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isn'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so this file can't be opened. Enable and reload.
43-2以西結書(二)13~24章 測驗卷
歡迎按經文範圍翻開聖經查閱open Book,盡可能不猜題哦!建議上網參閱「信望愛聖經資源中心」https://bible.fhl.net/index.html 點開「和合本」、「新譯本」、「和合本2010」、「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相互參考!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 Indicates required question
姓名:
*
Your answer
若您不是桃園中山教會的會友,請寫下您的email,我們將參與本卷的榮譽標章,傳送給您!
Your answer
1. ( ) (13:4) 十三章是講「斥責假先知」。『以色列啊,你的先知好像荒場中的□□。』
*
1 point
(1) 羊群
(2) 野狼
(3) 狐狸
(4) 獅子
2 ( ) (14:14) 以西結心目中的舊約三大英雄是誰?
*
1 point
(1) 挪亞、但以理、亞伯拉罕
(2) 挪亞、但以理、約伯
(3) 挪亞、亞伯拉罕、約伯
(4) 亞伯拉罕、挪亞、但以理
3. ( ) (15:2) 以西結書出現不少比喻;第十五章,耶和華比喻耶路撒冷為無用的、被焚的□□□的木料。
*
1 point
(1) 無花果
(2) 葡萄樹
(3) 橄欖樹
(4) 香柏樹
4. ( ) (16:1~5) 本段是「棄嬰的比喻」;依據本段所述,何者為「非」?
*
1 point
(1) 耶和華吩咐以西結要使耶路撒冷知道她那些可憎之事
(2) 它形容她為棄嬰
(3) 它形容她一出生沒有人用水洗她,使她潔淨
(4) 她被形容為讓人生憐的棄嬰
5. ( ) (16:3, 45~46) 以西結為了苛責耶路撒冷,以一些民族來比喻她的父、母、姐姐和妹妹,正確的(父→母→姐姐→妹妹)順序是什麼?
*
1 point
(1) 赫人→亞摩利人→撒馬利亞→所多瑪
(2) 亞摩利人→赫人→撒馬利亞→所多瑪
(3) 亞摩利人→赫人→所多瑪→撒馬利亞
(4) 亞摩利人→所多瑪→赫人→撒馬利亞
6. ( ) (16:59~63) 本段是關於耶和華要與以色列人立定永約;依據本段所述,何者為「非」?
*
1 point
(1) 過去,以色列人輕看誓言、背棄盟約,所以耶和華必照他所行的待(報應)他
(2) 耶和華是公義的,祂絕不追念當初以色列民族形成(幼年時)時與他所立的約
(3) 以色列人要為自己、過去祖先所犯的錯,自覺慚愧
(4) 耶和華要堅定與他所立的約,理由是:讓他知道祂是耶和華,好使他在耶和華赦免他一切所行的時候,心裡追念,自覺抱愧,又因自己的羞辱就不再(敢)開口
7. ( ) (17:1~21) 在二隻鷹與葡萄樹的比喻中,何者為「非」?
*
1 point
(1) 葡萄樹代表耶路撒冷
(2) 第一隻鷹代表巴比倫,以色列(指猶大)的宗室中取一人與他立約,唯有守約他才得以生存
(3) 第二隻鷹代表埃及,以色列(指猶大)的領導人背叛巴比倫,打發使者往埃及去求援
(4) 後來,以色列(指猶大)的計策成功了
8. ( ) (17:23,馬太福音十三章) 這一節的內容,和耶穌所說的哪一個比喻很像?
*
1 point
(1) 撒種的比喻
(2) 稗子的比喻
(3) 芥菜種的比喻
(4) 麵酵的比喻
(5) 藏寶的比喻
(6) 尋珠的比喻
(7) 撒網的比喻
(8) 新舊庫藏的比喻
9. ( ) (18:1~32) 關於『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18:2)這句俗語,何者為「最不可能」?
*
1 point
(1) 耶和華肯定它是真理
(2) 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不可以再引用這俗語了
(3) 耶和華否定了這句俗語,祂重申父善子惡,就罰子;子善父惡,就罰父,不再牽連無辜的人,一人做事一人當
(4) 先惡後善,主不念舊惡(鼓舞認罪悔改);先善後惡,主不念前善(行善要堅持到最後,否則晚節不保)
(5) 這句俗語反應過去家人犯大罪,可能會殃及無辜的家人,最嚴重的是造成所謂的株連九族的現象
10. ( ) (19:1~9) 是關於「獅子被捕捉的比喻」;19:4所述被擄到埃及的是指誰?
*
1 point
(1) 約西亞(Josiah)(第16任,640~608BC)
(2) 約哈斯(Jehoahaz)(又名「沙龍」;第17任,608BC)
(3) 約雅敬(Jehoiakim)(第18任,608~597BC)
(4) 約雅斤(Jehoiachin)(又名「哥尼雅」或「耶哥尼雅」;第19任,597BC)
(5) 西底家(Zedekias)(又名「約雅敬」;第20任,597~586BC)
11. ( ) (19:10~14) 是關於「葡萄樹被拔出的比喻」;以下何者為「非」?
