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127

資通安全實地稽核

檢核項目各類重點

(全員日常資安對策)

2025年版

© Copyright Showeet.com

2 of 127

2

© Copyright Showeet.com

3 of 127

3

© Copyright Showeet.com

4 of 127

4

4

法規面

主管態度、決心

人力不足

經費問題

資安意識、各單位配合度

5 of 127

5

技術面

防護基準

策略面

1.核心業務及其� 重要性

2.資通安全政策� 及推動組織�3.資安專責人力� 及經費配置

管理面

4.資訊及資通系統� 盤點及風險評估

5.資通系統或服務� 委外辦理之管理�6.資安維護計畫與� 實施情形

7.資通安全防護� 及控制措施

8.資通系統發展� 及維護安全�9.資通安全事件� 通報應變

20/111

33/111

58/111

78

存取控制、事件日誌及可歸責性、營運持續計畫、識別鑑別、系統與服務獲得、通訊保護、系統與資訊完整性

教育部實地稽核計畫113年新版資通安全實地稽核項目檢核表」� 資通系統防護基準實施情形調查是直接引用數位發展部資安署版本� (再加入特定項目),全機關的資安管理作為應特別注意是否符合檢核項目要求。

6 of 127

若將「資通安全實地稽核項目檢核表」及「資通系統防護基準實施情形調查」視為題庫來看,當然是應該努力朝符合要求的方向努力,落實相關的資安管理作為,期待能在稽核時少點缺失順利通過。

6

7 of 127

高教深耕資安專章評核指標

採用

教育部113年資通安全實地稽核項目檢核表

7

技術面

策略面

1.核心業務及其� 重要性

2.資通安全政策� 及推動組織�3.資安專責人力� 及經費配置

管理面

4.資訊及資通系統� 盤點及風險評估

5.資通系統或服務� 委外辦理之管理�6.資安維護計畫與� 實施情形

7.資通安全防護� 及控制措施

8.資通系統發展� 及維護安全�9.資通安全事件� 通報應變

20/111

33/111

58/111

31+31

2023.5.15 第一次評核會議

2023.7.05 第二次評核會議

2023.9.07 第三次評核會議

2023.9.22 交流與觀摩會議

2023.12.7 第四次評核會議

8 of 127

8

註:有8項次重複於不同審查項目參考評核

審查面向

審查項目

評核指標

1.全校導入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

1-1資安長配置

2

+2

1-2資安推動組織

2

+2

1-3資通系統盤點

4

+1

1-4資安風險評估

5

+8

1-5內部稽核及委外稽核

2

+1

1-6業務持續運作演練

2

+3

1-7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SMS)適用範圍

6

+3

2.強化學校人員資通安全認知與訓練

2-1配置資通安全專職人員

1

2-2提升資通安全專職人員資安職能

1

2-3提升教職員資安意識

5

+9

3.確保資通系統管理量能

3-1資通系統集中化管理

3

+2

3-2適度降低資通系統數量

3

4.落實管理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

4-1禁止公務使用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

2

4-2限制出租場域使用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

1

9 of 127

9

高教深耕計畫�資安專章�(資安維護計畫)

國立大專校院資通安全維護作業指引

全校落實資通安全管理之優先執行策略

10 of 127

10

全校落實資通安全管理之優先執行策略

一般人員

11 of 127

11

①新進人員宣導 (109年院臺護字第1090188336號)

12 of 127

12

①新進人員宣導 - 資通安全事項獎懲辦法

13 of 127

13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項次

檢核內容

2.1

訂定資通安全政策及目標,由管理階層核定,並定期檢視且有效傳達其重要性?確認人員瞭解機關之資通安全政策,以及應負之資安責任?

3.3

訂定人員之資通安全作業程序及權責?是否明確告知保密事項,且簽署保密協議

4.1

確實盤點全機關資訊資產建立清冊(如識別擁有者及使用者等),且鑑別其資產價值?

4.1.1

依「國立大專校院資通安全維護作業指引」,學校辦理資通系統及資訊之盤點,範圍應包含全校各單位。各校每年提交之「資通系統資產清冊」至少應包含落於各校IP網段內、或使用各校網域名稱之資通系統?

4.2

訂定資產異動管理程序,定期更新資產清冊,且落實執行?

4.3

建立風險準則且執行風險評估作業,並針對重要資訊資產及委外業務項目鑑別其可能遭遇之風險,分析其喪失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之衝擊?

