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就是一本書,表情豐富歷久深厚,等待我們打開,等待我們書寫。而我們每天生活於此城,行街浮游,有知道有不知道,書寫是一種向他人和歷史分享的方式,點滴聚成本土。處處重建的年代,以文學書寫,留住自己的街道,繪畫文藝社區地景。創作是擁有一個地方最永恒的方法。
「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社區書寫計劃再次推出社區創作班,並移師至油麻地碧波押及大坑青年中心進行,內容以文字創作為主,參考現有香港社區文學創作,輔以攝影/繪畫,從歷史到虛構,結合圖文創作,以求令參加者可以整理個人經驗與記憶。導師專業,課程好玩,跨界文藝創作班,機會難得,欲報從速。
優秀作品將於計劃網站刊登,並獲稿費。創作班適合入門人士,費用全免。為確保妥善運用資源,社區創作班將收取按金,報讀學員需於上課前繳交HK$400,完成6節課程後可獲全額退款,以作鼓勵,歡迎報讀。
1.油麻地碧波押
導師﹕甄拔濤(作家及編劇)
張偉樂(攝影師)
李香蘭(畫家)
日期﹕2月27日至4月3日,逢周二
時間﹕晚上7時至9時
節數﹕6節
上課地點﹕碧波押(油麻地上海街404號)
按金﹕$400,必須完成6節課程後可獲全額退款,不接受單節報讀
名額﹕20人
2.大坑
導師﹕陳麗娟(詩人)
張偉樂(攝影師)
李香蘭(畫家)
日期﹕3月1日至4月12日,逢周四(4月5日除外)
時間﹕晚上7時至9時
節數﹕6節
上課地點﹕大坑青年中心(香港銅鑼灣道121號2樓)
按金﹕$400,必須完成6節課程後可獲全額退款,不接受單節報讀
名額﹕20人
繳付按金
支票﹕抬頭請寫「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英文名稱:The House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Limited),寄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香港文學生活館」。
轉帳:東亞銀行帳戶015-213-6800-4116(支票戶口),戶口名「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英文名稱:The House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Limited)請附入數紙。
現金﹕於星期一至五下午2時至7時到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1樓「香港文學生活館」繳交(公眾假期除外)。
查詢
電話﹕23336967
電郵﹕
hk.house.of.literature@gmail.com網址﹕
http://writinghk.org/註:「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社區書寫計劃由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主辦,獲何鴻毅家族基金之「藝術 ‧改寫香港」資助計劃贊助。本計劃以港九新界的具體實存街道為核心概念,發動社區考察研究及書寫,再輔以社區創作班,讓大眾整理自身與居住環境之間的關係,最後透過文章徵集和網站發佈,共享創作成果,啟發後續的書寫和研究,讓社區文學可以持續轉化和深化。
導師簡介(排名不分先後)﹕
甄拔濤
劇場編劇、導演、大專兼職導師,現為香港文學館理事。香港大學英國文學系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文學)碩士及倫敦大學Royal Holloway編劇碩士。劇場作品包括:香港話劇團,跳格黑盒EMW:《灼眼的白晨》(編劇及聯合導演);凝動劇場,2015 國際綜藝合家歡:《少年一心的煩惱》(編劇);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新文本戲劇節2012:《西夏旅館》(編劇及導演)(獲第五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提名);Burnt Mango及靠邊站舞‧劇,《三千此身》(導演);多空間 Y Space,《2046:小牛講古仔》(編劇及聯合導演)等。
甄氏除劇場工作外,畢業後曾涉足視覺藝術,並活躍於Para/Site藝評班,同時從事文字和錄像創作。出版書籍:文學及繪本合集作品《土製香港》及《鉛筆擦膠——城市魔幻繪本》(入選雜誌《讀書好》2009 書展100 本好書);編輯作品:《躍動的交鋒:閱讀新文本》及《浪漫的挑釁:創作新文本》。錄像類:《做什麼也改變不了我的世界》(獲香港鮮浪潮短片比賽最佳攝影、以色列特拉維夫國際學生電影節參展、2014年台灣「香港周」)等。甄氏亦是資深教育工作者,曾任中學教師及主任十二年。
陳麗娟
又名死貓。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於香港修讀),分別主修英文和藝術。詩集《有貓在歌唱》(2010:香港,文化工房)獲第十一屆(2011)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推薦獎。陳氏亦從事視藝創作,為香港版畫工作室2015年POP UP PRESS個展系列藝術家之一。中英雙語詩集《亡星之城》由澳門故事協會/澳洲冥犬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散文集《不能抵達的京都》於2015年出版。陳氏育有一貓名普洱。部落格:
littledeadcat.blogspot.com。
張偉樂
生於1986,2010年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藝術學士學位課程,主修攝影。現職為專業攝影師及兼任攝影講師。商業作品涵蓋人像、商品、活動、劇場攝影等。個人藝術創作以攝影為主要媒介,關心香港這個城市的人和物,並思索攝影這媒介的本質及可能性。作品曾於《出爐2010》藝術系畢業生聯展展出,2011年獲邀參加首個海外聯展《灼爍之港:香港當代攝影展2011》,2012年舉行首個攝影個展《張的相片》。除個人創作外,亦同時喜愛攝影教學工作,分享攝影的技術、熱情及樂趣。
李香蘭
自小於鄉村長大,祟尚自由奔放的生活,並把這種生活態度轉化成藝術風格。2009年出版《上·下禾輋》繪本,記述於禾輋村成長的人和事。其後於明報刊登專欄,和貝貝一起記錄各種香港人的生活面貌,不論男女老幼,高矮肥瘦,誓要揭開一本老百姓大字典。2012年將香港人的故事結集成書,出版《尋人啟事上·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