湾請法團。 南北加團員坐在大殿, 師父自東寮房出來走過大殿正門口,突然伸手握住末學的手,說 “等你十年,終於回來了!” 那是最後一次親見 師父。

在這一世, 師父或許找了、等了弟子十年。 但十法經云: “於長夜中,馳騁生死尋覓我者”,多生多劫中, 師父找過末學不知多少次呀! 師恩浩瀚,弟子將永不捨离您!

史堅 於10/9/2020 高雄

~史堅~

42 of 81

41

黃金記憶

【黃金歲月】師父的手

福智之聲·SUNDAY, MAY 5, 2019

文 ◆ 美國北加 史堅

 我有這個榮幸──和師父握過兩次手。第一次是在2002年,師父蒞臨北加南灣對大眾開示。開示之後,師父走到大廳。那時有很多人擠到師父旁邊,都想和師父講話。師父一看到我,就很高興,竟然抓住我的手,跟我說:「喔!你也回到這個團體來了。」師父的手很柔軟;雖然師父很瘦,但是師父的手卻非常有力。

 第二次和師父握手,是在2003年參加台灣請法團的時候。那一天,我們坐在鳳山寺大殿裡,師父從寮房走出來,經過大殿外面。他先跟廣場的信眾們招手,便轉過身來朝大殿內看。剛好美國團同學都坐在大殿裡面,我們便向師父頂禮。師父一眼看到我,便伸出手來,跟我握手。他說:「你終於回來了!」那是我第二次跟師父握手,也是最後一次。

~史堅~

43 of 81

42

黃金記憶

 還有一次,我們一行人去舊金山機場送師父返台。在排隊登機時,旁邊有一對外國夫婦,他們帶了一隻小狗。在等候的時候,那對夫婦就把小狗從狗籠裡放出來。我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小狗。於是我馬上就跟那隻小狗玩起來了。後來師父辦完機場手續後,便轉過身來,竟也彎下身摸著小狗的頭。我心想,我還不曉得師父也喜歡小狗。沒想到師父摸完小狗的頭以後,就告訴我:「你知道嗎?我剛才就是給牠做了一個皈依,希望牠下一世不要再做畜生,能夠接觸到佛法。」師父的心是多麼宏大,無時無地都是在利益一切有情。

轉載自《福智之聲》第179期(2008.05)

~史堅~

44 of 81

程好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43

黃金記憶

45 of 81

44

黃金記憶

【黃金歲月】善解人意的師父

福智之聲·SUNDAY, JUNE 23, 2019

文 ◆ 美國北加 程好

第一次見到師父是在洛杉磯,那時我剛開始學《廣論》。因為師父和我同鄉,都是崇明人,因此覺得師父很親切。法會之後,我對師父說:「師父,我們很想和您一起照相。」我也不知道這句話是否適當,便脫口而出。其他同修在旁邊聽到,告訴我:「不可以找法師照相。」師父站在一邊笑了,我當下不知道如何是好。這時正好淨通法師走過來,師父非常善巧和體貼地說:「這位也是老鄉,那我們一起照。」於是我有幸和師父及淨通法師一起合照。

 

~程好~

46 of 81

45

黃金記憶

另一次,我回台灣參加活動,師父接見海外同修。師父一直對我說:「妳要好好教妳的孩子,孩子是很重要的。教育很重要。」我以前總自認是個好媽媽,不過這十年來,我卻沒有好好學習母親的角色。我後來才發現師父第一眼看到我的時候,就知道我不是個盡責的母親,所以他耳提面命地提醒我。如今,我努力學習將《廣論》落實在生活中,實踐在擔任媽媽的角色上。我也希望將女兒帶到師父身邊,這是我這一生最大的責任。

 

~程好~

47 of 81

46

黃金記憶

第三件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師父很了解我們的內心。當初我學《廣論》時,先生始終沒有學,我常常請師父加持他,請師父教他學《廣論》。可是每次師父聽到這句話,總是告訴我:「妳自己好好地學,妳的同修今生是不會學佛的,最快要兩生到三生。」我聽了很氣餒,後來才意會,其實師父在教我「生命無限」的概念,而我們看到的卻只有眼前。

~程好~

48 of 81

47

黃金記憶

有一次師父來北加弘法,我又請師父加持先生。師父仍告訴我:「自己好好地學,妳的同修是要兩生到三生才會學《廣論》。」聽到同樣的答案,我沒有再說話。當天晚上,師父在寒舍開示,我先生坐在很後面的角落,和大家一起聆聽。開示結束,大家準備回家時,師父突然對他說:「史堅,學習《廣論》對你會有好處。」我當下覺得師父除了在幫助一個有情學習《廣論》之外,也安撫了我的內心。

~程好~

49 of 81

48

黃金記憶

最後一次看到師父,是在2003年的台灣請法團,我和先生一同報名參加。當年護持請法團的緣護法師告訴我,師父都會很仔細地看海外學員的名單,也都會在每位學員的名字旁邊作筆記。當師父召見海外同修時,師父告訴我:「啊!程好,妳終於把妳先生帶進來了。」其實,我的先生之所以能在今生進來團體,都是因為師長的關係啊!