4.5

針對公務用之資通訊產品,包含軟體、硬體及服務等,禁止使用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其禁止且避免採購或使用之作法為何?

4.6

機關如仍有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經機關資安長同意及列冊管理?並於數位發展部資通安全署管考系統中提報?另相關控管措施為何?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14 of 127

14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項次

檢核內容

7.7

是否針對電子郵件進行過濾,……?有電子郵件之使用管控措施,且落實執行,依郵件內容之機密性、敏感性規範傳送限制

7.8

建立電子資料安全管理機制,包含分級規則(如機密性、敏感性及一般性等)、存取權限、資料安全、人員管理及處理規範等,且落實執行?

7.19

訂定資訊處理設備作業程序、變更管理程序及管理責任(如相關儲存媒體、設備是否有安全處理程序分級標示、報廢程序等),且落實執行?訂定資訊設備回收再使用汰除之安全作業程序,以確保任何機密性或敏感性資料已確實刪除

7.20

針對使用者電腦訂定軟體安裝管控規則?確認授權軟體及免費軟體使用情形?

7.21

個人行動裝置及可攜式媒體訂定管理程序且落實執行,並定期審查、監控及稽核?

7.22

網路即時通訊管理措施(如機密公務或因處理公務上而涉及之個人隱私資訊,不得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處理及傳送等)?有時通訊軟體安全性需求及購置準則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15 of 127

15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項次

檢核內容

7.16

針對電腦機房及重要區域安全控制、人員進出管控、環境維護(如溫溼度控制)等項目建立適當之管理措施,且落實執行?

7.17

定期評估及檢查重要資通設備之設置地點可能之危害因素(如火、煙、水、震動、化學效應、電力供應、電磁輻射或人為入侵破壞等)?

7.18

針對電腦機房及重要區域之公用服務(如水電消防通訊)建立適當之備援方案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16 of 127

16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安四階文件公告全機關

17 of 127

17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安四階文件公告全機關

1. 目的

本政策規範本校資訊安全管理制度,以確保本校管轄資訊資產之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及符合相關法規之要求,進而保障全校教職員工生之權益。

2. 適用範圍

本校員工、接觸本校業務資料之外機關人員、委外服務提供廠商人員及訪客。

18 of 127

18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安四階文件公告全機關

資安政策目標公開於網站上,傳達給全體人員包含正式、臨時、派遣人員,以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知悉最新資安政策目標。

傳達

每年召開「資訊安全暨個人資料保護推動委員會」審核

審核

資安政策目標

「NCHU-ISMS-A-001資訊安全政策」

訂定

19 of 127

19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安四階文件公告全機關

覆核

4

表單、記錄、清冊、報告

3

作業規範

2

辦法、規程

1

政策

以會議或�書面方式�進行

每年至少一次檢討修正會議

檢討

修訂

管理系統各項文件修訂

「NCHU-ISMS-B-002文件暨紀錄管理辦法」

20 of 127

20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安四階文件公告全機關

21 of 127

21

擁有者具資訊資產所有權之單位或資訊資產管理授權之決策人員

管理者由資訊資產擁有者授權取得管理之責,具資訊資產存取控管的權限。

使用者�從資訊資產管理者取得資訊資產之使用權,以實際或邏輯方式使用該項資訊資產之人員。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2 of 127

22

�包含全體同仁以及委外廠商。

文件�以紙本形式存在之文書資料、報表等相關資訊,包含公文、列印之報表、表單、計畫等紙本文件。

軟體�資通系統、作業系統、應用系統程式、套裝軟體等,包含原始程式碼、應用程式執行碼、資料庫等。

5.9.4. 通訊(Communication / CM):網路設備、網路安全設備、提供資訊傳輸、交換之線路或服務。

5.9.5. 硬體(Hardware / HW):主機設備等相關硬體設施。

5.9.6. 資料(Data / DA):儲存於硬碟、磁帶、光碟等儲存媒介之數位資訊。

5.9.7. 環境(Environment / EV):相關基礎設施及服務,包含辦公室實體、實體機房、電力、消防設施等。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3 of 127

23

通訊�網路設備、網路安全設備、供資訊傳輸交換之線路或服務。

硬體�主機設備等相關硬體設施。

資料�儲存於硬碟、磁帶、光碟等儲存媒介之數位資訊。

環境�包含辦公室實體、實體機房、電力、消防設施等。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4 of 127

