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滅燭,憐光滿 蔣勳
八、歷屆試題精選
1.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外來詞在現代漢語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重要,這值得我們重視。含有音譯成分的外來詞主要有:(一)純音譯,如布丁(二)半音半義譯,如千瓦(三)音譯加類名,如卡片(四)音義兼譯,如俱樂部。下列外來詞依此順序排列的選項是 (A)嬉皮、啤酒、吉他、華爾街 (B)吉他、華爾街、啤酒、嬉皮 (C)吉他、嬉皮、啤酒、華爾街 (D)啤酒、吉他、華爾街、嬉皮。 [96.指考〕
答案:(B)
解析:(B)「吉他」為「Guitar」的直接音譯(純音譯)/「華爾街」為「Wall Street」,「Street」乃「街道」之意,「Wall」音譯為「華爾」,故屬「半音半義譯」/「啤酒」為「Beer」音譯,取其音「啤」,另表其類為「酒」,故屬「音譯加類名」/「嬉皮」原文為「hippie」,義為「反社會禮俗文明、崇尚無政府控制的自由、放縱生活」。嬉:遊戲取樂、無所而為。皮:膚淺、不恭敬。故屬「音義兼譯」。
2.下文中,作者認為托爾斯泰給沙皇的信之所以偉大,是因為:
托爾斯泰是一位伯爵,擁有很大很大的農莊,但是在他的作品《復活》中,他重新回顧成長過程中身為貴族的沉淪,以及擁有土地和農奴帶給他的不安與焦慮,他決定出走。我認為托爾斯泰最偉大的作品不是《復活》也不是《戰爭與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時,寫的一封給俄國沙皇的信。信中,他沒有稱沙皇為皇帝,而是稱他為「親愛的兄弟」,他寫到:「我決定放棄我的爵位,我決定放棄我的土地,我決定讓土地上所有的農奴恢復自由人的身分。」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後,他收了幾件衣服,拎著簡單的包袱,出走了。最後他死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火車站,旁人只知道一個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爾斯泰。 (蔣勳《孤獨六講‧革命孤獨》)
(A)托爾斯泰體認民貴君輕,實踐民主思維 (B)托爾斯泰目睹貧富差距,慷慨捐財助人 (C)托爾斯泰揭露民生困苦,喚起社會關注 (D)托爾斯泰展現悲憫情懷,追求人間公義。 〔97.指考〕
答案:(D)
解析:題幹問的是「信」之所以偉大,直接看到信件內容,由內容「農奴恢復自由人的身分」可知,這是一種對農奴的悲憫情懷,追求的是人間公義。
3.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2)題。 〔100.指考〕
登上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遠望浙江,甚而至於縹緲的滄海的,可是此刻卻不能了。離庵不遠的山嶺,僧房,竹樹,尚勉強可見,稍外則封鎖在茫漠的煙霧裡了。
空齋蹋壁臥,忽夢溪山好。朝騎禿尾驢,來尋雪中道。石壁引孤松,長空沒飛鳥。不見遠山橫,寒煙起林杪。(雪中登黃山)
我倚著亭柱,默默地在咀嚼著漁洋這首五言詩的□□;尤其是結尾兩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說不定許多沒有經驗的人,要妄笑它是無味的詩句呢。文藝的真賞鑑,本來是件不容易的事,這又何必咄咄見怪?自己解說了一番,心裡也就釋然了。
三昧:借指奧祕。 (鍾敬文〈西湖的雪景〉)
(1)文中「我倚著亭柱,默默地在咀嚼著漁洋這首五言詩的□□」,空格當填入的詞語,正確的是 (A)清妙 (B)雄渾 (C)悲慨 (D)典雅。
答案:(A)
解析:(A)根據王士禎(王漁洋)〈雪中登黃山〉判斷,詩中筆致清新而情味無窮,故應填入「清妙」。〈雪中登黃山〉語譯:寂靜的廂房中,我靠牆而臥,突然夢見自己走入山川之美。早上騎著驢,在雪中尋路。高峭石壁上有孤松懸掛,遼闊的蒼穹中有飛鳥隱沒。看不清橫臥在遠方的小丘,而高高的樹梢也籠罩在淒寒的煙霧中。
(2)依題意所述,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文藝鑑賞之難,是因為讀者欠缺移情想像的能力 (B)作者登亭而不能近瞰西湖,遠望滄海,是由於日暮 (C)「石壁引孤松,長空沒飛鳥」,是作者登亭所見之景 (D)作者認為雪景之美,在寒煙籠罩樹梢,遠近一片朦朧。
答案:(D)
解析:(A)沒有經驗。(B)封鎖在茫漠的煙霧裡。(C)是王漁洋詩中所寫。
4.閱讀下文,依序選出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102.學測〕
甲、山谷輕輕推開燠熱的晚雲與水氣,適時讓蟬聲鳥聲□□上來,次第溶化在迷幻的暮色。山裡的黃昏,竟不是想像中那樣寧靜。(陳芳明〈辭行山谷〉)
乙、山夜是靜的,螢光一只可謂纖麗,然而繁華盛到極處,流螢稠密已流不動了,住在山裡靜靜的冷光其實變得有聲,那流螢燈火通明照得過了頭,□□裡我開始期待潮平之後的沉幽。(凌拂〈流螢汛起〉)
丙、左邊是平緩柔和的海岸山脈,右邊則是鯉魚山為襯底一路高聳下去的中央山脈。車子在平坦的台九線公路緩緩馳行,突然感覺自己像翺翔飛行的鷹,兩旁整齊的山脈宛然雙翼一般□□出一片寶石藍的天空。(王文進〈山脈,雙翼般舒張起來〉)
(A)浮升/喧嘩/托舉 (B)飛騰/喧嘩/鼓動 (C)浮升/明亮/鼓動 (D)飛騰/明亮/托舉
答案:(A)
解析:甲、因為山谷所推開的是燠熱的晚雲與水氣,有上升、飄浮、蒸騰的物理性質,所以能讓蟬聲鳥聲慢慢「浮升」上來。另一個選項「飛騰」,速度快,並不適合。
乙、因為山裡靜靜的螢光其實變得「有聲」,所以「喧嘩」裡我開始期待潮平之後的沉幽。另一個選項「明亮」,屬視覺,,並不適合。
丙、感覺自己像「翺翔」的鷹,兩旁「整齊」的山脈宛然雙翼。「翺翔」與「整齊」點出凝然狀態,因此「托舉」出一片寶石藍的天空。「鼓動」意為「鼓舞、激動」,與山的凝然不協調。
102高中國文(一)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