(轉載自《福智之聲》第179期(2008.05))

~程好~

50 of 81

王允左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49

黃金記憶

51 of 81

50

黃金記憶

52 of 81

51

黃金記憶

在1997年的時候,很榮幸的, 常師父來東灣住在寒舍數日, 那時, 我們辦了一個小型法會, 借用當地的小學校, 因是學校, 要佈置成道場須要一番的工作. 師父來的時候, 場地剛開始要佈置, 師父提到場地只要簡單莊嚴就好, 不要花時間體力在佈置上. 但場地組覺得實在是太單調了,就一直繼續佈置, 做到很晚. 常師父後來也沒說不好,事後還感謝場地的同修們,謝謝大家的辛苦.可是, 我知道他心中希望的不是亮麗, 不是裝飾上的美, 重點還是在內涵, 尤其是在法上面的相應. 要多惜福. 就地取材就好.這是我覺得很實在的一個回憶.

【壇城的內涵】

~王允左~

53 of 81

鄭健喬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52

黃金記憶

54 of 81

53

黃金記憶

【炯炯有神的目光】

2002年2月加入了廣論研討班。就在2月底師父就來北加舉辦皈依法會。這是第一次見到師父。當時對佛法完全不懂, 只知道機會難得, 就和班上同學參加了法會。領了皈依證。

第二次見到師父是同年10月。 那是師父召見臺灣請法團的美國同學。印象比較深的是, 師父入場後環視眾人, 其目光炯炯有神, 真像能穿透你一樣。

~鄭健喬~

55 of 81

54

黃金記憶

【跨出的第一步】

那一年南加正在準備成立心田店及素食餐廳, 向師父報告他們的籌備計劃、進展及請教師父的看法。當時只看到師父非常專注的聽著, 全場鴉雀無聲。 可惜師父聽完講了什麼, 我不記得了。 只記得他很高興南加同學跨出了這一步。

~鄭健喬~

56 of 81

55

黃金記憶

【不辭勞苦的關心】

當年師父召見海外學員是一區一區的見, 不是整個海外團一起見。這樣的分區, 是為了給各區同學有充分的時間請益, 但是師父就會很累。記得如證和尚也說過, 有一年師父身體不適, 請他代替接見海外學員, 他才知道有多辛苦。之後師父還要和尚回報每一區的近況或須要幫忙的地方。由此可見師父對同學的關心是盡心盡力, 不辭勞苦的。

~鄭健喬~

57 of 81

56

黃金記憶

【快快回來,再見師父】

記得有一次法會結束後, 師父帶著法師們在鳳山寺的二樓上向離開的巴士上的同學揮手, 好燦爛的笑容, 當時就想: 我一定要快快回來, 再見到師父! 雖然自己沒和師父交談過, 但是就是很想親近師父。

~鄭健喬~

58 of 81

石惟真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57

黃金記憶

59 of 81

58

黃金記憶

【2020 憶師恩 弟子 慧真】

【我的皈依】

最初對師父的印象是班長送來的師父法照,那時我大學二年級。夾在廣論課本的前頁,每打開廣論時就會看到祂。照片上的師父結跏趺坐,雙目低垂,彷彿是入定的高僧,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後來有一天,班長說,日常法師要來北加為我們授皈依。當時覺得難以置信:照片中的祖師大德要來了嗎?而且要為我們親自授皈依?

法會當天和母親坐在女眾的第三排,師父從眾人的後方走進來。那時會場安靜的就是落下一根針也彷彿聽得見。小小的我既期待又緊張,不敢抬頭看師父。很慚愧,師父那天說什麼實在記不清了。只覺得師父高大威嚴,就像統理法界眾生一樣主持著法會。法會後領到皈依證,師父賜與了法名,“慧真”。從那以後,感覺可以很自信地拍胸脯的說,我是三寶弟子,我有師父,有團體了!