24

資訊標示

資訊的標示應涵蓋實體與電子格式的資訊資產。

資訊及資通系統資產應以標籤標示於設備明顯處,並載明財產編號、保管人、廠牌、型號等資訊。核心資通系統及相關資產,並應加註標示。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5 of 127

25

資產識別

資訊資產管理者須參考「資訊資產管理辦法」完成資產盤點並填寫「資訊資產清冊」,由資訊資產管理者依「資訊資產管理辦法」資產分類原則,鑑別7大資訊資產。

同性質且列出數量、存在相同的實體/邏輯環境、資產價值相同、遭遇威脅弱點相同者可加以「群組化」,填列一筆記錄於「資訊資產清冊」。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6 of 127

26

威脅與脆弱性識別

針對各項資訊資產分別鑑別其在使用或處理過程中,各項可能的威脅運用該資訊資產之脆弱性,對「機密性(C)」、「完整性(I)」、「可用性(A)」及「個資機敏(P)」造成之衝擊。

威脅與脆弱性依「定性」方式進行識別,可參閱「威脅弱點影響判定」,鑑別出不同程度的衝擊與損失。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7 of 127

27

現有控制措施識別

各項資訊資產列表,依據ISO 27001資安管理之相關的控制目標及控制措施進行鑑別,亦可就其他如個人資料管理規範之相關控制措施進行鑑別。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8 of 127

28

決定風險等級

為確保各項資訊資產均受到最妥適之處理,需再將資訊資產價值轉換為「資訊資產風險值」,計算該項資訊資產之資訊資產風險值方法如下:

資訊資產風險值=資訊資產價值 × 威脅發生可能性 × 脆弱性利用難易度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29 of 127

29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0 of 127

30

鑑別資通系統

各資通系統管理者應填具「資通系統安全等級評估表」,進行高階風險評鑑作業。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1 of 127

31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2 of 127

32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3 of 127

33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系統及物聯網設備強化盤點查核措施

基於盤點採調查方式仍可能有尚未完整回報之單位,資訊中心進行全校網路IP掃描開啟Service Port檢核DNS記錄,查出可能漏報之系統或物聯網設備,進一步向相關單位查證。

加強清查評估

D-010資產清冊

已記錄247個系統、1455個物聯網設備,後以Shodan掃描出近百個可能漏報,正查證中(未來會定期查證)。

落實安全管控

D-073、D-051評估

依本校B-003程序書,系統採D-073進行高階風險評鑑,其他以D-051做威脅弱點評估,會持續查核落實度。

D-038弱點處理

經風險評估後不符合事項或弱掃發現嚴重弱點,均列入D-038弱點報告,資訊中心據此持續督導要求改善。

D-018遠端控管

資訊中心管控全校遠端連線,各單位管理人提出D-018申請,將依循「原則禁止、例外允許」做有限度開放。

34 of 127

34

資訊資產的分級標準

依資訊之特性與實際需要進行資訊資產安全分級。各類資訊資產之分級為:機敏、限閱、一般。

資訊資產之分級應定期審核,視實需要予以調整及修正。

不同等級之資訊資產合併使用或處理時,應以其中最高之等級為其分級。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5 of 127

35

資訊資產處置

針對不同等級的資訊類資訊資產,建立適當的資訊控管程序,以確保資訊資產受到適當等級之保護。

資料保存期限宜依資料型態及法定保存期限之規定擬定。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6 of 127

36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管理

可攜式設備僅限於公務使用,禁止使用於非法用途。

禁止安裝使用非法與未經核准之軟體。

可攜式電腦應確實按規定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期檢查作業系統修正程式與更新病毒碼為最新版本。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遺失時應通報權責主管。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7 of 127

37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管理

禁止安裝使用非法與未經核准之軟體。

可攜式電腦應確實按規定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期檢查作業系統修正程式與更新病毒碼為最新版本。

可攜式設備僅限於公務使用,禁止使用於非法用途。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遺失時應通報權責主管。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8 of 127

38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管理

禁止安裝使用非法與未經核准之軟體。

可攜式電腦應確實按規定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期檢查作業系統修正程式與更新病毒碼為最新版本。

可攜式設備僅限於公務使用,禁止使用於非法用途。

可攜式設備與媒體遺失時應通報權責主管。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39 of 127

