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丁
指導老師: 林裕峯主任 林徹輝老師
組員: 黃子維、李庭安、范柏瑄、曾啟豪、趙毅安、蘇楷程
大綱
小組工作分配
蘇楷程: 影片剪輯
趙毅安: 資料記錄、資料蒐集
曾啟豪: 實驗設計
李庭安: 簡報製作、美工處理
黃子維: 簡報製作、美工處理
范柏瑄: 拍攝布丁製作過程相片
研究動機
我們這組的人都很喜歡吃布丁,
但是我們都沒有自己做過,
聽說自己做的布丁很好吃、跟市面上賣的比起來也比較健康,
所以我們打算自己來做做看布丁,
但是布丁好像要達成什麼條件才能凝固,
所以我們想要透過這次實驗來知道怎麼做布丁才能凝固◑ω◐
研究目的
1.我們想知道製做布丁的流程步驟
2.我們想知道布丁蒸的時間會不會影響到布丁的凝固狀態
3.我們想知道加入的蛋的數量會不會影響到布丁凝固的狀態
研究方法
布丁製作流程介紹
製作流程的步驟 :
實驗設計
第一組(A、B、C)實驗:觀察蛋的數量是否會影響布丁凝固
第二組(D、E)實驗:觀察蒸蛋的時間是否會影響布丁凝固
實驗A: 加入蛋1顆 牛奶300毫升 砂糖100公克 蒸20分鐘→不成功
實驗B: 加入蛋3顆 牛奶300毫升 砂糖100公克 蒸20分鐘→成功
實驗C: 加入蛋4顆 牛奶300毫升 砂糖100公克 蒸20分鐘→成功
實驗D: 加入蛋3顆 牛奶300毫升 砂糖100公克 蒸10分鐘→不成功
實驗E: 加入蛋3顆 牛奶300毫升 砂糖100公克 蒸20分鐘→成功
準備食材(全部)
其餘材料:鍋子 篩網 湯匙 量杯
瓦斯爐 冰箱 平底鍋 攪拌棒 容器
實驗操作、控制變因
| 控制變因 | 操作變因 |
實驗A |
| 蛋的數量(1顆蛋) |
實驗B |
| 蛋的數量(3顆蛋) |
實驗C |
| 蛋的數量(4顆蛋) |
實驗D |
| 蒸煮時間(10分鐘) |
實驗E |
| 蒸煮時間(20分鐘) |
實驗過程
先加入300毫升的鮮奶,
然後再倒入100公克的砂糖。
接下來把已經加入砂糖的鮮奶加熱變成「微溫」
實驗過程
接下來打入蛋。
把攪拌好的蛋加入剛剛加熱好的鮮奶裡面,然後再攪拌。
實驗過程
接下來把鍋子放到平底鍋上蒸,
然後蓋上鍋蓋,我們第一次蒸5分鐘
(可以在鍋子周圍加一些水)
用篩網過濾三次,
把蛋渣過濾掉。
※之後拿去冰箱冰2~3小時※
實驗結果
從冰箱拿出來的布丁大概都是長這樣~(成功的)
放大圖
實驗結果
↑ 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蛋加的太少或是蒸的時間太短。
不成功的就是長這樣~
↑
實驗結果
經過實驗出來的結果,
如果蒸煮時間不夠,布丁就無法凝固,
蛋的數量並不會影響布丁凝固狀態,只是會影響味道。
研究發現
這次實驗讓我們發現,
如果蛋加的太少,因為蛋白太少,所以布丁會沒有味道。
如果蒸的時間太短,會因為蛋白沒有加熱完全而沒有凝固。
所以做布丁時,要注意淡的數量和蒸的時間,
最少要加3顆蛋,最少要蒸20分鐘 才會做出成功的布丁。
建議
做布丁的時候,
至少要加3顆蛋,布丁才不會沒味道,
至少要蒸20分鐘,布丁才會凝固。
還有,也可以做糖漿,
讓布丁的外觀更好看,也讓布丁更好吃~
心得
◆蘇楷程: 經過這次的實驗,讓我知道做布丁的步驟和做布丁是多困難的事(^u^)
◆趙毅安: 我覺得這次做布丁的實驗,讓我知道了做布丁也是很困難的事情,也知道了做布丁的步驟
◆曾啟豪: 經過這次的實驗,讓我知道了加幾顆蛋和蒸幾分鐘才會讓布丁凝固,和要注意什麼事^ ^
◆李庭安: 蒸的時間導致布丁無法凝固,不過最後一次的實驗把蒸的時間延長,就成功了,
所以蒸煮的時間很重要,而且布丁吃起來也才會比較好吃> <
◆黃子維: 我覺得,布丁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很好吃~
但如果有糖漿就更好了,可惜我們時間不夠QQ
◆范柏瑄: 蒸的時間和冰的時間都沒有很久,如果都用久一點會更好。
參考資料
製作布丁的方法 https://goo.gl/GKYk2T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