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六個步伐讓感受成為養分—澄心聚焦在單一議題的結構式運用】
時間: 7/15(六)9:30-12:00
帶領者:林之珮心理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透過澄心聚焦的練習,我們學習往內傾聽,觸及需要被關注的感受,讓身心腦體會到相互交流,逐漸安住與和諧的歷程。而如何把這份自我觀照的方法放入生活裡的親密、親子以及人際關係、內在衝突矛盾等議題,之珮心理師將自身療癒和工作心得撰寫在「與內在的刻意練習」這本書中。書中進一步把澄心聚焦方法的重要元素,包括:感受、身體、想法、想像力、自我回應等,彙整成六個步伐,我們可以透過這六個過程,專注陪伴在某個主題中的自己,不僅安撫各部分小我,同時探訪內在智慧,找到安定點與心的起始點。這場分享,將包含示範、體驗以及諮商工作運用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堂【澄心聚焦在伴侶關係裡的實踐---------聆聽的藝術】
時間: 7/22(六) 14:00-16:30
帶領人: 李蔚講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聚焦是心理治療界眾所周知的方法。它是一種以聆聽身體經驗為導向的方法,我(李蔚)發現它也適用於生活的日常。聚焦是經過科學證明的,是⼀種基於哲學的⽅法(Gendlin,1997 年)。分享會中,我將簡單介紹聚焦的起源和簡德林聚焦哲學的四個關鍵概念: 深感(Felt Sense) 、繼續前進的能量(Carrying Forward Energy)、隱性和互動至上(The Implicit and Interaction First)、同在(Being with)。我將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澄心聚焦歷程的四個階段,初探在伴侶互動關係歷程的工作入口,拆解聚焦技法在關係裡實用有效的五大招。
歡迎朋友們來,體驗由身體通向深感(Felt Sense)的入口,放下故事情節進入關係,尋找心與心相遇、愛與連結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堂【自我覺察的兩個好方法: 觀我聚焦及動物聚焦】
時間: 7/29 (六) 14:00-16:30
帶領者:張卉湄心理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自我覺察的兩個好方法:
1.動物聚焦以動物的身體意象和內在互動,身體會到達人所需要的姿勢或動作並自發地釋放身體卡住的能量。適於澄心初體驗或身心自我照顧。
2.觀我聚焦是結合冥想、整理空間與澄心實作的融合。它先從身體調頻開始,最後觀察自我心思(ego-mind)的變化。「那是哪個我」? 這是一個有趣且帶來內在深層體驗的技法。
上課方式: 講解、示範、兩人體驗、團體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五堂【全身聚焦在澄心中的運用】
時間: 8/5、8/12(六)9:30-12:00
帶領人:黃慧雯心理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全身聚焦的開創者Kevin McEvenue說:「全身聚焦是邀請意識的能力,去喚醒深藏在每個人生命中的智慧。」其中一個尤為重要的領悟是:「當我的某部分感知到被愛,它自我療癒的能力將會被喚醒。」
透過全身聚焦的體驗,我們帶著五大身體空間的覺知,找到具身性的安全感,把全身性體會作為通往更大的觀察性自我的入口,找到作為全人的完整自然本性。本課程為全身聚焦的入門與體驗課,並將引導大家將全身聚焦與澄心結合運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堂【東西方心靈的交會: 澄心與佛學、道家、易經及漢字聚焦】
時間: 8/19 (六)14:00-16:30
帶領人: 張卉湄心理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東西方心靈的交會:澄心與佛學、道家、易經及漢字聚焦
澄心以身體覺察立基,引導來訪者到更高的地方看待事物,通達未知之智。本課程探討澄心與東方哲理的相似點以及人類心靈追求的普遍性。透過東方的思想體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視角,幫助人們理解自我和他人以及和自然的關係。
上課方式:講解、示範、小組體驗、團體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堂【從現象學和心智化觀點看澄心歷程】
時間: 9/9 (六)14:30-17:00
帶領者:邱韻芝精神科醫師 TIFI Focusing Trainer
澄心(Focusing)的創始人Eugene Gendlin是美國的哲學家,他研究如何在未知的邊界思考、意義是如何被經驗和創造,以及如何碰觸、認識生命的本質和內隱過程。透過現象學觀點,我們可以更深入理解澄心歷程中的面向和層次,包括我們如何認識一個對象(例如深感),為何回到當下臨在、待在邊緣、不陷入是重要的,互為主體性的概念在澄心中如何體現和轉化等。這有助於我們體會心智化理論中的情感鏡映、自我發展和調節,是如何在經驗中發生、迴饋、建構,而透過澄心和內隱連結,或許是重啟心智化的一條路徑。
本次講座會以澄心歷程的介紹為主軸,參照現象學和心智化的觀點,再帶入澄心的體驗,期待深化和豐厚我們對生命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