39

非本機關可攜式設備與媒體

私人可攜式設備與媒體,應評估風險後方可存取公務資料。

單位主管或業務承辦人員應審慎評估外部人員於機敏、限閱等級資訊資產儲存區域使用可攜式設備與媒體使用需求之必要性,如使用須符合單位管理機制或由單位主管允許。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0 of 127

40

非本機關可攜式設備與媒體

使用外來的可攜式媒體,主機應安裝防毒軟體,以避免電腦�、系統與網路受到病毒威脅。

外部人員使用可攜式設備連接內部網路,依據「資訊安全存取管理辦法」辦理。

未經授權核可,禁止以設備及媒體執行網路偵測、弱點掃描�、封包收集分析等高危險性軟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1 of 127

41

非本機關可攜式設備與媒體

使用外來的可攜式媒體,主機應安裝防毒軟體,以避免電腦�、系統與網路受到病毒威脅。

外部人員使用可攜式設備連接內部網路,依據「資訊安全存取管理辦法」辦理。

未經授權核可,禁止以設備及媒體執行網路偵測、弱點掃描�、封包收集分析等高危險性軟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2 of 127

42

非本機關可攜式設備與媒體

使用外來的可攜式媒體,主機應安裝防毒軟體,以避免電腦�、系統與網路受到病毒威脅。

外部人員使用可攜式設備連接內部網路,依據「資訊安全存取管理辦法」辦理。

未經授權核可,禁止以設備及媒體執行網路偵測、弱點掃描�、封包收集分析等高危險性軟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3 of 127

43

媒體的汰除

宜備妥程序以識別可能需要安全汰除的項目。

含有機敏資訊的媒體宜安全汰除,或清除資料後由施行單位內其他應用系統使用。

許多施行單位提供媒體的收集和汰除服務,宜謹慎選擇有適切控制措施和經驗的。

機敏資訊的汰除應予存錄,填報「銷毀記錄表」。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4 of 127

44

媒體的汰除

宜備妥程序以識別可能需要安全汰除的項目。

含有機敏資訊的媒體宜安全汰除,或清除資料後由施行單位內其他應用系統使用。多施行單位提供媒體的收集和汰除服務,宜謹慎選擇有適切控制措施和經驗的。

機敏資訊的汰除應予存錄,填報「銷毀記錄表」。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資產管理

45 of 127

45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109年院臺護字第1090201804A號函)

46 of 127

46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109年院臺護字第1090201804A號函)

該從108年起就開始限制採購,所有大陸廠牌者無論其原產地於我國、大陸地區或第三地區等,均列入限制使用範圍,要落實這樣的管制最重要就是從採購程序把關,譬如資通訊設備採購及核銷都能會辦資訊中心,由資訊中心檢核購案中是否有任何大陸廠牌產品,一發現就與採購單位溝通說明並退件。

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

47 of 127

47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111年數授資綜字第1111000056號函)

四、各機關自行或委外營運,提供公眾活動或使用之場地,不得使用......。機關應將前段規定事項納入委外契約場地使用規定中,並督導管理。�...必須採購或使用...列冊管理:

(一)應指定特定區域特定� 人員使用,不得傳播影像� 或聲音供不特定人士直接� 收視或收聽。� (二)購置理由消失,或使用� 年限屆滿應立即銷毀

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

48 of 127

48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111年數授資綜字第1111000056號函)

111年數位發展部數授資綜字第1111000056號函文「數位發展部修正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在公文的說明中特別要求落實控管措施如左圖所示。

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

49 of 127

49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禁止使用大陸地區(含港澳)雲端服務,境外雲端服務之人員安全管控機制通過國際標準驗證。雲端服務使用的資通訊產品不得為大陸廠牌、成員不得有陸籍人士、存取/備份/備援不得在大陸地區且不得跨該境傳輸。

各機關對危害國家資通安全產品限制使用原則

50 of 127

50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限制大陸資通訊產品

大陸

廠牌

既有財產再清查

已協調總務處資產經營組提供相關類別的財產清單紀錄,將逐一比對檢視查證後限制連網及要求汰換。

完全禁止新購

校內請購/核銷單會辦計資中心進行審查,自2020年起,經此採購流程不再有新購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

調查列冊管理

已配合相關公文要求擴大盤點範圍為全校,透過調查回報已掌握列冊,且設計海報、網站加強宣導。

51 of 127

51

加密保護措施

機密資訊於儲存或傳輸時應進行加密。

將機敏、限閱等級的資料存放於可攜式設備與媒體時,應採取適當加密處理及備份措施。

加密保護措施應遵守下列規定:(1) 應落實使用者更新加密裝置並備份金鑰。 (2) 應避免留存解密資訊。 (3) 一旦加密資訊具遭破解跡象,應立即更改之。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2 of 127