*
1 point
(1) 本段描述猶大由盛轉衰的轉折
(2) 葡萄樹代表猶大
(3) 葡萄樹被拔出後「完全」被火燒毀
(4) 葡萄樹被拔出後,其果子被東風(焚風)吹乾,折斷的枝幹被燒毀,主幹卻被栽在曠野乾旱無水之地,似乎還有一線生機
(5) 本段是首哀歌
12. ( ) (20:45~49) 是關於「焚燒南方(直譯「尼革夫」─意思是曠野乾旱的地方)樹林的比喻」;以西結聽後的反應是什麼?
*
1 point
(1) 無言以對
(2) 欣喜若狂
(3) 欣然照辦無誤
(4) 如現譯本所說,他向神抗議:「至高的上主啊,不要叫我做這事;人家已經在抱怨我常說謎語了。」以西結向上帝抱怨沒人把他的警告當一回事,只覺得他是「危言聳聽」的人
13. ( ) 第廿一章把毀滅性的工具比喻成什麼?
*
1 point
(1) 刀
(2) 槍
(3) 劍
(4) 弓
14. ( ) (21:6) 按本段所述,耶和華要以西結演什麼樣的劇?
*
1 point
(1) 憂悶的坐了七日
(2) 緘口不言(暫成啞巴)
(3) 顯示圍城的磚塊(預演耶路撒冷被困)
(4) 左右躺臥(被擄期限的象徵)
(5) 不潔的食物和飲用水極度缺乏(城困糧絕的象徵)
(6) 剃頭髮和剃鬍鬚
(7) 妻死不辦喪禮
(8) 在人們眼前彎著腰,苦苦地歎息
15. ( ) (22:18) 『「人子啊,以色列家在我看為□□。他們都是爐中的銅、錫、鐵、鉛,都是銀□□。』
*
1 point
(1) 渣滓─意思是物體萃取出來後殘留的東西
(2) 雜物
(3) 寶藏
(4) 珍寶
16. ( ) (22:23~31) 猶太人中的罪魁禍首有哪些?
*
1 point
(1) 先知
(2) 祭司
(3) 首領
(4) 眾民
(5) 以上皆是
17. ( ) (22:26) 祭司犯的錯是什麼?
*
1 point
(1) 同謀背叛,吞滅人民,搶奪財寶
(2) 強解律法,褻瀆聖物,不分別聖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潔淨的和不潔淨的,又遮眼不顧安息日
(3) 抓撕掠物,殺人流血,傷害人命,要得不義之財
(4) 一味地欺壓,慣行搶奪,虧負困苦窮乏的,背理欺壓寄居的
18. ( ) (23:4) 23章是關於「兩個淫亂姐妹的比喻」;妹妹「阿荷利巴」是指誰?
*
1 point
(1) 撒馬利亞(北國以色列)
(2) 耶路撒冷(南國猶大)
(3) 巴比倫
(4) 埃及
19. ( ) (24:6, 9) 耶和華怎麼稱呼耶路撒冷城?
*
1 point
(1) 公義之都
(2) 和平之城
(3) 錫安
(4) 流人血的城
20. ( ) (24:6~14) 本段所描述耶路撒冷城的罪惡,以下何者為「非」?
*
1 point
(1) 這裡形容耶路撒冷為「這流人血的城,就是長鏽的鍋」
(2) 長鏽的鍋要被徹底的燒熱,目的是使其中的污穢熔化,使它的鏽得以除淨,然而這個舉動卻徒勞無功
(3) 耶路撒冷仍一息尚存
(4) 長鏽的鍋要被徹底的燒熱,象徵神的忿怒倒盡在耶路撒冷身上;「這鏽就是用火也不能除掉」,意即耶路撒冷即將淪陷
21. ( ) (24:15~27) 這是「妻死勿哀的比喻」;以下何者為「非」?
*
1 point
(1) 耶和華要以西結在早上向猶太人預告自己的妻子晚上會死
(2) 耶和華吩咐以西結務必嚎啕大哭
(3) 耶和華叫他不可悲哀哭泣,也不可流淚
(4) 猶太人覺得這件事跟他們無關,他們要以西結說明清楚
(5) 「妻死」象徵「耶路撒冷淪陷」,正式宣告猶大國的滅亡
22. ( ) 第1~24章,耶和華主要以什麼方式陳述自己是耶和華?
*
1 point
(1) 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2) 他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3) 列國就知道我是耶和華
23. ( ) (1:3, 3:14; 3:22; 8:1…) 以西結書被基督徒傳統喻為什麼?
*
1 point
(1) 「聖父的先知書」(耶和華是父親,呼召背道的兒女回來)
(2) 「聖子的先知書」(預言聖子彌賽亞的來臨)
(3) 「聖靈的先知書」(先知有特殊的屬靈感受)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
Forms
Help and feedback
Contact form owner
Help Forms improv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