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戒儀軌 – 三節: � 翻邪三皈� 五戒 (分七項)� 八戒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
四篇: 宗體/持犯/懺悔/別行
宗體篇 - 四門: 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 – 兩章: 通敘戒法/歸戒儀軌
歸戒儀軌 – 三節:翻邪三皈/五戒/八戒
Security C - TSMC Secret
總說五戒七項
Security C - TSMC Secret
第一項 - 戒德高勝��《羯磨》註云:「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 �《業疏》釋云:「初受戒時,已行三施盡眾生界。故財有量不及此也。 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言不殺者,已施法界有情無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徧眾生界。 財為局狹。集散之法,能開煩惑惱害之門。戒法清澄,故絕斯事。」
Security C - TSMC Secret
《濟緣》釋《疏》云:「初總示。以初受時,立誓斷惡徧生境故。財法無畏施為三施。 盡下二別列。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不殺無侵惱即施無畏,此二自行令他倣之即法施也。財施濟彼困窮,無畏令他安樂,此二即慈悲也,法施使彼開悟即智慧也。三者既備,其勝可知。 財下三通結,初句示財施局狹。一不具三施,二不徧生境。集下明財施生過。集則不免貪求,散則寧無取捨,得者則喜,不得則瞋,能開煩惱,故不及戒。」
《羯磨》註云:「經云:有善男女布施滿四天下眾生四事供養,盡於百年。不如一日一夜持戒功德。以戒法類通情非情境故也。」 �《業疏》釋云:「初受戒時,已行三施盡眾生界。故財有量不及此也。 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言不殺者,已施法界有情無畏。即用戒法行己化他,即名法施徧眾生界。 財為局狹。集散之法,能開煩惑惱害之門。戒法清澄,故絕斯事。」
一般財施 vs. 由戒而施
Security C - TSMC Secret
《羯磨》註續云:「論云:由戒故施得清淨也。」��《業疏》釋云:「《智論》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惡。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濟緣》釋疏云:「前明破戒行施之損。若下次明持戒行施之益。」
勝利
益
損
持戒行施
破戒行施
過患
要由戒這個布施才真正清淨。沒有戒的話,這個布施一定不清淨。
不清淨的布施對我們來說 🡪 三世怨
如果你沒有戒,不淨化布施的內涵,下面一世來的時候這個雜染就會跟著來
“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
真正要想修行的話,正知見第一
次第的重要:
關鍵在於業:
用十二緣起切入
先賺錢再修行 (x)
強盛的業/惡力
心續散亂
無法阻擋
來世受不淨果
拿戒法自己淨化自己內涵、內心 🡪 實際上真正對佛法最有貢獻
Security C - TSMC Secret
第二項 簡人是非��《羯磨》註云:「當於受戒前,具問遮難。故《善生經》云:汝不盜現前僧物否?�於六親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否?父母師長有病棄去否?殺發菩提心眾生否?」�《濟緣》釋云:「註中四種乃性重中極重之者,白衣有犯,障戒不發。不列大妄,非彼犯故。見病棄去可攝殺中。」遮難者,懺淨可受五戒。唯污尼或污比丘者,已後不許出家。�
Security C - TSMC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