52

加密保護措施

機密資訊於儲存或傳輸時應進行加密。

將機敏、限閱等級的資料存放於可攜式設備與媒體時,應採取適當加密處理及備份措施。

加密保護措施應遵守下列規定:(1) 應落實使用者更新加密裝置並備份金鑰。 (2) 應避免留存解密資訊。 (3) 一旦加密資訊具遭破解跡象,應立即更改之。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3 of 127

53

媒體防護措施

使用隨身碟或磁片等存放資料時,具機密性、敏感性之資料應與一般資料分開儲存。

資訊如以實體儲存媒體方式傳送,應留意實體儲存媒體之包裝,選擇適當人員進行傳送,並應保留傳送及簽收之記錄。

為降低媒體劣化之風險,宜於所儲存資訊因相關原因而無法讀取前,傳送至其他媒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4 of 127

54

媒體防護措施

使用隨身碟或磁片等存放資料時,具機密性、敏感性之資料應與一般資料分開儲存。

資訊如以實體儲存媒體方式傳送,應留意實體儲存媒體之包裝,選擇適當人員進行傳送,並應保留傳送及簽收之記錄。

為降低媒體劣化之風險,宜於所儲存資訊因相關原因而無法讀取前,傳送至其他媒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5 of 127

55

資訊及系統使用

使用資訊及資通系統前應經其管理人授權。

資訊處理設施的授權過程應制定安全控管使用資訊及資通系統,新增、異動或使用須經過授權程序,資訊存取權限之設定以工作所需之最小權限與最少資訊為原則。

針對有必要特別保護系統,應嚴格管制並建立申請系統存取特別權限之授權程序。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6 of 127

56

資訊及系統使用

使用資訊及資通系統前應經其管理人授權。

資訊處理設施的授權過程應制定安全控管使用資訊及資通系統,新增、異動或使用須經過授權程序,資訊存取權限之設定以工作所需之最小權限與最少資訊為原則。

針對有必要特別保護系統,應嚴格管制並建立申請系統存取特別權限之授權程序。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7 of 127

57

秘密鑑別資訊之使用

維持秘密鑑別資訊的機密性,確保不洩露給包括授權人員的任何一方。

避免保留秘密鑑別資訊的紀錄(例如:在紙張、軟體檔案或手持裝置),除非其能被安全地存放,且該存放經過核准(例如:密碼庫)。

只要秘密鑑別資訊有可能遭受破解的跡象,宜立即更改。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8 of 127

58

秘密鑑別資訊之使用

不要與他人共用個人的秘密鑑別資訊。

自動登入程序中內含秘密鑑別資訊做為機密鑑別資訊並儲存,宜確保適當地保護通行碼。

公務與非公務使用目的勿使用相同秘密鑑別資訊。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59 of 127

59

秘密鑑別資訊之使用

不要與他人共用個人的秘密鑑別資訊。

自動登入程序中內含秘密鑑別資訊做為機密鑑別資訊並儲存,宜確保適當地保護通行碼。

公務與非公務使用目的勿使用相同秘密鑑別資訊。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0 of 127

60

使用者註冊與註銷

查核使用者是否已經取得使用該資訊系統的正式授權。

查核使用者被授權的程度是否與業務目的相稱,以及符合資訊安全政策與規定。

以書面或其他方式告知使用者系統存取權利。

要求使用者簽訂約定,使其確實了解系統存取的各項條件及要求。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1 of 127

61

使用者註冊與註銷

使用者尚未完成正式授權程序前,不得對其提供系統存取。

宜建立及維持系統使用者之註冊資料記錄,以備日後查考。

使用者調整職務及離(休)職,宜盡速註銷其系統存取權利。

宜定期檢查及取消閒置帳號。

閒置不用的識別碼不宜重新配予其他的使用者。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2 of 127

62

使用者註冊與註銷

使用者尚未完成正式授權程序前,不得對其提供系統存取。

宜建立及維持系統使用者之註冊資料記錄,以備日後查考。

使用者調整職務及離(休)職,宜盡速註銷其系統存取權利。

宜定期檢查及取消閒置帳號。

閒置不用的識別碼不宜重新配予其他的使用者。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3 of 127

