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53

我心尊主為大;

我靈以 神我的救主為樂;

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

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

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

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

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

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2 of 53

乘船前往羅馬

既然決定要我們從水路往義大利去……

我們上了一條從亞大米田來的船;這條船就要起航,沿著亞細亞省的幾個港口航行。

第二天到了西頓,猶流寬待保祿,准許他去找朋友,受朋友招待。我們又從那裏起航,因為遇到逆風,船就靠塞浦路斯背風的一面航行。

我們渡過基利家、旁非利亞一帶海面,到了呂家的每拉。在那裏,猶流找到一條從亞歷山大來的船,要開往義大利去,就叫我們都上了船。

一連好幾天,船行得很慢,好不容易才開到革尼土附近。因為風的攔阻,我們不能繼續照原來的方向往前行,就靠著克里特島背風的一面航行,從撒摩尼角過去。

3 of 53

我們傍著海岸前進,費盡力氣才到達距離拉西亞城不遠的一個佳澳港。我們耽誤了好些時間,已經過了節期,不適合繼續航行。於是勸告大家說:「各位,我看從這裏繼續航行是很危險的;不但貨物和船將受損壞,連我們的生命也難保。」

可是,軍官寧願相信船長和船主的話,而不相信他的話。這港口也不是過冬的理想地方;因此大多數的人贊成開船,盡可能趕到菲尼基去過冬。菲尼基是克里特島的一個港口,朝向西南和西北。

海上風暴

當時,有一陣柔和的南風吹來,大家以為可照原有計劃航行,就起錨開船,緊靠著克里特島行。

不久,有一巨風從東北方撲過來。船被風襲擊,擋不住,我們無法可施,任由颶風把船颳著走。

4 of 53

當船靠著那小島的南面航行時,我們好不容易才保住了救生艇。水手們把它拖上大船,用纜索綁住。他們又怕船撞在賽耳底的沙洲上,就落下大帆,讓它隨著風飄流。風暴繼續襲擊,第二天,他們開始把貨物拋入海中,再過一天,連船上的器具也都扔掉了。

好些日子我們看不見太陽和星星;風浪繼續催逼,我們終於放棄了獲救的希望。

船上的人已有許多天沒有吃甚麼東西,他站在他們面前說:「各位,你們要是早聽我的話,不從克里特島開船,就不致遭受這一切損失。現在我勸你們放心,你們中間不會有人喪失性命,只是會損失這條船。不過我們會給飄到一個島上去。」

5 of 53

路加福音�Luke Gospel

Prepared by Angus

2012. 02. 04

6 of 53

大綱

  • 路加福音的背景
    • 作者
    • 地點
    • 取材
    • 背景

  • 路加福音中屬靈的意義

7 of 53

What is Gospel?

  • Gospel (福音)
    • Derives from the Old English Gōd-spell
    • Meaning “Good news" or “Glad tidings".
    • A calque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of the Greek word εὐαγγέλιον ( euangelion )
    • (eu- "good", -angelion "message").

8 of 53

Gospel (福音書)

  • 福音書乃是福音
    • 就是神救贖罪人的信息
  • 福音書的特點:是神(直接)的啟示
    • 耶穌的教訓, 教導
    • 耶穌的工作
  • 福音書是救贖歷史的記錄
    • 神的救贖歷史從創世記。先祖犯罪了,神向蛇的咒詛,和向夏娃審判的話語,就表明了神的救贖計劃 (創三:15)
    • 福音書是這整個計劃的高峰 (道成肉身, 十字架代贖
    • 我們所相信的福音就是神的救贖計畫, 從創世紀一直到啟示錄

9 of 53

福音書的記載

  • 福音書是關於耶穌教導的唯一的一手資料。
  • 福音書材料的特質
    • 福音書是他人(使徒們)對耶穌事蹟(工作)所作的記錄
    • 福音書,作為耶穌工作的記錄,是一種特殊的歷史作品
    • 福音書不是「客觀」的;福音書的內容有高度的選擇性
    • 每一本福音書都有它特殊的地方,讓我們可以看見它們之間的關聯或依靠
    • 福音書之間的分別,正是每一位作者要強調的特點,也正是神的旨意

10 of 53

Who Wrote It?

