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傳承的水墨,如何迎接現代化的挑戰與衝擊?!
「藝術追求創新」,在不同的社會變遷下,藝術家致力尋求突破。向來被認為重視門派和傳統的水墨,又如何回應時代的要求和迎接全新的衝擊?
二十世紀的每一場美術變革幾乎都與水墨有關,往往形成了「新與舊」、「跨文化」、「東西文化」的對立和競逐。徐悲鴻將西方的素描、解剖學引入水墨中,革新整個美術教育及國畫;潘天壽引入幾何化的怪奇佈局和造型,但堅持傳統運筆;林風眠用野獸派方式畫墨彩;嶺南派習東洋繪畫的氣氛和素描寫生,為的是「以西潤中」等,都期盼以美育回應文化的革新。
到了上個世紀中期,水墨甚至追求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觀念藝術和裝置藝術結合,引發各界更多的討論和反思。你又如何待看這些藝術家的努力呢?
新月很榮幸邀請到研究現代水墨與中西藝術的香港教育大學老師劉瑩博士,帶大家認識20世紀的水墨如何追求創新、如何走出新的風格?!
2025年7/18、8/15、9/5、10/31,(五)下午2-4點,歡迎大家跟著劉瑩老師一起探尋水墨畫的發展與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