63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4 of 127

64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5 of 127

65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6 of 127

66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7 of 127

67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8 of 127

68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69 of 127

69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 個人資料蒐集聲明

2. 落實資料最少蒐集原則

3. 避免不小心公開作答內容

4. 不應發布到網路

5. 不開放不相關人員存取權限

6. 雲端檔案勿放在共用資料夾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資訊安全存取

70 of 127

70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雲端服務蒐集個人資料

(109年臺教資(四)字第1090008789號)

71 of 127

71

電子郵件使用

機敏公文不得以電子郵件傳送

含有個人資料之信件必須加密傳送

電子郵件加簽以避免發送匿名或偽造

不得利用公務電子郵件進行侵害他人權益、違法之行為

遵循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72 of 127

72

寄信時需注意的基本事項

寄信基本事項

不得散布詐欺、誹謗、侮辱、猥褻、騷擾、非法軟體交易或其它違法之訊息。不得有違法傳送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傳輸機密或敏感性資料時,應對附件進行加密後傳送。

疑似垃圾信件發送或侵害郵件系統正常運作,停權處置。不可作為商業用途。

應尊重網路隱私權,不得盜用他人或系統資源。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73 of 127

73

信箱基本管理及收信須知

信箱基本管理

使用者應遵守密碼原則,密碼長度至少八碼,且複雜度為英數字、大小寫混合,並至少每半年定期修改電子郵件信箱密碼。

重要資料由使用者負責備份,並且妥善維護信箱容量。

使用者請勿開啟來路不明之電子郵件及其附件內的連結及執行檔。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74 of 127

74

公務相關的注意事項

公務相關事項

不得轉至外部私人信箱收發公務資訊。

轉任或借調者,不得使用學校電子郵件信箱收發公務機關相關電子郵件。

如因故無法使用公務信箱讀取訊息,得由直屬單位主管指定代理人提出申請,經審核後,授權代理人讀取公務信箱相關內容。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75 of 127

75

②落實資安措施 - 電子郵件使用規範

(109年臺教資(四)字第1090008789號)

76 of 127

76

辦公區域安全性

應實施桌面淨空,重要文件應妥善保管。

將機敏、限閱等級的資料存放於可攜式設備與媒體時,應採取適當加密處理及備份措施。

機敏、限閱等級的資訊類資訊資產以任何型式儲存均須置於上鎖區域保管。

依據應用系統環境、資料庫,應將敏感性系統隔離。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公務電腦安全

77 of 127

77

電腦使用安全

設定螢幕密碼保護程式,下班時應關閉個人電腦。

為有效控制「免費軟體」或「共享軟體」的使用,須瞭解其相關版權規定,並且不得任意安裝及散佈未經授權軟體。

個人電腦皆須安裝防毒軟體。

常更新修正程式。

列印後應立即將資料取走。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公務電腦安全

78 of 127

78

電腦使用安全

設定螢幕密碼保護程式,下班時應關閉個人電腦。

為有效控制「免費軟體」或「共享軟體」的使用,須瞭解其相關版權規定,並且不得任意安裝及散佈未經授權軟體。

個人電腦皆須安裝防毒軟體。

常更新修正程式。

列印後應立即將資料取走。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公務電腦安全

79 of 127

79

即時通訊軟體

避免非授權人員取得機密性資料,應依據「資訊資產管理辦法」與「資訊安全存取管理辦法」,建立存取權限管理原則,並據以執行。

使用LINE處理公務有一些資安疑慮,建立公務群組應先對成員宣導應有的資安觀念(影片)�。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即時通訊使用

80 of 127

80

即時通訊軟體

避免非授權人員取得機密性資料,應依據「資訊資產管理辦法」與「資訊安全存取管理辦法」,建立存取權限管理原則,並據以執行。

使用LINE處理公務有一些資安疑慮,建立公務群組應先對成員宣導應有的資安觀念(影片)�。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即時通訊使用

81 of 127

81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參考指引

參考自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訂定的「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參考指引」,機關建立LINE群組進行公務處理應參考該指引落實資安管理程序,以降低資訊安全風險。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即時通訊使用

不應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傳遞之資訊類型

82 of 127

82

實體環境安全性

有身分識別功能之安全門。

其他因業務需要進入電腦機房作業時,應由機房管理人員陪同進入並登記。

外部人員或委外人員應配帶原公司所製發之員工證或相關證明,並應於指定環境內作業。

門禁系統之進出記錄應定期備份、審閱;記錄存放於安全區域並保存一年備查。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實體環境安全

