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首先以催眠體驗來導入存在催眠治療的理論系統介紹,接著以「意識三重構作」模式揭露催眠經驗過程,並以「存在處境」與「當下經驗」說明心理治療的根本作用。大量的實作內容讓學員不只是獲得第一手的催眠經驗,並且得以在簡潔的架構引導下,直接上手意識轉化的催眠操作。
本課程也包含了存在催眠治療與其他不同治療學派之間的對話。學員將從另一個角度接觸到強調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的存在心理治療、強調「經驗」的羅傑斯學派與澄心法、強調人與圖像互動歷程的榮格學派以及強調個人情境經驗的阿德勒心理治療。
由於存在催眠治療注重體感與圖像經驗在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並以理論模型揭示其運作,對藝術媒材及身體動作有興趣的心理工作者將會發現存在催眠治療可以成為其圖像工作與身體工作的實務指引架構,自創符合存在催眠治療原則的心理助人工作方式。
存在催眠治療為一具備實徵研究基礎、理論論述且可與當代不同心理治療學派對話的意識狀態轉化心理治療。原本難解的催眠現象在本課程中將褪去神秘的面紗,成為認識人類意識運作本質的窗口,繼而貢獻到心理治療學的推進與消解生命受苦的實踐之道。
✢2019/03/17(日)✢存在取向的心理療癒思考:亞隆與余德慧體感意識的過程:以「澄心法」(focusing)為例
✢2019/03/23(六)✢從存在取向看艾力克森催眠治療圖像意識的過程:以「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為例
✢2019/03/24(日)✢存在與處境位置:以阿德勒的「早期回憶」(early recollections)為例催眠腳本寫作:待解之局的隱喻故事
✢2019/03/30(六)✢催眠腳本寫作:資源故事與結局存在催眠治療:妳/你自己的經驗
【參考資料】李維倫 (2004):〈做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期,359-420。Lee, W.L. (2007). Contacting and enacting “self for being ethical”: A model for psychotherapy practiced in Taiwan. In C. F. Cheung and C. C. Yu (eds.) Phenomenology 2005, Vol. I, Selected Essays from Asia. Bucharest: Zeta Books. 477-495.Lee, W. L. (2009). Psychotherapy as a locale for ethical care: The reaching into situated negativity. Schutzian Research: A Yearbook of Worldly Phenomenology and Qualitative Social Science, 1, 67-90. (In Chinese)李維倫(2011):〈反思臨床心理學訓練:探究美國「科學家—實務者」模式與專業能力學習的本質〉。《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卷2期,173-207。李維倫 (2015):〈柔適照顧的時間與空間:余德慧教授的最後追索〉。《本土心理學研究》。43期,175-220。
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師承臺灣人文科學心理學的先行者余德慧先生,李維倫教授關注臺灣本土心理療癒現象,聚焦於心理治療的核心原理,在學理與實務上創立了具本土性與普遍性的存在催眠治療。目前正進一步探究轉移存有狀態的經驗(experiences that alter states of being),並希望以此帶動臺灣人文臨床心理學的展開。
▎人 數: 上限30人 (15人以上開班)
▎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
※早鳥日期至2019年02月28日止※學生身分報名者,上課報到時需出示學生證
▎繳費確認、發票事宜與行前通知A. 待收到您的繳費資訊,我們將於10個工作日內以email回覆確認您已完成報名手續。B. 收據將於課程當天提供。(或課程結束後一個月內寄發)C.開課前一周會寄發開課通知,若未收到,請來信確認。D. 若因人數不足或天候因素取消課程,也將以email方式通知。
▎退費機制 A. 2018年05月12日前取消報名,扣一成行政費用後將餘額全數退還,之後取消報名則不予以退費,敬請見諒。B. 若主辦單位因人數不足或遇天候因素問題取消,將全額退費,不另扣手續費用。
▎注意事項 ※時數證明:完成本課程之本會一般會員,發給「專業課程I/1. 存在催眠治療總論」30小時證明。完成本課程之一般大眾,發給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之「推廣課程」時數證明30小時。(會員申請辦法及程序請見:本會官網)※為尊重講師之智慧財產權,及其他學員隱私與權益,禁止錄影、錄音與攝影。※本課程包含講演與演練,具連貫性,學員請儘量一次完成。若必須請假,可於下次開課時補課,惟以12小時內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