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f 23

大圓滿法

鄭振煌

中華佛教居士會 中華維鬘學會

+886-2-2369 3998

ch_cheng@aaa.org.tw www.aaa.org.tw

2 of 23

九乘之巔

  • 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
  • 外三密:事、行、瑜伽。
  • 內三密:摩訶(大)、阿努(無比)、阿底(無上)。
  • 前八乘以凡夫心起修,無上瑜伽以佛心起修,如《圓覺經》云:「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3 of 23

達摩血脈論

  •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4 of 23

大圓滿法的特色

  1. 能夠獲得虹化等神奇成就。
  2. 修習簡單方便,不需布置壇城,背誦大量咒語,和經歷長時間的加行。
  3. 與禪宗的方法,有諸多相似與共通之處。
  4. 大圓滿心髓的且卻與妥噶法 。

5 of 23

大圓滿法的傳承

  • 那爛陀寺的大成就者吉祥獅子,從漢地走向金州求法的路上,獲得觀世音菩薩的授記,而學得大圓滿法心部、界部、口訣部的傳授。還掘出大圓滿心髓的伏藏:�心部�界部�口訣部--內,外,秘密,無上
  • 弟子有無垢友尊者、遍照護上師。無垢友尊者傳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傳入西藏。

6 of 23

大圓滿心髓

  • 聖者教授(龍清讓降巴尊者所傳)、甚深教授(無垢友尊者所傳)、空行教授(空行教授蓮花生大士所傳 )。
  • 岩傳(南派、北派)、耳傳(大耳傳-證義教授、中耳傳-光明教授、小耳傳-修心七法)、噶瑪教授等(其他樂派上師)。

7 of 23

三部之要義

  • 龍清巴上師:「大圓滿法門是指心性中之自然智慧,遠離戲論,不偏不依,而一切宗門要義妙法,皆能在此自然智慧中獲得圓滿,達到頂點。」
  • 心部-體認心性中的自然智慧。
  • 界部-體認自然界的真實相。
  • 口訣部-以自然智慧現證此自然界的真實相。

8 of 23

心部的修行

  • 心部的目標--體認心之明相。土觀大師:「隨見何境,唯是自心,心性現起自然智慧,除此自然智外,再無餘法。」
  • 界部的目標--體認界之空性。紅教的上師:「法性除普賢法界外,再無別處,即所謂界部,此諸所詮除此法性境界外,餘現則唯破之。」土觀大師:「諸有情識者為心部,諸虛空者為界部,轉此功用者為口訣部。」

9 of 23

�大圓滿心義之根本核心

  • 元代大寶法王《大手印願文》:「此離意者即是大手印,此離邊者即是大中道。此攝一切亦名大圓滿,願得決信知一知一切。」
  • 貢嘎上師 《椎擊三要訣勝法解說》(大手印法):「心注眼,眼注空,為一切要中要,須參仰的(大圓滿法)修法。」
  • 心注眼(觀晶管脈從心臟直接連接到眼睛 )--且卻(立斷)
  • 眼注空--妥噶(頓超)

10 of 23

且卻法要(修定)

  • 且卻:本淨觀修(心注眼)。《大圓勝慧且卻脫噶全書》中所言:「只在一切法之顯現中,於當體明空不二的剎那上,無修無證,無散亂定住,明明了了,覺照認識,認識這個就是自己本心,勿令間斷即是。」

11 of 23

妥噶法要

  • 妥噶:任運超越。「眼注空」:直接觀照天地宇宙間真實相的修行。修行時採用特定的三種坐式:象坐(報身坐-報身起用)、獅子坐(法身坐-法身起用)、仙人坐(化身坐-化身起用)。
  • 在修且卻法後所形成的定見中,觀照到自然界所呈現的實相光明,或各種「明點」與五方佛土,自然體會到四種光明相的更替現證,而轉化肉身為虹化光明身,即身成佛。

12 of 23

大圓滿心髓的核心

  • 且卻法:現證心之明相-心之空性。
  • 妥噶法:現證境界之空性-境界之明相
  • 極喜金剛:�心之自性已成佛,心無生滅如虛空。�悟法平等性真義,無求放下即是修。