83 of 127

83

實體環境可用性

應保護設備免於電源失效。

溫濕度採固定區間控制。

電腦機房應設置專用之消防器材或系統,如熱感應、煙霧偵測、火災警報、滅火設備、火災逃生設備等,同時應符合相關法規並定期檢測、記錄。

電腦機房維運設備或重要資訊設備應與合格專業廠商簽訂維護合約,定期實施保養。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實體環境安全

84 of 127

辦公室張貼資安宣導海報

84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辦公室張貼資安宣導海報

85 of 127

85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辦公室張貼資安宣導海報

86 of 127

86

②落實資安措施 - 詳見第10章

87 of 127

87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全機關資安內部稽核

88 of 127

88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全機關資安內部稽核

89 of 127

89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全機關資安內部稽核

90 of 127

90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全機關資安內部稽核

91 of 127

91

②落實資安措施 - 全機關資安內部稽核

全校抽18單位、計資中心5組全稽核

抽查單位數

23

9位具ISO資安證照人員擔任

本校稽核員

9

邀請8位教育體系(主導)稽核員參與

校外稽核員

8

資訊中心

全校各單位

資安長

稽核檢討及追蹤改善落實層面

稽核發現普遍待改善事項,需要全校加強推動或協調投入資源,稽核報告具體列入資安長要求或承諾。

針對稽核發現擬定可行的改善措施推動規劃,並積極協助全校各單位落實,以及追蹤管控改善進度。

依據稽核報告及改善規劃,各單位改善成效列入下次資安推動委員會審議。

92 of 127

92

項次

檢核內容

6.5

對於其自身、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每年辦理1次資安事件通報及應變演練?是否針對表現不佳者有強化作為?是否將新興資安議題、複合式攻擊或災害納入演練情境,以驗證各種資安事件之安全防護及應

變程序?�(註:配合上級機關依《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辦法 》第8條辦理)

9.6

訂定資安事件處理過程之內部及外部溝通程序

③資安事件通報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93 of 127

93

③資安事件通報 - 辦公室張貼資安宣導海報

94 of 127

94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流程BCP演練腳本

95 of 127

95

通報程序

判定事件等級之流程及權責

資安事件之暫行通報

通報等級之變更

委外辦理之資通系統事件通報

資通安全事件之轉通知

請求技術支援或協助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96 of 127

96

應變程序

事件發生前之防護措施規劃

配合教育部辦理演練

配合行政院辦理演練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97 of 127

97

損害控制機制

應變處理與留存紀錄

損害控制或復原作業時效

資安通報平台填報事件

委託業務之事件通報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98 of 127

98

重大資安事件後之復原、�鑑識、調查及改善機制

完成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及應變程序後,應針對事件所造成之衝擊、損害及影響進行調查及改善,並應於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內完成資通安全事件調查、處理及改善報告。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99 of 127

99

紀錄留存及管理程序之調整

將資通安全事件之通報與應變作業之執行、事件影響範圍與損害程度以及其他通報應變之執行情形,於「教育機構資安通報平台」上填報完整之紀錄,該平台事件通報應變紀錄由通報應變小組於年度彙整後,提交至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覆核備查。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100 of 127

100

③資安事件通報 - 通報管理辦法宣導

101 of 127

101

④社交工程演練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項次

檢核內容

6.6

對於其自身、所屬或監督之公務機關每半年辦理 1 次社交工程演練?是否針對開啟郵件、點閱郵件附件或連結之人員加強資安意識教育訓練?�(註:配合上級機關依《資通安全事件通報及應變辦法 》第8條辦理)

9.6

訂定資安事件處理過程之內部及外部溝通程序

102 of 127

102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3 of 127

103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4 of 127

104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5 of 127

105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6 of 127

106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7 of 127

107

認識釣魚手法

語音釣魚攻擊

社群網站內容蒐集

釣魚網站

釣魚信件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8 of 127

108

寄件人信箱若是.....

  • 不認得的人
  • 沒有業務往來的人
  • 署名某人但他應該不會跟我聯絡的
  • 信箱網域名稱蠻可疑的(像某單位的網域又有點不像、或是免費信箱)

收件人群組若是.....

  • 還有其他一些不認得的收件人
  • 看來像是從網站把同頁面的通訊錄都納入收件人名單中

信件內的超連結若是.....

