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與社區營造

以銀髮族身心健康促進為例

第 2 張,共 52 張

大綱

  • 何謂園藝治療
  • 園藝治療的發展沿革
  • 園藝治療應用社區的銀髮族
  • 園藝治療在社區營造的應用

第 3 張,共 52 張

何謂園藝治療?

  • 所謂「園藝治療」是指利用植物及園藝活動來幫助人們跨越某種心理障礙、改善身心靈狀態的方法。也就是利用照顧另一個生命、觀察另一個生命週期,來面對自己生命的瓶頸。
  • 植物的成長過程和生命的循環提供了大量工作和活動,來刺激學員的身、心、靈。(陳彥睿等,1997)

第 4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定義

  • 園藝治療是一種利用植物、園藝活動和大自然的環境來促進個體身、心與精神上的功能,以提昇認知與健康的過程。園藝治療是一種全球性的、可適應性的,並且可進行科學上的研究探討。(陳彥睿等,1997)

www.3weekly.com

第 5 張,共 52 張

什麼是園藝治療

第 6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真諦

  • 園藝治療的目的在於:

增進認知、增進注意力集中、刺激記憶力、

增進持續力、增進生活品質、增進信心度、

減緩壓力、改變情緒、減低焦慮、增進挫折

容忍度、增進自制力、增進自我評價、增進

人際關係及社交能力、促進生理健康及免疫

功能、職業技能培養、安寧療護等。

  • 園藝治療最大大的力量來自於『自然』。由大自然自己來說話。

  • 研究治療對象主要以老年人之認知功能為主,園藝治療可以是身體的復健,可以是精神的安撫,更可以是一種生命教育。

第 7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發展歷史

發韌期

1798

Benjamin Rush醫師指出農場耕耘活動對精神患者具有療效。

1880

Kirkbride指出園藝活動有助於精神病患的健康。

1936

英國職能治療師協會正式認可園藝用於身心障礙者。

專業療程發展期

1942

Milwaukee Downer College為第一開授予職能治療學位之學位、在職能治療中開授園藝課程。

1948

Ruth Mosher Place首度用Horticultural Therapy這個名詞。

1951

密西根州立醫院採用園藝活動於老年病人。

學術單位發展期

1955

1959

密西根州立大學授予園藝治療碩士學位。

紐約大學醫療中心復健醫學部在院內溫室以園藝治療活動復健肢體障礙病患。

1972

Menninger基金會與肯薩斯州立大學合作成立園藝治療學門,學生必須臨床實習。

專業組織發展期

1973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through Horticulture美國園藝治療與復健協會(NCTRH)成立。

1988

American Horticulture Therapy Association美國園藝治療協會(AHTA)成立。

第 8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在台灣的發展與推廣

  • 台大園藝學系曹幸之教授等開「園藝治療」課程。成立「植物與人學會」推動園藝治療師訓練和認證。
  • 文化大學景觀系郭毓人教授在推廣中心開認證課程。
  •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許淑穗教授
  • 南華大學自然醫學所陳秋媛教授
  • 台中農業改良場場長----陳榮五博士
  • 黃盛璘老師: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長)
  • 沈瑞琳老師,著作台灣第一本園藝治療跨領域理論與應用大集綠色療癒力

第 9 張,共 52 張

  • 台中農改場陳榮五場長96年提列園藝治療計畫正式實施(行政院院會通過農委會所提六大新興產業—「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以「健康農業」、「卓越農業」及「樂活農業」為三大主軸。
  • 其中「樂活農業」重點包括健康養生、體驗學習、紓壓療癒等主題遊程,而園藝治療正可以配合樂活農業之需求。
  • 園藝治療性質豐富且變化性高,藉由其不同的特性可適用於多樣族群,包括綜合領域性、五感應用性、長久存在性、明顯成就性、活動生理健康性及學習生命特質性。可運用在身心障礙者、弱勢族群、兒童、老人、婦女或犯人,甚至一般人也可進行園藝治療達到紓壓休憩的效果,有助維持身心之健康。
  • 運用的地點可在休閒農場、綠色照護農場、一般農村景觀、復健機構、精神病院、療養院、監獄、看護中心、家扶中心、學校,甚至一般居家都可以用到。

第 10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益處

  • 生理:呼吸新鮮空氣、接受陽光,活動肢體。
  • 心理:園藝治療過程有助於建立自信和希望。園藝給我們另一個機會運用我的技術來照料生命,和生命重新連結。」讓他重新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讓他意識到自己生活的目的和希望。
  • 休閒:種花、盆栽、插花等
  • 社交:園藝課程設計的小組活動,彼此之間