  • 路加福音本身沒有署名作者
  • 最古老的福音書抄本,Papyrus 75,( A.D.175-225),在第三卷福音書結束時有「按路加(所記)的福音」一語。
  • 「穆拉多利殘篇(Muratorian Fragment)」( A.D.170-180 )中, 稱第三本福音書為「路加福音」,又記載路加寫書的經過。
  • 愛任紐(Irenaeus, A.D. 130-202) 將第三卷福音書定為路加福音

11 of 53

Papyrus 75

Κατά Λουκαν

12 of 53

穆拉多利殘篇

13 of 53

Who is Luke?

  • 聖經中唯一一位外邦人作者
  • 安提阿人 (精通希臘文與猶太文化)
  • 是一名醫生
    • 『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西四14)
  • 保羅於大數認識他,領他信主後成為保羅長期的同工
    • 『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裏的人聽。』(徒十六10)
    • 保羅為了上訴往羅馬去,路加也去 (徒廿八14)
    • 保羅坐監,路加仍陪伴在他左右 (西四10,14;門23~24)
    • 在保羅殉道之前,眾人都離開他,只有路加仍在身旁 (提後四11)

14 of 53

路加

  • 路加與其它使徒有深入的交往
  • 唯一一位為自己的福音書寫續篇的作者
    • 路1:1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
    • 徒1:1 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

15 of 53

16 of 53

17 of 53

18 of 53

寫作的時間與地點

  • 時間:
    • 60年代左右
      • 因為使徒行傳為路加福音的續集, 而使徒行傳只記錄到保羅被押解到羅馬 , 並未記錄到保羅的殉道 (67年).
    • 70年代之後
      • 馬可福音寫於 65~70年之間 (彼得殉道之後)
        • 彼得殉道於大迫害(64年)之後, 可能的時間為67年 (與保羅一樣)
        • 也有一說認為馬可福音完成於 60 年代
      • 路加福音中準確的描述耶路撒冷被攻破, 猶太人被擄.
  • 地點:
    • 羅馬或凱撒利亞

19 of 53

路加福音的概論

  • 新約聖經中第三本福音書
  • 符類福音(共觀福音, Synoptic Gospels) 之一
  • 充滿了優美的故事,使讀者對耶穌的人格和教導留下深刻的印象
  • 世界上最優美的著作
  • 特別關心社會道德規範、窮人、婦女、和其他受壓制群體
  • 特別強調禱告、天使、聖靈的活動,和喜樂

20 of 53

Synoptic Gospels

  • Synoptic Gospels: 共觀福音(符類福音), 可以一起觀看的福音書
    •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為共觀福音書
    • 具查考, 馬可福音書是最早書寫完成. 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皆引用馬可福音的內容
    • 另外, 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有部分相同的內容並不在馬可福音內, 因此推論還有一文本為馬太與路加共同援引的資料, 稱為 Q 文本

21 of 53

共觀福音書的異同

22 of 53

共觀福音書的資料來源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Q文本

L文本

M文本

23 of 53

四福音書的比較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對象

猶太人

羅馬人

希臘人 /

外邦人

基督徒 /

全世人

耶穌的形象

應許的彌賽亞 -君王

上主受苦的僕人

無罪的人子

完美的神子

四活物

君王(獅子)

救贖者 (牛犢)

人性(人)

神性(鷹)

