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room 家長監護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給家長的一段話
最近有不少家長在關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形如何,
我一直在思考有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家長有效了解孩子的學習情形
可利於孩子增強學習的動機,所以想邀請有興趣的家長們參與實驗,
可以填寫表單資料,日後會將家長加入Classroom的監護人,
家長可以看到自己孩子作業的情形。

「每個孩子其實都很期待獲得父母的肯定」,
當我獲得讚美、肯定、期待與感謝,我會更加想把事情做好,
過去教學經驗上,
很多同學認真努力也是想滿足對父母的期待(雖然我個人覺得這個動機可能歪樓也很薄弱),
但這也許就是人的內在渴望,又或著是比馬龍效應、霍桑效應(此實驗也是基於霍桑效應)

如親師座談會所說,選技職有時就是運氣運氣,
運氣好選到適合的,運氣不好就是在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很挫折,
家長們也可以透過觀察了解孩子對於此職種的合適度如何,
孩子國中也許做過職業試探等等的,但都不如直接體驗  
(經驗上不知為何,許多學生反饋國中時做的職業試探都不準或與預期不合)

這個實驗也需要請家長們幫忙,
切記勿逼迫孩子完成作業,(打罵、嘲諷、剝奪懲罰、情緒勒所等)
這種有毒壓力終將壓垮內在學習動力,
孩子怕被罰就敷言抄寫交差,沒意義的事做久了,連演都不會演了,
若最後學習的動機變成是由杏仁核的戰逃反應來驅動(俗稱爬蟲腦和古哺乳腦),
我們又怎麼可能期待爬蟲類或老鼠的大腦可以有高層次的學習?

當人類在一個具有安全感、歸屬感的環境中,
就會本能地想要嘗試、探索與學習,
(回想起嬰幼兒剛學會爬到處探險的時期,作為家長還真心有餘悸)
青少年階段的感覺跟兩三歲嬰幼兒很像,又來到渴望學習與嘗試獨立的階段,
給予適合學習的環境、鼓勵與關愛,他們自然就會學得很好。


這個實驗的目標與預期在於:
1.家長可以觀察與參與自己孩子的學習情形,給予鼓勵或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
2.若觀察發現孩子真的習得無助感很深,家長可以給予合適的支持或改變
3.孩子可因霍桑效應、心理被關注與支持,改善親子關係,產生學習動機


最後我要說的是
全班同學開學之初都期待可以完成指定任務與學習,
我都有把缺交作業的同學找來晤談,
會沒有辦法說到做到,一定是有什麼樣深層的原因需要去挖掘;
我只認識孩子們一個月左右,全班30幾位時間都分散掉了,
能夠真正陪伴與關心孩子的是各位家長,
所以您很重要!

不用給自己壓力太大,作業缺交而已,人生不會因為少交幾個作業就歪掉
但可以師長們兩三句正向肯定的話、真誠的關心,讓孩子不一樣
學生姓名 *
家長姓名 *
家長GMAIL *
下列注意事項還請家長幫我確認下列事項 *
Required
其他建議想法或問題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form was created inside of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