可以相互協助或分工,因此可以增加

互動的機會

  • 認知:從園藝課程中教導正確的概念
  • 職業技能:園藝、盆栽、有機農業等產業

第 11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種類

類型

形式

目標

職能型

復健

就業能力

治療型

醫療

疾病或傷殘復健

社會型

福祉

生活品質、提高福祉

教育型

教育

達成教育目標

園藝治療的實施模式(Sandel, 2004),會因為不同的目標、服務對象的不同而區分成三種較為常用的模式:職業的模式、治療的模式、社會的模式

第 12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六大類型

1. 室內栽植:室內盆栽、花藝設計、胸花製作、水耕等。

2.戶外栽植:種植花卉、蔬菜或花園、苗圃以及景觀養護。

3.工藝活動:模型花園設計、收集報章雜誌的園藝圖片、

製作植物飾品與乾燥花、運用花盆或竹子演奏音樂、鋪

設踏石、雕塑植物、架設園藝設施等。

4.團體活動:植物相關的益智遊戲、故事與電影欣賞等。

5.參觀活動:參訪植物園、公園、花卉展覽等。

6.戶外教學:昆蟲與疾病、土壤、植物和動物等相關知識

探討。

第 13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的適用族群

  • 銀髮族
  • 憂鬱症患者
  • 特教兒童

  • 學習障礙者
  • 輕中度失能者
  • 藥物癮患者

第 14 張,共 52 張

適合園藝治療的場所(機構)

  • 學校設有特殊教育的學校。
  • 醫院:許多醫院都有各種園藝設備,來做年度的工作計

畫,尤其是一些具外傷的患者。

  • 庇護機構:各種收容所,包括療養院、教養院、育幼

院等。

  • 精神病院:美國最早運用園藝治療就是在精神病患身上。
  • 長照機構:老人院是最佳的場所,這一類的病患大多手

腳較不靈活,因此可以移動的園藝器材設備,

在這裡顯得非常重要。

  • 監獄:對受刑犯的工作訓練中,園藝是一項極為適合的

教育方法。

  • 社區長青銀髮族、關懷據點

第 15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課程須具備的條件�

  • 合格的園藝治療師資(認證)認證課程
  • 特定的族群或對象
  • 經過設計的課程規劃與教案內容
  • 合適實務操作的地點(園藝教室療癒花園設施、活動空間等)
  • 評估方式(問卷量表1.2.、生理檢測等)
  • 文章或成果發表(論文發表、期刊投稿成果發表會等)

第 16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在銀髮族的身心健康促進

第 17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對於銀髮族身心健康提升

  • 台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提升,去年約占人口比例十二%,預估明年開始老年人口將超過十四歲以下的幼年人口。
  • 在社區銀髮族有許多不同的園藝治療方式,最主要是利用植物、園藝及人與植物親密關係為推力,以園藝作為基本的技術提供動態生產活動,促進或維持參與者的生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的園藝治療之臨床應用成效主要以促進生理知覺功能、改善情感狀態、改善認知能力、增加社交互動及培養興趣嗜好等。

第 18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對於銀髮族身心健康提升之研究

  • Austin et al. (2006)針對8位獨居老人進行5 週園藝治療,發現體適能、日常生活功能及六分鐘走路皆顯著改善。
  • Kim et al. (2004)針對8 位社區老人進行5 週園藝治療,發現可藉由蔬菜種植園藝活動,並透過適應器具教導老人調整適當關節活動角度與姿勢平衡能力,訓練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最後達到增加身體活動力以及生理自理能力。
  • Brown, Dwozan, Mercer, & Warren (2004)運用5週園藝治療於66位護理之家老年住民,結果發現實驗組老人在後測的日常生活功能之移位、進、如廁比對照組顯著改善。
  • Thelander et al. (2008)以8 位失智老年住民為研究對象進行每週3 次,每次40~70 分鐘,為期6 週戶外園藝治療,結果發現,澆水、拔草、撿落葉等景觀維護可顯著改善平衡力。
  • 曾慈慧、呂文賢、何超然、林國青(2007)運用8 週團體園藝治療活動於7 位護理之家失能長者,發現室內栽種之園藝活動,如分株與修剪、播種植物上盆、扦插與疏苗顯著改善上肢肌力及精細動作,而藝術品與手工藝之創意型園藝活動,如壓花、組合盆栽則顯著改善生理知覺功能。

第 19 張,共 52 張

第 20 張,共 52 張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丁于倩護理師)