13 of 23

大圓滿之根道果

  • 根:一切有情具有真如法界之體性光明。
  • 道:煩惱所知二種無明的清浄之道,為一切乘之究竟。
  • 果:如來藏中,一切垢障習氣清浄時,一切身智任運成就。
  • 蓮華生《口授見鬘》:一切諸法,自性為空;一切諸法,從本來究竟清浄;一切諸法,光明遍照;一切諸法,自然涅槃 ;一切諸法,為究竟圓滿菩提

14 of 23

蓮華生大士《智慧法爾解脫》

  1. 否定四原則(遮詮):無見、無俢、無行、無果。
  2. 肯定四原則(表詮):自生、自顯、自解、自然。
  3. 四決定見(遮表不二):無我、唯一、平等、任運。

15 of 23

覺性之杜鵑 六金剛句

  • 印度噶拉多傑所傳,經吉祥獅子、毗廬遮那、妙吉祥友等大師弘揚。
  • 根:諸法體性雖無二,異相性中離戲論。道:真如法界不作意,性相常住普賢善。
  • 果:本自圓成不施功,自然安住卽契入。

16 of 23

�椎擊三要口訣 法護 中譯

  • 頂禮上師
  • 見是廣大界無邊 修是悲智之光輝 行是正覺之苗芽
  • 如是實修行持中 即生成佛必無疑 否亦心樂阿拉拉
  • 見是廣大界無邊 椎擊三句義要訣 首先自心寬坦住
  • 不即不離無分別 悠然遍住狀態時 倏爾著心用一呸
  • 猛力短促埃瑪火 任何皆非楞然中 楞然之中洞澈然
  • 洞澈無礙無可說 法身本明當認持 直指本元第一要

17 of 23

椎擊第二要 決定堅定

  • 或住或馳亦皆可 或瞋或貪或苦樂 一切時間分位中
  • 認識法身認持中 舊識光明母子會 無銓本明狀中住
  • 住樂明喜再三壞 驟降方便智慧字 根本後得無分別
  • 座與座間無分別 無別狀態連續住 然而未得堅固間
  • 捨喧囂後殷重修 禪定區分出修座 一切時間分位中
  • 保認一法身妙用 此外別無惟決定 決定堅定第二要

18 of 23

椎擊第三要 定見解脫

  • 其實貪瞋喜憂苦 倏爾無餘分別念 認識狀中無接續
  • 認持解脫之法身 譬如水上之圖畫 自升自解無間斷
  • 隨現明空赤露食 任變法身王之力 無蹤自淨阿拉拉
  • 升起理趣如昔時 解脫理趣殊勝訣 無此修即迷妄道
  • 此具無修法身狀 定見解脫第三要

19 of 23

  • 具足三要見地中 悲智相繫之觀修 佛子總體行助伴
  • 三時諸佛雖共議 再無更勝此教授 開顯明力法身藏
  • 般若界中取寶藏 不與土石精華同
  • 嘎拉多杰之遺教 三種傳承心意粹 於心之子交付印
  • 是奧義矣心中言 是心中言義要訣
  • 義訣當令勿佚失 教授當令勿漏失
  • 智者室利嘉波殊勝法

20 of 23

圓覺宗心印傳承表 2007-2-13 諾那華藏精舍

21 of 23

蓮花生大士�─即身取證簡要之法

  • 因果業報,須信非虛。
  •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應求解脫。
  • 先尋擇金剛上師,以為依止。
  • 虔誦四皈依,誓心不退。
  • 發大菩提心,廣度有情。
  • 嚴持凈戒,以立根基。
  • 常觀十二支因緣,明生死本。

22 of 23

  • 次習禪定,內觀自心,本來清凈。
  • 修深般若波羅蜜,了知諸法,猶如夢幻。
  • 心不執著,身隨所安,妄念起時,勿隨勿制。
  • 緣境違順,塵影好醜,不起愛憎。
  • 惟常覺照,而忘覺照。
  • 佛心自心,本自如如。
  • 我見破盡,心一境性,即是成佛。

23 of 23

圓覺宗心要偈�智敏.慧華上師 法語

  • 念念返聞本寂體,隨遇而安不分別
  • 觸目逢緣皆妙用,幻顯幻滅離取捨
  • 豎窮三際遍十方,心光圓照寂滅相
  • 本寂本照本不動,無修無證無證者
  • 三身五智原具足,普賢佛位任運成
  • 上與諸佛同慈力,下與有情共悲仰
  • 三密如幻救度海,無餘悉歸常寂光
  • 無盡法界願示現,無住度生大圓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