重點

教訓

神蹟

比喻

教義

關鍵詞

「應驗」

「隨即」

「人子」

「信」

其他特點

重視舊約, 最多主的講章

多行動, 少講論

最簡短

重禱告, 聖靈, 救恩的普世性

生命, 道

100%的神與100%的完全人

24 of 53

受信者

  • 路1:1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
  • 徒1:1~2 提阿非羅啊,我已經作了前書,論到耶穌開頭一切所行所教訓的,直到他藉著聖靈吩咐所揀選的使徒,以後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
  • Theophilus (提阿非羅): 源自於希臘字
    • Theos (“God”) 與 Philos (“Friend”)
    • “神的朋友” 或是 “愛神的人”
    • 可能一位羅馬官員
    • 可能資助路加寫作
    • 可能是泛指愛主的基督徒

25 of 53

假設

  • 新約綜覽中的假設
    • 路加福音是一篇辯護文,為保羅來辯護
    • 提阿非羅就會是羅馬法庭上的法官
    • 保羅後來也是無罪開釋
    • 提阿非羅後來也跟著受洗信主

26 of 53

歷史背景

  • 政治: 受羅馬統治
    • 稅吏是替羅馬政府收稅的。稅吏常任意訛詐人,多收的歸自己口袋,故為猶太人所痛恨。
  • 文化: 受希臘影響
    • 希臘文化的主要特色是崇尚自由、民主與獨立的精神,其文學、藝術亦十分發達。
    • 希臘人為了解答人生問題,產生了非常多的教派與主義
    • 希臘人一直追求著無缺點的 “完全人”
  • 宗教: 猶太的傳統
    • 祭司
    • 文士
    • 法利賽人
    • 撒都該人

27 of 53

耶穌時代的羅馬統治者

主前37-0

1~

10

11~

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巴勒斯坦

大希律時期

(主前37-4年)

亞基老

(主前4-主後6年)

羅馬直轄猶太地(主後6年開始)

羅馬直轄

彼拉多

(26-36年)

法都

(44-46)

腓力斯

(52-60)

非斯都

(60-62)

希律腓力二世統治以土利亞等地

(主前4至主後34年)

希律亞基帕一世

(37-44)

羅馬直轄

希律亞基帕二世

(53-70)

希律安提帕統治加利利(主前4至主後39年)

羅馬

帝國時期(主前27年始)

提庇留(14-37)

加利古勒(37-41)

革老丟(41-54)

尼祿(54-68)

羅馬和平時期(主前27-主後200年)

28 of 53

地理背景

29 of 53

福音的傳遞

主前 5~4年

主後 33年

主後 60年

拿撒勒

耶路撒冷

羅馬

路加福音

使徒行傳

30 of 53

路加福音的特色

  • 強調耶穌是完美的人子,是普世的救主,
  • 詳細記載了施洗約翰的出生;更用了頗長的篇幅報導主的出生和童年事蹟。
  • 常提及被社會輕視的人物,如稅吏,罪人,女人和寡婦等等 (18:13)。
  • 強調福音的普世性 (2章:10,31-32節;3章:6節;10章:33節;24章:47)。
  • 強調聖靈的工作 (1章:15節;2章:27;3章:16;4章:18;10章:21)。
  • 書中也注重敬拜的生活,蘊藏四首名詩:尊主頌 (1:46-55);撒迦利亞頌 (1:67-79);榮歸主頌(2:14);西面頌(2:28-32)。

31 of 53

時間分段

  • 第一段
    • 主出生與童年
    • 從開始傳道到第一個逾越節
    • 從第一個逾越節後到第二個逾越節前
  • 從第二個逾越節後到第三個逾越節前第二個逾越節
  • 從第二個逾越節後到第三個逾越節前第三個逾越節
  • 第四段
    • 從第三個逾越節後到修殿節前
    • 從修殿節到住棚節前
    • 從住棚節後到第四個逾越節前
    • 從被捕到復活升天

32 of 53

內容分段

  1. 序言 (1:1~14)
  2. 施洗約翰和耶穌的出生與童年 (1:5 ~ 2:52)
  3. 耶穌對使命準備 (3:1 ~ 4:13)
  4. 在加利利的傳道工作 (4:14 ~ 9:50)
  5. 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9:51 ~ 19:27)
  6. 在耶路撒冷的工作 (19:28 ~ 21:38)
  7. 受難和復活 (22:1 ~ 24:53)