  • 一項針對65歲至95歲,台中社區關懷據點113位老年人,接受每周2小時的園藝治療,12週後發現,對於老年人的下肢能力、心肺功能、手指抓握精細度、走路步態穩定及身體敏捷度均有大幅改善。且憂鬱程度降低、自我感受社會及家人支持度增加,對於人生未來感到希望。

第 21 張,共 52 張

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鍾青芸護理師)

  • 一項針對17名,75歲到95歲的清、中度失智症長者,提供每周2小時,連續12週的園藝治療課程。分別於課程開始和結束後測量他們的知能、日常功能及人際互動情形。結果發現,它們的注意力較能集中、人際交往活動能力、心情狀況等都有顯著的提升。

第 22 張,共 52 張

五感刺激—舒活老人身心

  • 尤其「五感刺激」植物最適宜,也就是植物能刺激味覺、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如香草氣味可喚醒老人家的過去記憶。另外,植物選擇需考慮民俗禁忌,種花別選白菊花;插花可用象徵喜氣的大紅牡丹等。

第 23 張,共 52 張

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療癒)研究所�園藝治療課程

第 24 張,共 52 張

從泥土做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

第 25 張,共 52 張

特殊兒童園藝體驗活動-教學醫院兒童發展中心

第 26 張,共 52 張

獨居老人園藝活動--華山基金會民雄天使站

第 27 張,共 52 張

第 28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活動花絮

第 29 張,共 52 張

結業典禮合照

第 30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在社區營造的應用

  • 園藝治療與景觀療法

第 31 張,共 52 張

第 32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庭園與仁和社區的互動南投教養院與仁和社區的居民�內政部南投啟智教養院 劉彩玫、洪嘉雪

第 33 張,共 52 張

第 34 張,共 52 張

第 35 張,共 52 張

一片片馬賽克拼湊出動人的園藝治療故事

第 36 張,共 52 張

第 37 張,共 52 張

形塑在牆上的圖案,印在心靈深處的痕跡

第 38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啟心扉 歡喜兒融入社區

自由時報 : 2010/03/27

第 39 張,共 52 張

  • 〔記者林明宏/南投報導〕藉由園藝治療,南投啟智教養院院生不僅開啟封閉心扉,更將社區內原本陰暗醜陋的涵洞變成美麗的休閒庭園,融入社區生 活,26日舉行的園藝治療觀摩會中,與會人員除了對成果感到驚艷外,更肯定園藝治療的成效。
  • 台中區農業改 良場與南投啟智教養院聯手推廣園藝治療邁入第4年,昨日邀請醫護、社團、教師等團體研習,並分享28名院生接受園藝治療動手打造涵洞庭園和綠光家園成果。
  • 台中區農改場場長陳榮五指出,園藝治療除須具備園藝專業技巧外,人文與心理的關懷,以及願意付出、分享的心態更是重要,一開始啟智教養院院生或許連花、草都 分不清,甚至把花折斷,但在用心聆聽、包容的心教導下,小樹苗都會慢慢長大。
  • 教養院老師文素珠透露,參與園 藝治療的28名院生中,有自閉症、有暴力傾向,也有過動者,在接受柔性治療後,這些院生會定時幫植物澆水,採收農作物時更像中樂透般忘記下課時間,有暴力 傾向的院生也不再打人。
  • 教養院指出,為了讓院生融入當地社區,拉近與社區居民的距離,在農改場協助下,院生將高速公路涵洞打造成景觀庭園, 從種花、拼馬賽克圖案到鋪設石頭造景,不但讓涵洞更美麗,也讓院生走入社區,民眾對院生也不再恐懼,這樣的社會關係轉變與肯定,真的要歸功於園藝治療功 效。
  • 陳榮五指出,園藝治療在國內仍在起步階段,目前多用於智障、失智或獨居老人,未來或許可以引入監獄,藉由柔性治療方式,來改變受刑人的 情緒與行為。

第 40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短片欣賞

第 41 張,共 52 張

結語

  • 園藝治療是利用大自然來療育人們的身心問題
  • 在這過程中也許必需有足夠的人文的素 養,心理學的修養、醫療的知識也極為重要
  • 園藝治療低醫療介入的行為,是一種低成本、高療效的活動,值得推廣。
  • 園藝治療適合在社區營造的領域中加以推廣

第 42 張,共 52 張

感謝您們的參與!

第 43 張,共 52 張

˙

第 44 張,共 52 張

第 45 張,共 52 張

第 46 張,共 52 張

第 47 張,共 52 張

第 48 張,共 52 張

室內園藝治療教室

第 49 張,共 52 張

翠柏新村益康花園

第 50 張,共 52 張

園藝治療場所的設計

第 51 張,共 52 張

評估工具—量表

第 52 張,共 52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