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跟動物一樣,本來就具有挑選適合自己食物的能力,但我們常會被大腦的慾望驅使去選擇不適合我們的食物。
台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現食安問題,從塑化劑、毒澱粉、餿水油事件到最近的蘇丹紅、紅麴產品以及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事件等。平時也常會有很多人寫訊息問我:「XX食品或保養品適合我嗎」?
或是「戴XX能量產品適合我嗎」?「能量測試」是一種很好用的工具,在操作及學習上並不困難,是每個人都能上手的方法,舉凡從測試食物或日常用品是否適合自己,到身體機能運作是否流暢,皆能經由正確的「能量測試」方法得到回答。
雖然能量測試在實際操作上並不困難,但其中還是有許多執行上的關鍵需要了解,否則胡亂測試根本無法準確。這堂課將帶領大家學習「能量測試」,告訴您如何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照顧自己及家人。
初階班:這個工作坊將教導大家如何幫他人測試食物能量或常帶的飾品是否適合自己。也會教導大家當對方無法被測試時(例如昏迷、年紀太輕、雙手受傷等)如何用替代者來測試能量。
食安班:在這個課程裡,我們會教導不同的自我測試能量方法,除了測試食物是否適合自己以外,還會分享如何增加身體的敏感度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必須上過初階班才能選擇這個食安班,因為得要先具備基礎能量測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