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 edit access
荒野公民科學家線上增能課程《臺灣的苔蘚多樣性》講座

臺灣的苔蘚多樣性

多數人對於苔蘚的了解不深,印象可能只是在路旁看到矮矮小小的小植物。臺灣的苔蘚,匯聚東亞、東南亞、喜瑪拉雅及太平洋等地區之大成,計約1,500種,多樣性之高,舉世聞名。

苔蘚植物顧名思義,可分為苔類、蘚類及角蘚三大類,從外觀分辨這三大類並不困難,佐以放大鏡的輔助就更容易了。首先要辨別植物體是由莖和葉所構成的莖葉體,或是無法區別莖葉的片狀體。一般而言,苔類為莖葉體,可區分為直立和匍匐生長兩大類型。苔類的葉片通常同形且不開裂為裂片狀,常具有1或2條中肋,例如金髮苔、卷柏苔等。

蘚類則有莖葉體和片狀體兩種形態,莖葉體蘚類葉片通常有側葉、腹葉之分,且開裂為裂片狀,不具中肋,例如鞭蘚、羽蘚等;片狀體蘚類又可區分為簡單型和複雜型兩大類,複雜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分化,表面通常具有氣孔,內部具有氣室和同化絲例如地錢、蛇蘚等;相對而言,簡單型片狀體蘚類其組織未分化,植物體通常略呈半透明狀,例如片葉蘚、帶葉蘚等。

除了外部形態的不同外,蘚類的細胞中具有油體,故揉捏一小段蘚類植物體,常可聞到一股略帶刺激性的揮發氣味。角蘚類則全為略帶透明狀的片狀體,其孢子體呈角狀為其最大特徵。本次課程帶領大家認識苔蘚植物的特徵、生態並介紹各類群常見的物種。


主題:臺灣的苔蘚多樣性

時間:2024年10月15日 (二) 19:30~21:30


關於講者:楊嘉棟

現職: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局技士、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助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解說教育組助理研究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副研究員、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解說教育組副研究員兼組長、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兼主任秘書、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

學術專長:苔蘚植物分類相關研究、野生植物調查、研究、保育、生態教育推廣

Sign in to Google to save your progress. Learn more
Email *
2024年10月15日 (二) 19:30~21:30臺灣的苔蘚多樣性》講座
姓名
*
居住地區(縣市)
*
是否為荒野會員
*
請再次確認您的Email(Email錯誤將無法收到會議連結)
*
聯絡電話(信箱退信時聯繫確認用)
您從何處管道知道此訊息?
*
活動說明
◎ 本活動經費來源由「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暨民眾捐款支持。」
◎ 線上課程以Webex進行,全程於線上授課,無錄影重播服務。
◎ 因系統名額有限,請先報名!報名後收到系統通知信即表示成功完成報名,課程前一天會  email提供線上視訊連結,煩請留意收信,因大量郵件寄發可能造成擋信,若未收到或如有任何問題請來訊 huangkyla1@gmail.com
◎ 講座開始前20分鐘開放登入,敬請及早上線,以免超過限額無法進入。課程開始10分鐘後,若線上尚有名額,將會公開線上會議室網址,開放更多民眾參與。
◎ 活動全程請關閉麥克風及攝影機,若需提問,可在聊天室輸入留言。
 更多公民科學家線上增能系列課程講座資訊請見:https://reurl.cc/nrGodX
A copy of your responses will be emailed to the address you provided.
Submit
Clear form
Never submit passwords through Google Forms.
reCAPTCHA
This content is neither created nor endorsed by Google. - Terms of Service - Privacy Policy

Does this form look suspiciou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