~石惟真~

60 of 81

59

黃金記憶

【功德無量】

2002年師父最後一次來北加,舉辦給科技人的座談會和八關齋戒。那一年師父住在右師兄家。我們離得近,有機會可以供養師父早午齋,特別的開心!某天早上,右師兄打電話向我詢問八關齋戒場地的資料。我好興奮,帶著資料飛奔到右師兄家,希望可以見到師父。打開門一看,師父坐在餐桌的主位,燦爛地微笑,對弟子說:“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心中的歡喜不可言喻,覺得師父怎麼那麼會觀功念恩!那麼一件小事,怎會是功德無量!? 可師父那八個字讚嘆,鏗鏘有力,至今迴盪在心上。現在每天面對也許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因為有一顆承事師長,依教奉行的心,小小的善行累積下來也能變成增上成佛的資糧,成為功德無量的大事!回想起來,當感受到被師父所讚美和歡喜時,我一生就是個有希望的人!因為師父這八個字,弟子一輩子都會努力!

~石惟真~

61 of 81

60

黃金記憶

【祈求】

從前回台灣參加法會活動,師父一定會慎重召見海外弟子,關心我們的學習。某一年回台參加佛七,在師父關懷海外弟子時,向師父稟報,“弟子即將成為文教義工老師,內心有些擔憂,無法勝任帶班教學的工作。” 師父慈祥的回答:“祈求!祈求不是說,祈求佛菩薩有回應,沒有回應就不祈求。” 那時聽得似懂非懂,但知道了要祈求。因為能否成辦文教事業不是靠少數幾個義工,背後還有那強大而不可思議的佛菩薩的加持。後來,想到師父一生的祈求,“不祈求風平浪靜,只祈求浪來時,能把舵掌穩,登彼岸的心,絕不放棄!” 感謝師父,“祈求”是弟子生生世世的功課。是師父教導弟子什麼是一個佛弟子的誓言。不管生命起伏高低,不忘皈依!

~石惟真~

62 of 81

李小文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61

黃金記憶

63 of 81

62

黃金記憶

也許上輩子依師做得不到位,今生我年紀那麼老了才遇到廣論;也許曾經發願要跟隨師父走增上生道,才會在走過人生的精彩,安安穩穩的重新開創另一頁。

【遇上師父,遇上精彩】

~李小文~

64 of 81

63

黃金記憶

【莫名的歡喜】

非常歡喜在我到廣論班隨喜的第二堂課聽說師父要來北加在Oakland主持法會(可能是八關齋戒),我非常好樂的想要參加。感謝副班長Nancy 師姐善巧,安排我參加第一天上午的皈依法會。聽師父説法是無與倫比的美妙,雖然坐在最後面,但是這並不重要,伸長了耳朵也聽得仔細明白、聽得入心受用。

不懂規矩的我當天就留下繼續聽,第二天一早又自行出席,遠遠的望著師父有一種莫名的歡喜。目前為止這是我學習廣論,參加各種營隊學習狀況最好的一次。

~李小文~

65 of 81

64

黃金記憶

【神秘的眼神】

接著的周末,師父在Cupertino Quinlan Center 為大眾開示後,師父站在會議室門邊時,被師父神秘的眼神掃到,依我的個性是會衝過去問好!但是這重要時刻我只是被定格了,看著師父,心中吶喊”師父好”。可能就是這因緣我堅定的學習佛法,護持法人事業,生生世世跟隨師父走上菩提大道。

~李小文~

66 of 81

李綺華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65

黃金記憶

67 of 81

66

黃金記憶

掐指一算, 進入北加福智學習至今已邁入第25年頭了. 雖往事歷歷, 然最最珍貴的記憶卻是數次追隨師父腳步聽法 (1998~2002), 和一次單獨請益 (2002) 的時光.

1998年第一次見到 師父. 那天晚上我們在法會現場布置壇城和講座, 忽然看見師父駐足遠處落地窗前手握佛珠向外凝望, 容貌莊嚴慈祥, 完全不被周遭我們吵雜的聲浪干擾, 這是我對師父的第一印象。

【親見師父】

~李綺華~

68 of 81

67

黃金記憶

【數面之緣】

之後又有數面之緣, 譬如: 回台灣參加淨智營和佛七; 當師父來北加或師父去南加開示或辦法會, 我們都會親臨師父座下或相約組團南下, 沐浴在師父時而面露微笑如慈母般殷切的叮嚀, 時而面色凝重如嚴父般教誨的法語中, …, 這些美好的記憶將永遠伴隨著我學習。

