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應用微生物實驗      本次實驗課網頁與QR code 本講義之 link

講義編輯:江易原。  本講義版權沒有,歡迎使用

主題

檢驗食物中的生菌數大腸桿菌群--衛福部的方法與 3M Petrifilm 快檢片

目的

1. 透過檢驗實際的食物樣本之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學習食品微生物之技術與品管之觀念。同時比較衛福部公佈的方法與快檢法 (例如 3M  Petriflm) 之效果。

2. 學會查詢標準辦法,例如衛福部公告的檢驗辦法或是 AOAC的辦法。

3. 學習快速檢測的觀念,並比較與傳統法 (衛福部公佈之辦法) 在時間、操作簡便、成本之差異與特色。

文件建立與管制

 ISO22000 或 HACCP 常用的四階文件之格式,本實驗可以將衛福部 (或是 AOAC) 的檢驗方法、儀器操作手冊、食品衛生標準等列為第三階文件,將實驗紀錄列為第四階文件 (例如應用在食品品管結果之紀錄,可以參考 HACCP 課本 p100,成品品質檢驗紀錄表)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訂定「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生菌數之檢驗」,自即日生效 (pour plates,傾注法)

行政院衛生署公告:訂定「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大腸桿菌群之檢驗」,自即日生效 (三管法)

有關食品含菌數的相關法規

一般食品衛生標準

生食用食品類衛生標準(96.12.21訂定)

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類衛生標準

鄭重提醒

因為器材與技術的限制,本次實驗無法完全按照標準方法進行採樣與檢驗,因此所測出來的數據無法當作有效的檢驗結果。

圖一 本次實驗流程圖

實驗步驟

(0) 樣品稀釋

a. 根據衛生署的方法,取 50 g 的樣本,加入 450 mL 稀釋液 (可以使用秤重法,例如取 48 g 樣品,加入稀釋液到 480 g ),此為十倍稀釋。

b. 置入鐵胃,小心將袋口固,進行拍打。

c. 取拍打後的稀釋液 10 mL 加到 90 mL 的稀釋液並混勻 (請複習使用唧筒及玻璃 pipette 之操作方法,可以參考之前的影片 連續稀釋乳酸菌飲料 ) 或是 QR code

(1) 衛福部--生菌數

a. 取稀釋液 1 mL 加在空白、無菌培養皿 (先於背面標示好稀釋度與樣品)。請標示 -2, -3, -4,各兩個 (因為要二重複)

b. 倒入適量的融化態的培養基,經過適當的混勻後在 35℃ 培養 48 小時後記錄實驗結果 。操作方法請參考傾注平板法計算菌數或 QR code

(2) 3M Petrifilm--生菌數

a. 取稀釋液 1 mL 加在 AC 3M Petrifilm (先於正面標示好稀釋度與樣品)。請標示 -2, -3, -4,各兩個 (因為要二重複)。 請小心緩慢放開薄膜才能漸少氣泡。

b. 在 35℃ 培養 48 小時後記錄實驗結果 。操作方法請參考使用 3M Petrifilm AC 測定生菌數

或 QR code

(3) 衛福部--大腸桿菌群

a. 每個濃度取稀釋液 1 mL 加在 LST 培養基 (管內有一隻倒置的小試管,用來捕捉微生物產器) 進行三重複。 試管請先貼上膠帶,請標示 -2, -3, -4,各三個 (因為要三重複)

b. 在 35℃ 培養 48 小時後記錄實驗結果 。

(4) 3M Petrifilm--大腸桿菌群

a. 取稀釋液 1 mL 加在 EC 3M Petrifilm (先於正面標示好稀釋度與樣品)。請標示 -2, -3, -4,各兩個 (因為要二重複)。 直接放開,不需要小心緩慢放開

b. 在 35℃ 培養 48 小時後記錄實驗結果 。操作方法請參考使用 3M Petrifilm EC 測定 E. coli K12或 QR code

實驗紀錄表一

生菌數 (1)

生菌數 (2)

大腸桿菌群 (3)

大腸桿菌群 (4)

衛福部 的方法

3M Petrifilm

衛福部的方法

(三階三管法)

3M Petrifilm

Plate 1

X

Plate 2

X

平均

(_______/ 3)

Plate 1

X

Plate 2

X

平均

(_______/ 3)

Plate 1

X

Plate 2

X

平均

(_______/ 3)

推算菌數

及單位

單位:

單位:

查表結果

單位:

單位:

實驗紀錄表二

適用的衛生標準與菌數規定

生菌數 (1)

生菌數 (2)

(3) 大腸桿菌群

(4) 大腸桿菌群

衛福部 的方法

(法規)

3M Petrifilm

衛福部的方法

3M Petrifilm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