  • 滑鼠移到超連結上可看到實際連結的網址與表面上的網址不同
  • 超連結網址看得出來是某個已知網站但中間有些微拼錯字的
  • 超長的超連結網址就要特別小心

寄件時間若是.....

  • 不太正常的寄件時間,像是半夜3點怎麼有人會寄信聯繫業務呢?

信件主旨若是.....

  • 主旨看來跟自己無關的
  • 主旨與信件內容不相關
  • 主旨是回覆什麼,但之前並未寫信去問過什麼啊!

附加檔案若是.....

  • 檔案名稱看起來不應該寄給我的
  • 檔案名稱與信件內容不相關
  • 署名某人來信,但應該不會寄這種檔案給自己啊!
  • 除了副檔名.txt,任何檔案都有可能包藏惡意程式在內,有懷疑的話就開啟前先用防毒軟體掃描較保險。

信件內容若是.....

  • 不合常理
  • 提到為了避免什麼不好的後果
  • 提到你中獎了或你獲得什麼好處
  • 提到別人或自己可能發生桃色事件或�不雅照片等八卦消息
  • 內容明顯文法錯誤或錯字不少,不像�是一般人會嚴謹擬訂字句。
  • 強調快點擊超連結或開啟附加檔案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9 of 127

109

④社交工程演練 - 社交工程認知宣導

(108年院臺護字第1080182934號)

110 of 127

110

項次

檢核內容

3.4

各類人員是否依法規要求,接受資通安全教育訓練並完成最低時數?

⑤資安通識教育 - 優先執行策略(一般人員)

(111年興計字第1111200182號、112年公告更新)

111 of 127

111

⑤資安通識教育 - e等公務園線上學習認證

112 of 127

112

⑤資安通識教育 - e等公務園線上學習認證

於差勤系統的學習時數紀錄加入資安教育訓練之填報上傳功能

113 of 127

113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項次

檢核內容

4.1

確實盤點全機關資訊資產建立清冊(如識別擁有者及使用者等),且鑑別其資產價值?

4.1.2

清查全機關物聯網設備,盤點範圍包含機關採購、公務使用之物聯網設備,並建立管理清冊?

4.4

訂定風險處理程序,選擇適合之資通安全控制措施,且相關控制措施經權責人員核可?是否妥善處理剩餘之資通安全風險?

7.15.1

針對物聯網設備是否採取適當管控機制,如連線控管、變更廠商預設帳密、禁止使用弱密碼、修補安全漏洞

114 of 127

114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115 of 127

115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16 of 127

116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17 of 127

117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18 of 127

118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19 of 127

119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20 of 127

120

教育部110年臺教資(四)字第1100128345號函

盤點應包含物聯網設備,如:網路印表機、網路攝影機、門禁設備、環控系統、無線網路基地台、無線路由器等。

盤點清單應檢核不得使用弱密碼、廠商預設密碼,並符合規範之密碼複雜度要求,以及設定適當網路存取限制。

⑥IoT適當管控 - 物聯網盤點及防護控制措施

121 of 127

121

⑥IoT適當管控 - 網路事務機FTP安全漏洞

122 of 127

資通安全實地稽核

檢核項目各類重點

(單位主管應掌握)

© Copyright Showeet.com

123 of 127

資安文件

落實資安

教育訓練

配合稽核

採購規範

2.2 成立資通安全推動組織,負責推動、協調監督及審查資通安全管理事項?推動組織� 層級之適切性,且業務單位是否積極參與

123

124 of 127

資通安全實地稽核

檢核項目第五大類

(系統委外開發)

© Copyright Showeet.com

125 of 127

資通安全管理法第9條:「公務機關或特定非公務機關,於本法適用範圍內,委外辦理資通系統之建置、維運資通服務之提供,應考量受託者之專業能力與經驗、委外項目之性質及資通安全需求,選任適當之受託者,並監督其資通安全維護情形。」

125

126 of 127

126

資安的價值往往在�事件發生後才凸顯

資安作為,是一種出事才能看出效果的投資,而且經常被視為是企業的成本,而不是價值。

「沒有發生資安事故」,背後其實做了多大、多深的努力和投入($),是一種做得比別人更好的實質競爭力,用資安成就好名聲。

127 of 127

THANKS!

此簡報開放各界重製改作

127

授權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包括商業性利用),惟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或授權人所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