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57

雙贏溝通-談同理心

署立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科

黃裕達主任

*

2 of 57

了解人的方法�溝通技巧同理心

*

3 of 57

溝通

  • 透過會談協助個案的過程
  • 「說」與「聽」是溝通的一體兩面
  • 但在「聽」與「說」的過程中,卻受到外在環境、互動者內在因素的干擾,而使其發生阻礙或誤解

*

4 of 57

進行溝通的原則

  • 助人者應該是個好的「」者,不可以喋喋不休
  • 對方避免談及的私事或不願透露的事項,暫時不追究
  • 不任意中斷對方的談話,發表自己的意見或妄加批評。
  • 即是對方撒謊或不願積極發表意見,也不要強迫追問。
  • 保持談話內容的秘密。
  • 宜於晤談後摘錄要點。

*

5 of 57

影響溝通的元素

*

6 of 57

人際關係

  • 助人者方面
    • 良好的訓練:會談技巧純熟、有彈性且被個案接受
    • 適當的人格:關懷.同理.溫暖.真誠;客觀.有彈性.及不帶入個人情緒
  • 基本態度
    • 溫暖 、接納
    • 尊重、真誠
    • 支持、保密
  • 不良因素
    • 刻板印象
    • 移情、反移情
    • 抗拒

*

7 of 57

有效溝通的「四不一要」原則

  • 「不要」讓對方覺得受到威脅。
  • 「不要」把氣氛搞僵。
  • 「不要」訴諸恐懼。
  • 「不要」試著一次就完全改變對方的立場
  • 「要」有同理心。

*

8 of 57

其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   ---同理心

*

9 of 57

*

有眼可見、有耳可聽的人都確信,天底下無人會守密。即使一個人的嘴唇不張開,他的指尖也會說話…….

He that has eyes to see and ears to hear may convinces himself that no mortal may keep a secret. If his lips are silent, he chatters with his fingertips….

10 of 57

學武動機?!�

*

高明的溝通者,通常擁有同理心;接洽萬事萬物多從正面發揮,可以化敵為友。

11 of 57

一、為什麼要有同理心(同理心的功用)

  • 幾個故事(小男孩,越戰,父親的窗)開始
  • 人際上: 是良好溝通的一種必要條件(小孩學英語)
    • (1)可减少心中孤獨感,有人嘗試著瞭解我,有助于親善關係的建立。
    • (2)協助對方自我探索、瞭解自己。
    • (3)建立個人吸引力,交往朋友。
  • 專業工作上(神奇潛意識)
    • 訓練個人敏感度,及正確觀察力, 可促進醫病關係
    • 是心理治療的重要態度與技巧
    • 提昇人際互動的能力而根本提昇個人的工作績效表現

*

12 of 57

內功心法

*

13 of 57

二、何謂同理心?

  • 英國諺語說:

要想知道別人的鞋子合不合腳,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一英里。

*

14 of 57

緣起

  • 同理心概念源自於心理學家Carl Rogers提出案主中心治療,強調同理心為心理治療很重要的因素與態度。
  • 一個人能否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父親的窗故事)
  • Mayeroff(1971)對同理心的說法:「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

*

15 of 57

定義

  • 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
  • (1)能將心比心感覺他人的情緒及感受
  • (2)能正確瞭解他人的情緒及感受
  • (3)能不加任何評論地將這種瞭解傳達給對方。

*

16 of 57

旁門左道?!

*

17 of 57

三、同理心的誤解 (和同情推理)

*

18 of 57

四、有同理心與無同理心之比較

*

19 of 57

拜師學藝

*

20 of 57

學習同理心的事前準備

  • 第一步:
    • 有裝可愛的表情,建立關係rapport
  • 第二步:
    • 燈光美,氣氛佳,建構良好支持環境
  • 第三步:
    • 腳尾剎好在(姿勢要美)

,穩住關係

*

21 of 57

第一步:儀態

*

  • 穿著合宜,玉樹臨風
  • 姿態優雅,舉止大方(肢體動作與姿勢)
  • 表情可愛眼光接觸(臉部表情目光接觸)
  • 散發關注與興趣(觸摸….)
  • 態度尊重地位平等

要能夠有裝可愛的表情: 您一定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包括情緒管理及壓力管理

22 of 57

第二步:環境場地

*

  • 安全
  • 舒適
  • 不被干擾
  • 燈光美
  • 氣氛佳
  • 音樂好

23 of 57

第三步:生理專注(soler)的原則:

*

  • S(squarely):與對方說話成九○度的角,以減少壓力。
  • O(open):保持開放的態度。
  • L(lean):專心聽講時,身体會微微向前傾。
  • E(Eyes):目光自然接觸。
  • R(Relax):身体放經鬆。