33 of 53

細項分段(1)

  • 引言
    • 獻給提阿非羅 (1:1-4)
  • 耶穌的出生與童年
    • 撒迦利亞 (1:5-25)
    • 天使報喜(1:26–45)
    • 尊主頌 (1:46–56)
    • 施洗約翰 (1:57–80; 3:1–20; 7:18-35; 9:7–9)
    • 撒迦利亞頌 (1:68-79)
    • 居里扭的戶口申報 (2:1-5)
    • 耶穌降生 (2:6–7)
    • 榮耀歸主頌(2:8–20)
    • 聖殿的割禮 (2:21–40)
    • 西面頌 (2:29-32)
    • 12歲在聖殿講論 (2:41-52)
  • 耶穌受浸與受試探
    • 耶穌受浸 (3:21–22)
    • 耶穌的家譜 (3:23–38)
    • 耶穌受試探 (4:1–13)
  • 耶穌在加利利的職事 (1)
    • 給窮人的福音 (4:14–15)
    • 在拿撒勒遭棄絕 (4:16–30)
    • 迦百農 (4:31-41)
    • 加利利傳道之旅 (4:42–44)
    • 呼召彼得、雅各、約翰 (5:1–11)
    • 麻風病人和癱瘓者 (5:12-26)
    • 呼召稅吏 (5:27–32)
    • 禁食問題 (5:33–39)
    • 在安息日掐麥穗 (6:1–11)
    • 選立十二使徒 (6:12–16; 9:1–6)
    • 平原寶訓 (6:17–49)

34 of 53

細項分段(2)

  • 耶穌在加利利的職事 (2)
    • 醫治百夫長將死的奴僕 (7:1-10)
    • 使寡婦的獨子復活 (7:11-17)
    • 堅固施洗約翰 (7:18-35)
    • 一個婦人膏抹耶穌、兩個債戶的比喻 (7:36–50)
    • 耶穌的女門徒 (8:1–3)
    • 撒種的比喻 (8:4-8,11–17)
    • 比喻的目的 (8:9-10)
    • 鹽和光 (8:16–18; 11:33; 14:34–35)
    • 平靜風和海 (8:22–25)
    • 趕逐群鬼 (8:26–39)
    • 血漏婦人與管會堂者的女兒 (8:40-56)
    • 差遣十二使徒(9:1-10)
    • 餵飽五千人 (9:10–17)
    • 彼得的承認 (9:18–20)
  • 耶穌在加利利的職事 (3)
    • 人子 (9:21–25, 44–45, 57-58; 18:31–34)
    • 人子的再臨(9:26-27)
    • 登山變相 (9:28–36)
    • 門徒趕鬼失敗 (9:37-43)
    • 誰為大 (9:46-48)
    • 不抵擋的就是幫助的 (9:49–50)
  • 耶穌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1)
    • 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9:51)
    • 撒馬利亞人的拒絕(9:52–56)
    • 讓死人埋葬死人 (9:59-60)
    • 不要向後看 (9:61-62)
    • 選立七十門徒 (10:1-24)
      • 詛咒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 (10:13-15)
      • 頌揚父神 (10:21-24)

35 of 53

細項分段(3)

