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編輯權限
✦ 沒有光的世界巴洛克 ✦ 微生物影音創作工作坊



微生物的影像聯想

1675 年,安東尼・菲利普斯・范・雷文霍克(Antonie Philips van Leeuwenhoek)將一滴水放到自製的顯微鏡下觀察,赫然發現水中竟然潛藏著大量不停游動的微小生物。這些肉眼不可見的生命第一次進入人類的視野,結束了對牠們的感知為一片黑暗的時代。光線進入了單式顯微鏡,也進入了我們想像中的微觀世界。

然而,除了尺度上的限制,觀測本身也帶著人文與視角的侷限。我們「看到什麼?」,取決於「牠們對我們而言是什麼?」。這些生物與人類之間的疏離,並未因儀器的問世而被真正跨越。對我們而言,牠們長久以來被置於「難以探查的研究對象」這樣的關係中。我們是否能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重新勾勒出這些微小他者的想像與連結呢?



工作坊內容

本工作坊以「微生物的影像聯想」為核心,邀請參與者透過顯微鏡,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微生物美學方法。我們將從大安森林公園與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園區內採集水體與環境樣本,觀察其中的輪蟲、草履蟲、藻類等各類微生物,並拍攝牠們在顯微鏡下的活動影像。

此外,參與者也將從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挑選或拍攝影像素材,並與微生物影像進行拼貼與剪輯,創作一段約一分鐘長的短片。這些作品將並置微觀與日常的視角,探索不同尺度下的生命與空間,並思考我們是否能透過這樣的方式,靠近並理解非人動物。

參與者可自行選擇作品是否在11/16(日)當代文化實驗場 -排練室的展演中一同呈現。



注意事項 ⁕ (重要)

• 由於設備有限,報名成功以確認信為主

• 因工作坊包含剪輯作業,建議具備基本剪輯經驗(不限設備與軟體)。

• 請事先拍攝「不包含人物的影像素材」,大約3-5段,每段30秒,影像中有會動的東西即可 • 請自行攜帶喜歡的剪輯設備(手機、電腦、平板等皆可)。



⁕ 工作坊資訊 ⁕

時間: 2025/11/1 (六) 14:00-16:30(共2.5小時) 

人數:8-12

地點: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177號)Creators (R303 )

( 由於名額有限,報名成功將會郵件通知,感謝 )



工作坊流程

13:30 – 14:00 觀眾入場

14:00 – 14:10 開場|微生物小知識

14:10 – 14:30 捕撈微生物

14:30 – 14:45 影音小講|從顯微鏡到展覽現場

14:45 – 15:00 顯微鏡設備教學

15:00 – 16:00 錄製微生物 × 影像創作

16:00 – 16:30 創作分享



⁕ 主辦者簡介 

王懷遠
曾先後就讀物理、工業設計系,於2020年畢業於荷蘭安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學系。目前為實驗學校兼任教師、微生物研究員及創作者。創作核心聚焦於人與非人生命之間的關係想像,特別關注當代動物的生命政治以及物種間的情感互動。喜歡跨領域的合作嘗試,並以虛構文本、散文電影等來作為創作方式。


林以寧
現任台北忠泰美術館推廣教育專員。畢業於東海大學歷史系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CA) 當代藝術策展碩士。關注聲響與影像經驗檔案化,2020年起,自策藝術廣播節目《隨藝聊聊》。策展經驗橫跨展覽、評論、翻譯與主持,2024 年以《金屬遊歷》獲集美·阿爾勒影像策展人獎,並於 2025 年北京三影堂展出。曾任台北亞紀畫廊展覽助理,以及水谷藝術助理策展人。
登入 Google 即可儲存進度。瞭解詳情
姓名 *
電話 *
e-mail *
請問是否有影像剪輯經驗 (不限設備) ,且願意攜帶 (電腦或手機) 來工作坊參與剪輯創作~ *
必填
請你簡單的介紹簡單的介紹一下自己喜歡的創作方向、內容。
有沒有想問的問題?  
提交
清除表單
請勿利用 Google 表單送出密碼。
Google 並未認可或建立這項內容。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這份表單很可疑嗎?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