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21

指導教師:胡謄翼老師、陳瑋欣老師

報告人:6年4班 第5組

生態瓶

2 of 21

大綱

一、介紹

二、研究動機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架構

六、相關資料整理

七、實驗

八、研究發現

九、結果與建議

十、參考資料

3 of 21

一:小組成員與工作介紹

組長黃祥鶴:簡報製作

洪齊緯:資料蒐集、簡報製作、拍攝

許綾恩:簡報製作

黃品溱:簡報製作

吳姝瑤:簡報製作

4 of 21

二:研究動機

我們在部落格中看到許多人在製作生態瓶,我們很好奇他們把植物放進密閉生態為什麼不會死掉,而且在當今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人們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重視日益增加,也做生態瓶來做室內的綠色裝飾。

5 of 21

三:研究目的

  1. 生態瓶的由來。
  2. 想了解生態瓶的原理?
  3. 植物為何能在生態瓶裡生存?
  4. 如果要做生態瓶,需要什麼材料?
  5. 生態瓶裡可以放什麼植物
  6. 開口型生態瓶和封閉型生態瓶的差異。

6 of 21

四:研究方法

網路文獻資料查詢、實驗研究法

7 of 21

五:研究架構

8 of 21

6-1:生態瓶相關資料-生態瓶的由來

17世紀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為帶回國不同地方的植物,將其裝在玻璃瓶中,並創造適合植物生長的環境,成功地帶走了這些植物。

9 of 21

6-2:生態瓶相關資料-生態瓶的原理 吳姝瑤

植物和土壤中的細菌相互作用,建立微循環,維持各自的生命。

10 of 21

6-3:生態瓶相關資料-植物為何能在生態瓶裡生存

1.是因為它們所在的封閉空間製造出一種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

2.透玻璃密封罐的水氣冷凝過和蒸發的過程來保持環境濕度,建立微循環

11 of 21

6-4:生態瓶相關資料-如果要做,需要什麼材料

選擇透明的玻璃瓶粗石頭苔癬泥土植物。

12 of 21

6-5:生態瓶相關資料-生態瓶可以放什麼植物

開口型生態瓶可以挑選多肉植物封閉型生態瓶則可以選擇耐濕的蕨類棕梠植物

開口型生態瓶

封閉型生態瓶

13 of 21

6-6:生態瓶相關資料-生態瓶製作

1.在玻璃瓶內先鋪上疏水層約1~5釐米吸收瓶內水分

2. 鋪上過濾隔離層1.5~2釐米

3. 接著鋪上泥土層5公分厚或0

4.放上植物:以主植物搭配1~2株植物裝飾,應分開種植,避免擺放過於密集

14 of 21

七:實驗

1.第五組生態瓶實驗記錄表

2.泥土(1)

3.蕨類植物(1)

4.水晶(石頭)(18)

3/6~3/10備齊器材、植物

每個星期觀察3次 星期:一、三、五

15 of 21

7—2生態瓶實驗記錄表

16 of 21

八:研究結果

封閉型生態瓶:我們從3/31開始實驗;4/21開始掉葉子;5/4葉子枯黃;5/12快要死掉了,裡面有股惡臭氣體,植物和苔蘚都腐敗了,有可能是光照不足,造成微循環失調了。

開口型:從頭到尾葉子都很綠,但下面會出現積水的情況,所以水可能要澆的少一點。

17 of 21

十: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eWDDkW accupass活動通

https://reurl.cc/6L55qr 100室內設計

https://reurl.cc/LXAAyXbella室內植物照顧6招請筆記

https://reurl.cc/10v1y8痞客邦

https://reurl.cc/7RoA6N生態瓶製作材料蝦皮

https://reurl.cc/a1vjr9Pinterest

https://m.youtube.com/watch?v=U7hDOA8lYaI&t=506s閉口生態瓶

18 of 21

19 of 21

20 of 21

21 of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