24 of 57

武功心法

*

25 of 57

五、同理心的過程

  • 三種階段
  • 同理心需要同時融合至少四個過程

*

26 of 57

同理心的三種階段

  • 一、有耳無嘴
    • 必須確實傾聽(你的傾聽指數)不只是語言,亦包括非語言
  • 二、用心計較
    • 了解他話中的感受,真正的與他共鳴
  • 三、舌燦蓮花(一支嘴胡累累)
    • 適當回應,而反應的方式是令對方知道有人確實聽到他所說的話。

*

27 of 57

同理心需要融合至少四個過程

  • 先收聽自己的感覺
  • 表達出自己的感覺
  • 收聽他人的感覺
  • 用體諒來回應他人的感覺

*

同理心客觀上是牽涉到兩個人的過程,實際上,郤可能包含4個“人”的內在過程

28 of 57

1. 收聽自己的感覺(自我察覺)

  • 假如無法觸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體會別人的感受,就太難了,
  • 你必須能把自己調整到可以發掘自己的感受,能體會這些感受。
  • 練習:自我察覺(酸檸檬)
  • 不願意釣魚的人

*

29 of 57

習慣忽略感覺(但感覺未消逝)

  • 文化
    • 「別這樣感情用事!」
    • 「我們應該理智一點!」
  • 只注意事實:我們更注重的是所發生的事情,而不是包括你我在內的人的感受。
    • 情緒低潮:「開心點!」
    • 心靈受創:「別哭!」
    • 生氣的人:「冷靜下來」

*

30 of 57

2.表達出自己的感覺

  • 除了察覺自己的感覺之外,亦要能表達自己的感受

*

31 of 57

3.收聽他人的感覺

  • 一旦你自己的感受與表達方式不再干擾你傾聽別人後,你才能開始練習體會他人的感覺;可以幫助你找出別人感受的線索很多。
  • 訓練各種感覺敏感性(觀察力)
    •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
    • 語言理解
    • 情緒辨識

*

32 of 57

語言理解

*

33 of 57

4.用體諒來回應他人的感覺

  • 一旦你明白對方的內心,必須用適當的方法來回應,讓他覺得你已經知道、明白和接納尊重他的感受
  • 有五種反應類型
    • 1.建議或評估
    • 2.解釋
    • 3.支持
    • 4.探索
    • 5.改換說法(查證)

*

34 of 57

對一個心持反對意見者,講話卻有必要謙和而委婉。否則正像把鹽撒入傷口,會使他已有的成見更深。 � ─英國哲學家培根

*

35 of 57

「唉!我真不知道怎麼應付我的老闆。我整天都在趕他的報告,一下被這個事打斷了,一下又有那個事要辦,接著他又在中途打斷我要做別的事,然後,他又走進來瞪著我,好像是說:你今天杵在那兒幹什麼啊?」

  • 1.評估的對話
    • 「我的天啊!你應該向他明說!」
  • 2.解釋型的對話:
    • 「你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最近所受的壓力太大。」
  • 3.支持型的反應
    • 「哇!我以前也有過這種經驗,我先生經常是如此的。」
  • 4.探索型的對話:
    • 「他究竟要你幹什麼?他是不是經常如此?」 」
  • 5.改換說法的對話:
    • 「聽起來你好像早上都很不好過,而且很煩你的老闆。」

*

五種類型練習

小撇步:說服別人的良方

在說服別人的時候:“唔,是這樣的,我倒有一種看法,但不一定對,如果錯了,我很願意糾正過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的所在。這句話具有神奇的力量。一般都不會被人所拒絕。

36 of 57

武功技法(外功)

*

37 of 57

基本技術點頭

*

38 of 57

點頭

  • 最被認可的姿勢之一
  • Morris,垂直點頭在所有文化都表示是或正向回應
  • 在既聾又瞎及不能說話的小腦症患者,也可觀察到
  • 可傳達各種訊息
    • 領會:是的我還在聽
    • 鼓勵:是的很有趣
    • 了解:我了解你的意思
    • 許諾:是的我會去做
    • 贊同:是的這是對的

*

39 of 57

各種談話技巧

*

40 of 57

會談技巧

  • 傾聽
  • 澄清
  • 簡述語意
  • 開放式問句
  • 情緒反映
  • 集中焦點
  • 引導

*

  • 沉默
  • 面質
  • 具體
  • 自我揭露
  • 解釋
  • 摘要

41 of 57

傾聽的層次

  • 第一層次:完全漠視。
  • 第二層次:假裝在聽。
  • 第三層次:選擇性傾聽。
  • 第四層次:積極的聆聽。
  • 第五層次:同理心的聆聽。

*

42 of 57

積極的聆聽:LADDER

  • L : Look就是看著說話的人,集中注意力。
  • “A”: Ask,就是發問。
  • “D”: Don’t interrupt,不要打斷別人的談話。
  • “D”: Don’t change the subject,不要突然改變話題。
  • “E”: Emotion,情緒,小心留意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反應。
  • “R”: Response,反應,聲音、動作或姿勢上的回應。

