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藺草編織
一、上課地點:苑裡
二、上課時間:苑裡-9/15開課,每週二晚上6:30-9:30,共36小時
三、課程名稱:創意藺草編織
四、授課師資:呂美員
五、講師簡介:從事25年藺草編織技藝教學經驗。彰師大認證通過。現擔任:苗栗縣蓬山文教協會 理事長、房裡藺工坊-負責人、文苑國小藺編班指導老師、房裡社區藺編班指導老師、擔任苗栗縣社區大學藺編班指導老師至今已十年。
六、課程簡介:傳承藺草編織技藝,學得現代藺草編織創意技巧。從基礎編織技巧結合現代藝術實用產品的創意指導。講解藺草的來源特性功能,為使學員增加興趣,特結合現代實用工藝品的編織技巧教學。
七、授課方式:與學員互動溝通,多元化題材教學,團體授課一對一指導。
八、課程預期效益:
學員自我能力提升的效益:學員可自創新的編織技巧。
學員公民素養提升的效益:傳承編織技藝。
九、學分數及上課堂數:2學分(36小時、12堂)
十、課程大綱:
堂 數 | 授課主題 | 內容簡介 |
第1堂 | (1)藺草編織的起源介紹 (2)基礎編織技巧說明與示範 (3)本學期藺草主要編織技法介紹 | (1)藺草編織的起源介紹 (2)藺草編織技法操作說明及示範。 (3)本學期藺草編織技法主要分為1.壓一編法2.壓二編法3.交叉編織法 |
第2堂 | (1)工具介紹 (2)工具特性說明及使用時機 (3)基礎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 (1)編織工具的介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完成一個好的作品,必須要先瞭解使用工具的特性及使用方式。木槌、蓆竿、板仔底…等皆為成就一個完整作品不可缺少的工具。 (2)工具特性說明及使用時機:實際操作工具示範給學員了解用法,並讓學員演練,完成一個作品。 (3)指導基礎編織的技巧:草板編織 |
第3堂 | (1)藺草的種類介紹 (2)基礎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介紹藺草種類苑裡藺、三角藺、圓藺:針對各類不同種類的藺草特性,創造出不同作品呈現。 (2)指導基礎編織的技巧(小型動物編織-蜻蜓、飛馬) (3)作品檢討 |
第4堂 | (1)藺草的種植過程 (2)基礎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藺草的種植過程:從種植到生產的過程,大約可分為「選苖」、「耕田」、「插秧」、「定期施肥」、「3個月成長期」、「收割」、「曝曬乾燥」、「收成」、「整理」、「加工」而成為可進行編織的材料。 (2)指導基礎編織的技巧(小型動物編織-青蛙、烏龜) (3)作品檢討 |
第5堂 | (1)介紹藺草編織工藝的盛衰史 (2)壓一編法技巧說明 (3)籃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4)作品檢討 | (1)介紹藺草編織工藝的盛衰史:藺草編織工藝在台灣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早在日據時代及台灣光復後,大約民國四○~五○年間,以藺草編織的草蓆與草帽,對台灣的社會和經濟留下巨大的貢獻。現今,藺草編織的手工技藝已逐漸失傳,藉由堂課程的開設,讓學員了解及傳承逐漸消失的傳統工藝。 (2)壓一編法:此法是以四方形(又稱草板編織)方法,將藺草依編成品的大小,選取適當粗細的藺草,以竹竿壓緊,平舖排列而編織之。編織過程是依人字型順序,取一支壓一支的方式,使編織的圖樣呈現一上一下的格式。 (3)籃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壓一編法實際操作-環保草籃) (4)作品檢討 |
第6堂 | (1)藺草編織前的處理介紹 (2)籃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藺草編織前的處理介紹 (2)籃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壓一編法實際操作-環保草籃) (3)作品檢討 |
社大週(10/26-10/30) | 本週為共同課程,並非停課,請師生到校參加社大主題性講座活動。 | |
第7堂 | (1)壓二編法技巧說明 (2)壓一編法與壓二編法的比較 (3)籃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4)作品檢討 | (1)壓二編法介紹及運用:此法與壓一編法的步驟是一樣的。編織過程則是依人字型順序,取二支壓一支的方式,使編織的圖樣呈現上二下一的格式。 (2)壓一編法與壓二編法的比較:成品也呈現不同的效果,壓一的成品較細緻,也可配合編織精美的圖案,但蓆面較薄。而壓二的成品蓆面較厚,但較不易編織圖案。以上 壓一或壓二的草板編織技法,其成品為:草蓆、草藍、書箋、座墊、名片夾、置物盒、杯墊、圖案蓆等。各種作品皆從草板編織技法起頭,而依形狀不同,分別變化 之。 (3)籃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壓二編法實際操作-創意提籃) (4)作品檢討 |
第8堂 | (1)藺草的功用及作品保養秘訣 (2)籃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藺草的功用以及作品保養秘訣介紹 (2)籃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壓二編法實際操作-創意提籃) (3)作品檢討 |
第9堂 | (1)交叉編織技法說明 (2)手機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交叉技法介紹及運用:此技法是結合壓一編法與壓二編法,編織過程是將兩種技法互相交替使用。 (2)手機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手機袋、名片夾) (3)作品檢討 |
第10堂 | (1)認識其他藺草編藝工藝家 (2)手機袋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介紹藺草編藝工藝家及其作品欣賞:認識目前傳承藺草工藝第一線實務者,藉由欣賞其美好的作品來提升自我,激發學員創意。 (2)手機袋編織技巧教授與實作(手機袋.名片夾) (3)作品檢討 |
第11堂 | (1)認識苑裡藺草文化館 (2)創意藝品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3)作品檢討 | (1)介紹苑裡藺草文化館:藺草文化館有二座;一是位於房裡社區的「房裡藺工坊」。由文建會直接補助成立。館內展示非常精緻大小件的藺編作品及DIY教室,是國內最具藺草文化代表性的展覽館。二是落於苑裡鎮山腳地區的藺草文化館。文化館以藺草生態及編織為主題,內外設有藺草體驗區、帽蓆文化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DIY教室。藉由實地參觀苑裡藺草文化館,了解藺草在苑裡鎮的核心價值 (2)加上您的創意,編織出獨一無二的精緻藝品。(花格座墊、牽牛花) (3)作品檢討 |
第12堂 | (1)創意藝品編織技巧說明與實作 (2)學習心得分享 | (1)加上您的創意,編織出獨一無二的精緻藝品(花格座墊、牽牛花) (2)欣賞學期成果作品及學員學習心得分享 |
社區公共參與行動日 | 師生參與課程相關之社區公共參與活動 | |
十一、評鑑方式:出席率40%、學習態度20%、成果40%
十二、學員資格: 1.年滿18歲。
2.一般有興趣的社會大眾。
十三、課程指定教材:1.教師自編講義。
2.王春風編著,89年,藺編DIY-專輯,苗栗縣文化局發行
十四、延伸閱讀書目及資料:
1.王春風編著,92年,蓬山藺編展風情-專輯,苗栗縣蓬山文教協會
2.王春風編著,98年,苗栗文獻第47期,苗栗藺編文史專輯,苗栗縣文化局發行
十五、其它費用(所收費用全數用於學員上課所需,多退少補):書籍費、材料費:老師於開學第一堂課說明所需書籍、教材、材料,由學員自行決定購買方式。
十六、開課第一堂學員需攜帶之物品、服裝上的要求:物品: 針、線、尺、竹竿、噴水器。
十七、收費規定:學分費:2學分,2000元 報名費: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