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n'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so this file can't be opened. Enable and reload.
《始得西山宴遊記》測驗 (第二季)
一、測試內容全為多項選擇題。
二、測試旨在加深同學對於範文內容的認識,其出題題型與考評局並不完全相符。
三、測試題目共10題,總分為20分。
四、以下各題,應按照課文內容及其背景作答。
五、請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1.《始得西山宴遊記》文題中的「始」字,與以下哪一句引文的「始」字的意義相同?
2 points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段)
始指異之。(第2段)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第4段)
遊於是乎始。(第4段)
Clear selection
2. 以下哪一個句子在文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 points
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第1段)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第1段)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 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第2段)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第3段)
Clear selection
3.《始得西山宴遊記》中「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而卧,卧而夢」這組句子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2分)
2 points
頂真
倒裝
排比
對偶
Clear selection
4. 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說「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心凝形釋」是甚麼意思?(2分)
2 points
意志堅定,形體放鬆。
精神安定,形體解脫。
心靈富足,形體舒暢。
胸懷坦蕩,形體自由。
Clear selection
5.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沒有從以下哪一個角度描寫西山?
2 points
在山上環視
在山上遠眺
在山上俯瞰
在山上仰望
Clear selection
6. 作者在哪天首次到訪西山?
2 points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慶曆四年春
元和四年春
慶曆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Clear selection
7. 作者對大自然的體會與哪一家思想相近?
2 points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Clear selection
8. 作者為何把自己視作罪人?
2 points
因為他殺害了皇上
因為他被貶到柳州
因為他被貶到永州
因為他受人賄賂
Clear selection
9. 以下哪一句原文句子屬於《始得西山宴游記》?
2 points
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銜遠山,吞長江
太守之樂,得之心而寓於酒也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Clear selection
10.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
2 points
柳宗元
歐陽修
楊修
蘇軾
Clear selection
Submit
Clear form
This form was created inside of Dsessential.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
Forms
Help and feedback
Contact form owner
Help Forms improv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