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63

遠離慢性病

同行超高齡社會

未來生活幸福提案

2 of 63

主題一:代謝症候群與三高

引言人:李憲舜、彭惠美

3 of 63

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不是單一疾病,是一症候群,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並且與三高息息相關。

糖尿病

膽固醇過高

心血管疾病

4 of 63

何謂代謝症候群

腰圍:男>90cm、女>80cm

空腹血糖:>126Mg/dl

總膽固醇:20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60mg/dl

高密度脂蛋膽固醇:男<40、女<50

三酸甘油:=150mg/dl

5 of 63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高血壓

  • 收縮壓>=130;舒張壓>=85

高血脂

  • 脂肪的代謝
  • 體內有發炎的情況

糖尿病

  • 糖的代謝
  • 糖對胰島素和腎上腺素的關係
  • 血糖震盪
  • 血糖阻抗

6 of 63

症狀來源

先天原因:遺傳

後天原因:不正常生活方式如熬夜、喝酒,不按時間睡覺、水份攝取不足等。

  • 運動量不足:久坐不動、無規律運動習慣
  • 飲食西化:高糖、高鹽、高油、有肥胖現象
  • 蔬菜攝取不族:腸胃障礙、消化不良、便秘
  • 熬夜:肝功能障礙
  • 抽煙:尼古丁對肺部的影響
  • 喝酒:酒精在體內的新陳代謝

7 of 63

保健方式

  • 飲食
  • 運動
  • 生活作息

8 of 63

9 of 63

10 of 63

11 of 63

12 of 63

13 of 63

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模式

1. 地中海飲食

2. 減少碳水化合物飲食 = 減醣飲食

3. DASH飲食法

14 of 63

15 of 63

16 of 63

17 of 63

18 of 63

19 of 63

20 of 63

21 of 63

22 of 63

  • 花椰米

23 of 63

棕梠糖

24 of 63

【食材】

板豆腐150g、腰果10g、白味噌30g、白芝麻醬20g、楓糖或蜂蜜10g、芥末籽醬5g、蘋果醋10g、植物油15g

【作法】

1.木棉豆腐放入滾水中川燙,稍微放涼。

2.將所有食材放入果汁機打成泥。

豆腐沙拉醬

25 of 63

26 of 63

27 of 63

高血壓(50%)、糖尿病(30%)、骨關節炎(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冠心病(15%)、慢性腎臟病(15%)、失智症(10%~30%漸增)、骨質疏鬆、憂鬱症、高血脂

28 of 63

久 坐

29 of 63

長時間久坐與多種健康問題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症、身體機能退化等。

高雄市政府卫生局

30 of 63

每日久坐超過9小時的人,其死亡風險比每日久坐不到7小時者增加22%。

高雄市政府卫生局

31 of 63

即使每天進行60至75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若每日久坐時間超過6小時,仍無法完全抵消久坐帶來的健康風險。

健康網

32 of 63

控制總久坐時間:盡量將每日久坐時間限制在9小時以內。

33 of 63

中斷久坐:每隔30至60分鐘起身活動幾分鐘,例如在辦公室起身拿文件、裝水,或在家中看電視時,廣告期間起身活動。

高雄市政府卫生局

34 of 63

增加日常活動量: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班,在上班期間,每天進行兩次各15分鐘的健康操或伸展運動,累積每日30分鐘的身體活動量。

高雄市政府卫生局

35 of 63

延壽 11 年

36 of 63

37 of 63

38 of 63

39 of 63

放影片

40 of 63

41 of 63

放慢性病的� 社會支持

42 of 63

社會保險?�社會福利?

43 of 63

主題二:認識失智症

引言人:富美

44 of 63

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

45 of 63

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

46 of 63

失智症危險因子

年齡

女性

遺傳基因

曾罹患腦傷者(腦中風)

憂鬱症患者

其他:抽菸、糖尿病、高血壓

47 of 63

48 of 63

退化性失智症

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由德國醫生Alois Alzheimer於1906年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佔所有病例的50-70%。

早期最明顯的失智症症狀是記憶力下降,難以辨認時間、地點和人物,以及兩種或更多的認知障礙。 它是一種漸進、不可逆轉導致腦細胞受損的退行性神經疾病。

醫生可通過斷層掃描和磁共振成像進行診斷,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階段主要是海馬體受到影響,死後可在大腦中發現異常的老年斑和神經纖維纏結。

額顳葉型失智症

主要影響大腦的額葉和顳葉, 額顳葉型失智症症狀(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是在早期階段出現人格改變和行為失控、出現早期語言障礙、強迫正。 它通常發生在45-65歲診斷出來。

路易氏體失智症

路易氏體失智失智症症狀(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不僅有認知障礙,而且早期出現失眠、身體僵硬動作變慢、步態不穩、反覆跌倒和發生視覺或聽覺幻覺,以及情緒不穩定或妄想。

49 of 63

血管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主要是由腦部血管的病變導致的。其主要症狀如下:

  1. 記憶力下降: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常常會發生記憶力下降,尤其是最近的記憶。
  2. 認知障礙:個案可能會有認知障礙,如判斷力下降、思考困難等。
  3. 語言障礙:個案可能會有語言障礙,如語言表達困難、詞彙量減少等。
  4. 行為和情感的改變:血管性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行為和情感的改變,如情緒不穩定、憂鬱、社交能力下降等。
  5. 平衡和協調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會有肌肉無力、平衡和協調能力下降,導致走路困難等。

50 of 63

其他失智症類型

其他影響失智症原因有很多種,包括營養缺乏(如缺乏維生素B12、鐵、鋅、維生素D、維生素K和維生素C)、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環境因素。

51 of 63

阿茲海默病 是一種大腦疾病

它會慢慢破壞病人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最終使病人失去執行最簡單任務的能力。 大多數的阿茲海默病病人是在進入老年後開始出現症狀的

52 of 63

阿茲海默症的腦部變化

53 of 63

早期病徵

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

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為兩種以上認知功能障礙,屬進行性退化並具不可逆性

54 of 63

為神經退化性疾病,其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醫生透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判斷,主要是因為阿茲海默症初期以侵犯海馬迴為主

55 of 63

極嚴重

認知能力衰退(嚴重或晚期阿滋海默症) 這是該疾病的最後階段,此時患者會喪失回應環境,進行對話的能力,最後無法控制行動。 他們可能只會說單詞或片語。 處於該階段的患者需要別人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包括吃飯或上廁所

56 of 63

如何預防

走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有氧運動、瑜伽、太極拳等,這些運動能有效控制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膽固醇等慢性疾病可以降低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症的發生風險。

57 of 63

日常飲食

儘量飲食清淡、攝取深海魚類或使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來烹調,以避免肥胖或過重。

58 of 63

失智症如何治療

藥物治療:阿茲海默症:膽鹼酶抑制劑、神經元保護劑、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

非藥物治療:記憶認知訓練、懷舊治療

59 of 63

如何照顧失智症患者

溝通 勿與患者爭執幻覺或妄想內容或故意拉高音量或使用兒語、隨意改變稱呼。

60 of 63

進食

少量多餐方式,給予病患愛吃的食物。

了解拒食可能原因,針對原因處理

吞嚥困難、易嗆到時,給足夠時間咀嚼並避免黏性強的食物(如:年糕)。

61 of 63

穿衣

衣服要簡單化,方便穿脫。按穿衣順序排好,讓長輩自己穿。

62 of 63

住家環境

住處不要堆太多雜物,地板要保持乾燥,浴室要有防滑裝置及把手。

活動製作固定日常作息表,時間的觀念的訓練,提醒日夜之分

63 of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