~李綺華~

69 of 81

68

黃金記憶

【從廣論中找到答案】

2002年師父最後一次到北加, 除了一連數日召集幹部們籌備成立法人組織外, 並對學員舉辦八關齋戒法會. 當時我承擔法會打掃, 張貼住宿房間編號 (前一晚) 和大寮義工, 雖然無法全程上課, 但是最高興的是和師父有一對一請益的片刻, 其實心裡很緊張, 也不知道要問啥, 記得最清楚的是被師父反問道 “廣論學到哪裡啦”, “有沒有困難”, “要好好的學, 答案都在書裏頭”…等等. 從頭到尾, 師父都是笑瞇瞇地用一雙慈悲的眼神關注於我並未對我的煩惱作出正面回復. 可是, 從師父寮房出來後, 我相信師父的忠告 “只要繼續學, 一切煩惱都可以從廣論中找到答案”。這句話聽起來沒什麼特別, 卻是值得再三回味,和大家共勉之。

~李綺華~

70 of 81

陳曼鈺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69

黃金記憶

71 of 81

70

黃金記憶

【師父的大鍋菜】

第一次見到師父的時候是1990年。1990年師父應舊金山大覺蓮舍負責人的邀請第一次到舊金山,他介紹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

一位一起皈依舊金山般若講堂智海法師的張賢瑞師姐來電問我要不要跟她一起齋僧... 台灣來了一位大法師,問我要不要一起請日常法師去香格里拉吃飯. 我説聽過並問她為什麼要請這位法師吃飯。她提醒我說前一陣子有借給我幾卷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錄音帶,我想起當時一聽到師父的聲音就覺得很親切,腦中現起來的形象就很像法鼓山的聖嚴法師. 賢瑞說她的父親以前是成大的教授,日常法師是他的學生,所以想去看看他。

~陳曼鈺~

72 of 81

71

黃金記憶

我跟賢瑞師姐就打電話邀請,誰知師父堅決不肯。師父說:「我從來不在外面吃飯的。你們過來我做給你們吃。」

我們説:「怎麼能讓法师做給我們吃!」心裡覺得這個法師很特別居然是從來不在外面吃飯。在我們的勸說中,結果師父說:「那這樣好了,我煮飯,你們買菜來我來教你們做大鍋菜。」就這樣跟師父約好了以後,我跟賢瑞師姐就去買了菜到師父住的地方。到了以後師父很親切的招待我們然後就帶我們去廚房做準備。

師父看了一下我們帶去的菜就教我們把最不容易煮熟的放在最下面然後再一層一層地放,把最容易熟的放在最上面,然後加一點水、一點醬油、少少的油,然後就把火打開蓋子蓋起來。等他開了以後把它關小火再煮一下就關掉,讓他悶,悶到飯跳起來,就可以吃了⋯⋯

~陳曼鈺~

73 of 81

72

黃金記憶

然後就叫我們就在一個長方形的餐桌上坐下來。師父坐在頭上,兩位法師靠著牆壁的一邊站著,我跟師姐坐在他們的對面。我記得我問了師父一個問題⋯⋯「我以前一開始學佛的時候很歡喜,就常常喜歡跟人家講,也好像有很多要跟人家分享,可是學了好多年,越來越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雖然還是覺得佛法很好,可是好在哪裡已經搞不清楚了...」

只記得師父說:「就像狗啃骨頭,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要學道次第」。其他的都不太記得。

~陳曼鈺~

74 of 81

73

黃金記憶

吃飯時師父說,大鍋菜不但方便、好吃,而且又省火、又省時間。

1992年9月開始學了廣論後有一次師父來北加我跟師父抱怨說,學會了做大鍋菜之後其他的菜都不會做了!師父笑著說:「恭喜你!」本來小小的抱怨被師父這麼一講煩惱一掃而空!每次跟師父互動都會有滿滿的收穫。師父絕對不會浪費弟子的暇滿,他的一眼、一笑、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是在敎弟子!

陳曼鈺合十🙏

~陳曼鈺~

75 of 81

Danny Yu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74

黃金記憶

76 of 81

75

黃金記憶

【師父印象】

我有見過師父,但是那時年紀太輕,只是為了當一個乖小孩,所以跟著父母去受八關齋戒,和師父很遠的距離行了一個禮,師父看起來嚴肅但是面帶笑容像看到師父的法照,就只有這樣子。很遺憾沒有跑過去多問幾個問題。

~Danny Yu~

77 of 81

珍貴的回憶

北加福智 黃金記憶

76

黃金記憶

78 of 81

77

黃金記憶

79 of 81

78

黃金記憶

80 of 81

79

黃金記憶

81 of 81

80

黃金記憶

2020 憶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