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四下社會科第一單元第二課隨堂評量-2
102學年度第二學期社會隨堂評量
版本:康軒版
範圍:第一單元第二課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電子郵件 *
記得填寫小老鼠後面的地址,例:帳號@cmes.tn.edu.tw
姓名 *
是非題
(1) 早期來臺灣的漢人,會興建水庫、使用化學肥料,發展一年兩穫的水稻。 *
(2) 現代農民主要以大量噴灑農藥的方式,來保護愛文芒果避免蟲害,以賣得好價錢。 *
(3) 一般來說,作物的產量愈多,它的價格也跟著愈高。 *
(4) 技術革新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居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
(5) 彰化縣 二水鄉的八堡圳,開築於清代初期,是當時臺灣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圳。 *
(6) 為了避免同一時間作物的產量太多,家鄉農民會改變作物的生產季節及生產時間。 *
(7) 不容易取得水源來灌溉農作物的家鄉,能養活的人口比較多。 *
(8) 種植甘薯、甘蔗等旱作作物,產量比較高,養活的人口比較多。 *
(9) 在引水不便的地區,先民通常會利用開築埤圳的方式來引水灌溉。 *
(10) 不管是生產哪一種作物,作物的產量和人口數量都沒有什麼關係。 *
選擇題
(1) 家鄉農民改變作物的生產季節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項? *
(2) 早期先民主要是用什麼方法來發展一年兩穫的水稻農業? *
(3) 農民為了保護上將梨的花苞,會採用哪一種方法避免雨水的傷害? *
(4) 技術革新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
(5) 家鄉先民在還沒有發展新技術之前,常利用什麼傳統的方法,來提高作物的生產量? *
(6) 「仁愛鄉的作物生產量比忠孝鄉高。」根據上列敘述,下列哪一項推論是比較合理的? *
(7) 關於在引水困難的地區所發展的農業,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
(8) 下列敘述,哪一項正確? *
(9) 農民改變作物生產季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
(10) 作物生產量的提高和人口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 *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