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結冰
指導教師:林裕峯老師、陳慧珊老師
報告人:葉承、許翔鈞
大綱
一、小組成員與工作介紹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架構
五、實驗研究方法
六、實驗結果
七、實驗原理
八、研究發現
九、結 論
十、參考資料
十一、心得感想
一、小組成員與工作介紹
組長許翔鈞:簡報製作、研究動機
葉 承:實驗設計
邱紹紘:拍照、影片剪輯
廖仕勳:研究目的、資料紀錄
林日晨 :資料紀錄
呂忠恒:資料蒐集
二、研究動機
由於台灣非常炎熱,而且許多人在運動後都想要喝一杯冰水,所以我們想要嘗試做這個實驗,讓許多人在運動後可以喝到夢寐以求含有冰沙的冰水,讓身體迅速的變涼快。
三、研究目的
1.探討礦泉水、純水、自來水哪個比較容易結冰
2.發現哪些飲料最容易產生瞬間結冰
3.探討有果肉的飲料可以瞬間結冰嗎?
4.探討不同時間水跟瓶子的瞬間結冰的情形
5.認識瞬間結冰的原理
四、研究架構
五 實驗研究一
各種飲料瞬間結冰
實驗器材及步驟
實驗器材:可樂、礦泉水、蒸餾水、啤酒、梅子綠茶、奶茶、美粒果、汽泡水、冰箱、計時器
步驟1.將各種飲料放進冰箱冷凍庫中
步驟2-1.靜置冷凍庫中2個小時45分鐘後取出可樂,慢慢地打開瓶蓋釋放出二氧化碳,蓋緊瓶蓋後,再用力搖晃,可樂瞬間結冰
步驟2-2.靜置冷凍庫中2至3小時後取出不含氣體的飲料,打開瓶蓋後晃動觀察,未結冰的液體有可能瞬間結冰
步驟3.觀察瞬間結冰的結果
六 實驗結果
實驗影片
五 實驗研究二
水在不同的時間&瓶子瞬間結冰
實驗器材及步驟
實驗器材:礦泉水(瓶身有凹痕)、純水(光滑瓶身)、自來水(光滑瓶身)、小瓶純水、扭過瓶身的蒸餾水、氣泡水、蒸餾水(玻璃瓶)、冰箱、計時器
步驟1.將水放進冰箱冷凍庫中
步驟2.在不同時間將靜置冷凍庫中的水取出,晃動觀察,未結冰的液體有可能瞬間結冰
步驟3.觀察瞬間結冰的結果
六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
實驗影片-不同的瞬間結冰
七、實驗原理(瞬間結冰-水)
1.水凝結為冰,溫度必須降低到凝固點;但是到達凝固點時,水未必可以立即凝結為冰,只要條件適合(例如壓力改變、有結晶核、晃動等等),可以立即凝結為冰。
2.水要夠乾淨,裡頭的水分子找不到媒介連結成冰,但如果一個碰撞,接觸到其他東西,就能提醒他們恢復隊形,瞬間結成冰。
3.過冷物質接觸到「凝結核」它們就會馬上凝固!若水想要凝結成冰,水分子必須附著在某個東西上。
七、實驗原理(瞬間結冰-可樂)
1.只要溶解在水裡面的物質越多,液體結冰的溫度
就會越低。溶質越少,則凝固點越接近零度,因此含有
二氧化碳、糖等物質的可樂,比較不容易結冰。
�2.在可樂快要結冰前,打開瓶蓋,二氧化碳脫離溶液,
會帶走一些熱量,使溶液溫度下降,同時,飲料也會因
為溶質減少,結冰的溫度,突然升高接近零度,一來一往
間,自然就出現瞬間結冰的情況了。
八、研究發現
1.實驗結果礦泉水及蒸餾水瞬間結冰成功的機率相同
2.我們發現含有二氧化碳的飲料打開瓶蓋搖動後,比水
更容易產生瞬間結冰。
3.我們發現含有果肉及雜質較多的飲料不會瞬間結冰。
4.水的瞬間結冰不易成功,我們實驗了五回合,才成功。
5.水的瞬間結冰出現二種形態:一種是從上往下形成冰晶(重敲一下),另一種則是出現碎冰晶(重敲一下後無反應,故改上下搖晃)。
九、結論
1、飲料確實會瞬間變成冰沙。
2.、可樂會瞬間結冰,是因為二氧化碳從飲料中釋放出並且帶走一些熱量,讓飲料瞬間達到結冰的條件。
3、放進冷凍庫冰 2.5 小時以上最適合瞬間結冰的條件。
4、瞬間結冰成功的三條件:無雜質的水、光滑的瓶子、0度C以下未結冰的水,但我們發現,光滑的玻璃瓶也有結冰的情形發生。自來水也出現過冷水的情形,故光滑的瓶子跟水質並不是造成瞬間結冰的必要條件。
十、 參考資料
十一、心得感想
許翔鈞:做完這次實驗後,我發現瞬間結冰一定要有耐心才能成功。
廖仕勳:原來瞬間結冰需要這麼多的時間跟耐性。
邱紹紘:瞬間結冰不容易成功,不但花時間,還有很大的機率會失敗。
葉 承:做完這次實驗後,我才知道原來瞬間結冰需要這麼久的時間。
呂忠恒:做完這次實驗後,我發現原來瞬間結冰需要這麼多條件才能結冰。
林日晨:做完這次實驗後,原來要喝一杯冰冰涼涼的冰沙這麼困難。
我們的專題報告到此結束
謝 謝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