  • 耶穌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2)
    • 最大的誡命 (10:25-28)
    • 好撒瑪利亞人 (10:29–37)
    • 看望馬大和馬利亞 (10:38-42)
    • 主禱文 (11:1–4)
    • 半夜朋友的比喻 (11:5–13)
    • 別西卜 (11:14–22,8:19–21)
    • 不與我相合的就是反對我 (11:23)
    • 趕出污穢的靈(11:24–26)
    • 聽神的話而遵行的人(11:27-28)
    • 約拿的神跡 (11:29–32)
    • 眼睛與光 (11:34-36)
    • 責備法利賽人和律法師 (11:37-54)
    • 掩蓋與公開(12:1-3)
    • 應當害怕誰(12:4-7)
    • 不能赦免的罪 (12:8-12)
  • 耶穌往耶路撒冷的旅程(3)
    • 遺產的爭議 (12:13-15)
    • 無知財主的比喻和天上的飛鳥 (12:16-32)
    • 變賣你們的家業 (12:33-34)
    • 儆醒僕人的比喻 (12:35–48)
    • 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帶來分爭 (12:49–53; 14:25–27)
    • 分辨時期 (12:54-56)
    • 與對頭和解 (12:57-59)
    • 西羅亞樓 (13:1-5)
    • 無花果樹不結果的比喻 (13:6-9)
    • 在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婦人 (13:10-17)
    • 芥菜種的比喻和面酵的比喻 (13:18–21)
    • 窄門 (13:22–30)

36 of 53

細項分段(4)

  • 耶穌往耶路撒冷的旅程 (4)
    • 哀悼耶路撒冷 (13:31-35)
    • 醫治水腫患者 (14:1-6)
    • 客人的比喻、婚筵的比喻、蓋樓與打仗的比喻、牧人尋羊的比喻、婦人找錢的比喻浪子回頭的比喻不義管家的比喻 (14:7–16:9)
    • 一個家僕侍奉兩位主人 (16:13)
    • 一筆一畫也不落空 (16:16-17)
    • 關於離婚的教訓 (16:18)
    • 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16:19-31)
    • 關於絆倒人、赦免人和信心 (17:1-6)
    • 主人和僕人的比喻 (17:7-10)
    • 潔凈十個麻風患者 (17:11-19)
    • 教導神的國 (17:20-37)
    • 纏磨寡婦的比喻、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 (18:1-14)
  • 耶穌往耶路撒冷的旅程(5)
    • 祝福嬰孩 (18:15-17)
    • 財主得救 (18:18-30)
    • 耶利哥的盲人 (18:35–43)
    • 撒該 (19:1-10)
    • 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19:11–27)
  • 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衝突、受刑與復活 (1)
    • 進入耶路撒冷 (19:28–44)
    • 潔凈聖殿 (19:45–20:8)
    • 園主的比喻 (20:9–19)
    • 凱撒的物歸給凱撒 (20:20–26)
    • 死人的復活 (20:27–40)
    • 彌賽亞與大衛的子孫 (20:41-44)
    • 提防經學家 (20:45-47)
    • 稱讚赤貧的寡婦 (21:1-21:4)

37 of 53

細項分段(5)

  • 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衝突、受刑與復活 (2)
    • 啟示要來的事 (21:5–38),包括無花果樹的比喻
    • 密謀殺害耶穌 (22:1–6)
    • 最後晚餐 (22:7–23)
    • 誰為大? (22:24-27)
    • 十二個審判的寶座 (22:28-30)
    • 彼得的否認 (22:31–34, 54–62)
    • 兩把刀 (22:35-38)
    • 在客西馬尼園被捕 (22:39–53)
    • 在大祭司前受審 (22:63–71)
    • 在彼拉多前受審 (23:1–5, 13–25)
    • 在希律·安提帕前受審 (23:6–12)
    • 十字架 (23:26–49)
    • 亞利馬太的約瑟 (23:50–56)
  • 耶穌在耶路撒冷的衝突、受刑與復活 (3)
    • 空墳墓 (24:1–12)
    • 耶穌的復活 (24:13–43)
      • 以馬忤斯路上
    • 大使命 (24:44–49)
    • 耶穌升天 (24:50–53)

38 of 53

頌讚詩歌

    • 尊主頌 (1:46–56)
    • 撒迦利亞頌 (1:68-79)
  • 榮耀歸主頌(2:14)
    •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 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 西面頌 (2:29-32)

