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教學經驗分享��
曾祥榕
111年5月17日
1
報告綱要
第二部分:
怎樣才叫有素養?
第四部份:
第五部分: 實例教學
第三部份:
2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
我認知的108課綱教學歷程
七十一年版教科書隱藏什麼
自我介紹
求學 年度 | 就學學校 | 學位 |
2005.9- 2012.6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 | 博士 |
2003.9- 2004.6 |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肄業 | 博士 |
1998.9- 2000.6 |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組 | 碩士 |
1994.9- 1998.2 | 國立空中大學宜蘭學習中心社會科學系 | 學士 |
1985.9- 1987.6 | 私立聯合工業專科學校電子工程科 | |
1982.9- 1985.6 | 省立羅東高工電子設備修護科 | |
我讀冊A過程
任職起訖年份 | 任職公司行號 | 任職職務 |
1989.9–1991.3 | 台灣德州儀器公司 | IC封裝製程維修工程師 |
1991.4–1992.3 | 三裕汽車修護場 | 汽車修護技工 |
1992.4–1992.10 | 皇旗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 電腦螢幕維修工程師 |
1992.11–1995.9 | 海軍第五造船廠 | 船艦雷達裝備維修技師 |
1995.9–1998.9 | 宜蘭縣頭城國小 | 代理教師 |
2001.9-2014 | 宜蘭縣頭城國小 | 教師 |
我食過A頭路
6
德州 Lackland Air force Base 和基地小學
Virginia 諾福克海軍基地
8
國教院三年的工作
9
自然領域教學模組研究員
子計畫一:國小10所學校
負責學校: 雲林縣 成功國小 水碓國小 華南國小
主責:成功國國小
子計畫四:實驗學校5所、原住民學校5所�實驗學校學校:雲林山峰華德福實驗小學、苗栗全人實驗小學、新竹道禾� 實驗中小學、烏來信賢種籽實驗小學 、慈心華德福實驗中小學�主責學校:山峰華德福、種籽實驗小學
原住民學校:屏東來義高中、屏東地磨兒小學、台中博屋瑪國小、桃園介� 壽國中、台東南王國小
主責學校:屏東來義高中、桃園介壽國中
10
什麼是國教院整合型計畫?
因應107課綱的實施,同步課綱發展與現場學校進行的教學合作
11
七十一年版教科書 � 隱藏什麼?
71年版教科書的後設目的
12
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7%99%BC%E7%8F%BE%E5%BC%8F%E5%AD%B8%E7%BF%92&search=%E7%99%BC%E7%8F%BE%E5%BC%8F%E5%AD%B8%E7%BF%92
Discovery Learning
發現式學習係由布魯納(J.S. Bruner)所提倡,此種學習法依教材的性質而異,通常可分為下列五個學習步驟
讓學生學會發現學習法Discovery Learning,並將發現學習法內化成為探究的工具與歷程。
13
14
15
16
花師國教所畢業後�
91~94學年度學生學習檔案
我的自然考卷長什麼樣子
五年級
六年級
怎樣是有素養?
41
等我一下,
讓我把資料發下去!
42
43
44
怎樣考 怎樣教?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教什麼? 就用吧!
54
55
56
57
58
59
60
課程設計扣緊跨科概念�
教學實施著重學習表現
61
學習評量著重運用與遷移
學習歷程著重親身體驗
跨科概念的功能
62
63
64
65
我認知的108課綱教學歷程
80
81
82
108學年度國前(錢)署�中小學科學教育計劃結論
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兩者的關係
83
學習內容、學習表現兩者類似遞迴的方式,現場老師可以先將學習內容是為主,發展學習表現;待內容精熟後,再以學習表現為主,學習更高層次的學習內容。
84
85
依據教學研究過程與學生學習反應,個人對學習內容安排的建議
86
CORE 模式的教學設計
資料來源:出自 Chambliss 與 Calfee(1998: 54)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有效的教學:
就是要連結(Connect)到學生的知識
為學生組織 (Organize)新學習內容
提供機會讓學生省思(Reflect)
讓學生有適當時機將所學的內容延伸(Extend)到新的情境中
88
資料來源:出自 Chambliss 與 Calfee(1998: 54)Textbooks for learning: Nurturing children’s minds.
實例教學
89
90
91
我還做了哪些嘗試
92
93
不管教育計畫能變得多麼周密,
其中一定要留個重要位置給教師。
因為,到了最終之處,
行動都將在這裡發生。
~J. Bruner(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94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