*

43 of 57

武功大忌

*

44 of 57

會談中不適當的技巧

  • 改變話題
  • 提供不適當的保證
    • 可能會造成個案不合宜的期盼
  • 給予忠告
  • 批判態度
    • 用個人的標準來評量個案的行為或意見
  • 過早下結論
    • 常因過於主觀,而使個案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
  • 視個案的煩惱為普遍性的問題
  • 防禦性態度

*

45 of 57

不同境界(上乘功法)

*

46 of 57

同理心有四個層次

  • 1.雞同鴨講層次:完全無視對方表達的內容與� 感受來回應對方。
  • 2.表面功夫層次:聽到對方語言所表達的內容,� 但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層面。
  • 3.有一點感動層次:可傾聽對方語言表達的內容,亦可理解對方感受的狀態來給予回饋。
  • 4.包含所有資訊的層次:將對方所提供的各種訊息(語言、表情、語氣、姿勢等)整合起來之後,再重新回應給對方的層次,這一種層次除了同理外,亦可藉由回應幫助對方更瞭解自己。

*

47 of 57

六、同理心量表

  • 1.0一種不相關傷害性的反 應(如果正確地表達求助者所說的內容,則層次可升高一些)
  • 2.0只表達到求助者所表達的情感的一部份。 (如果正確的表達出來求助者所說的內容,則層次可再升高一些,反之則下降)
  • 3.0包含求助者所表達出的及所瞭解到的情感。 (內容不是必要的,但如果有談到一定要正確,如因內容不正確則層次稍微降低)
  • 4.0包括求助者剛才有察覺到而現在瞭解到的情感。表明出內在求 助者的內在情感。(內容表達可用來加深層的意義,如果內容不正確,則層次稍低)

*

48 of 57

四種同理心層次的練習

  • 「唉!我什麼事都作不成。我拼命的幹,而且好像在鞭策自己埋頭苦幹,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我似乎......一事無成。已經白混了兩個月了。」

*

49 of 57

各種層級回答

  • 第一級
    • 「嘿!今天真有意思!你知不知道統一獅輸了?」
    • 這種回答顯示他根本沒有聽
  • 第二級
    • 「我也發現到你什麼事都沒有做成。」
    • 顯示他聽到了內容,可是對感覺一無反應
  • 第三級
    • 「你一定很煩,因為你覺得一事無成。」
    • 他對於內容和感受都分享到了。

*

50 of 57

各種層級回答

  • 第四級
    • 「你一定覺得有很大的壓力,你覺得自己好像是註定了要失敗似的,而且立刻對那種壓力有所反應,你把這種壓力壓在自己身上等於是自找麻煩,而且讓自己覺得不如人。」
  • 第三和第四級的同理心回答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

51 of 57

下山對戰

*

52 of 57

例1:『時間己經過了星期六晚上10點,小孩正看到喜歡的蜘蛛人3「爸爸,你可不可以繼續陪我看蜘蛛人3!」但你很累想休息 』

  • 1.這你己經看了很多遍了,不要看了。
  • 2.你功課有這麼認真就好了,功課寫完了嗎?沒寫完還敢看!
  • 3.你每次都這麼依賴,去找媽媽,爸爸沒空。
  • 4.我知道你很希望爸爸陪你看,但是爸爸今天很累,可以讓爸爸休息,你先自己看,好嗎?

*

53 of 57

例2:「我先生在他家人面前說,我是為了他家的家產才嫁給他,真是太過分了,我比他家還有錢,我真的好生氣,想跟他離婚」

  • 1. 他究竟說了些什麼?(探索)
  • 2. 我認為你想太多了,聽過就算了。(建議或評價 )
  • 3.他可能只是為了面子隨口說說,不用太在意(解釋,分析 )
  • 4.我認為你不用理會他,不要和他一般見識 。(忠告 )
  • 5.他的話讓你很生氣很傷心 (初層同理)
  • 6.你覺得為這個家盡心付出你大半歲月,他似乎沒有注意到而且說這些話傷了你的心 (高層同理)

*

54 of 57

走火入魔

*

55 of 57

錦囊妙計

*

心森林創意服務

56 of 57

八、表達同理的七個步驟

  • Dr. Ciaramicoli整理出表達「同理」的七個步驟
    • 一、用開放式的問句
    • 二、放慢腳步
    • 三、別太快下結論
    • 四、注意你的身體
    • 五、從過去學習
    • 六、讓故事說出來
    • 七、保持界限

*

57 of 57

黃裕達 049-2550800#2300�yudahuang@mail.ttpc.doh.gov.tw

*

人心猶如降落傘,惟有開放方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