39 of 53

引言

1:1 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給我們的。

1:2 併於上節

1:3 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orderly accounts to)給你,

1:4 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40 of 53

耶穌的降生與童年

  • 耶穌的誕生
    • 施洗約翰誕生的預言
    • 耶穌降生的預言
  • 耶穌的童年
    • 聖殿的獻祭
    • 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他身上 (路2:40 )。
    • 12歲在聖殿講論
  • 神性與人性

41 of 53

耶穌受浸

  • 路加福音:

3:21 眾百姓都受了洗,耶穌也受了洗。正禱告的時候,天就開了,

3:22 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形狀彷彿鴿子;又有聲音從天上來,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喜悅你。」

  • 馬太福音:

3:16 耶穌受了洗,隨即從水裏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了,他就看見 神的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3:17 從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

42 of 53

耶穌的族譜

  • 路加福音
    • 依人看來,他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
    • …..雅各是以撒的兒子;以撒是亞伯拉罕的兒子;亞伯拉罕是他拉的兒子……
    • 塞特是亞當的兒子;亞當是 的兒子
  • 馬太福音
    •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
    • 雅各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43 of 53

世上的鹽

路14:34~35 「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 或用在田裏,或堆在糞裏,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太5:13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

可9:50 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你們裏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

44 of 53

平原寶訓

路6:20~26 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 神的國是你們的。

太5:3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太5:3 「承認自己靈性貧乏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

45 of 53

撒瑪利亞人

  • 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10:29~37)
  • 潔淨十個痲瘋病患者 (路17:11-19)

46 of 53

女人/寡婦

  • 使寡婦的獨子復活 (7:11-17)
  • 纏磨寡婦的比喻 (18:1-14)
  • 窮寡婦的兩個小錢 (21:2)
  • 有罪的女人用香膏膏耶穌(路7:37)
  • 血漏婦人與管會堂者的女兒 (8:40-56)
  • 被鬼附著,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的女人
  • 耶穌的女門徒
  • 為耶穌號咷痛哭的女人

47 of 53

罪人

  • 呼召利未 (路5:27)
  • 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路5:30)
  • 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路7:34)
  • 有罪的女人用香膏膏耶穌(路7:37)
  • 眾稅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穌,要聽他講道 (路15:1)
  • 撒該的故事 (路19:1~10)
  •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2)
  •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路15:7, 失羊與失錢的比喻)
  • 一個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15:10, 失錢的比喻)
  •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十字架上的犯人)

48 of 53

歡喜/喜樂

6:23 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

13:17 眾人因他所行一切榮耀的事,就都歡喜了。

15:6 我失去的羊已經找著了,你們和我一同歡喜吧

15:7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15:10 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15:32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49 of 53

其他的比喻

  • 半夜求餅的比喻 (路11:5-13)
    •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
  • 陳酒的比喻(路5:39)
    • 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50 of 53

會堂教訓人

  •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 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
  •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 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賽61:1~2)
  • 路4:20~22
  • 路4:23~29
  • 眾人態度的改變
  • 神的救贖計畫
    • 創12:3

51 of 53

救贖的計畫

  • 雅各, 約翰求降火燒滅撒瑪利亞人(路9:52)
  • 約拿與尼尼微城
  • 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路9:56)
  • 召罪人悔改
  •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賽11:6)

52 of 53

結論

  • 弱勢及外邦人的福音
    • 窮人, 女人, 寡婦, 罪人, 稅吏, 撒馬利亞人
    • 凡有血氣的,都要見神的救恩!(路3:6)
    •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徒2:17)
  • 喜樂
    • 一個罪人悔改, 天上就要喜樂無比;
    • 一個人回轉信主; 天使就會歡呼慶賀;
    • 地上有喜樂; 天上也有喜樂;
  • 要坐滿神的宴席
    • 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 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進入神的國

53 of 53

問題

  • 為什麼神要揀選路加(外邦人醫生)來傳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