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初階登山訓練營課程表 (網路版)
日期 | 課程 | 主要課程內容 | 備註 | 上課地點 |
3/10 (四) | 課程說明會 | 1. 介紹訓練營的課程內容 2. Q&A |
| 國立台北大學 |
3/15 (二) | 登山健康 --- 體適能 | 1. 體適能訓練 2. 登山運動傷害之預防 |
| 登山補給站 |
3/17 (四) | 登山裝備 | 1. 衣、行…等登山裝備選擇與使用 2. 裝備檢查表 | 選班長 初九階FB | 登山補給站 |
3/19 (六) | 行進技巧 | 1. 地形穿越、路跡判別、叉路選擇 2. 走路技巧、如何使用登山杖 3. 抓繩確保、抓樹根上下陡坡和走瘦稜 4. 外八步法下斜坡 5. 倒退步法下石階 6. 介紹登山行進基本原則 | 除郊山裝備外,加2kg水。 | |
3/20 (日) | 登山健康 --- 基礎篇 | 1. 體適能實地操作 2. 暖身操、緩和操 |
| |
3/24 (四) | 登山記錄與地圖 | 1. 如何應用登山知識庫以及如何研讀、整合登山紀錄 2. 簡介地圖判讀、如何善用藍天隊地圖、GPS航跡圖以及一般登山地圖 3. 指北針操作 |
| 登山補給站 |
3/26 (六) | 地圖與指北針實地操作練習 | 1. 固定地點進行指北針操作練習 2. 地圖正置、叉路選擇與現地對照判讀練習 | 單獨兩日不過夜。除郊山裝備外,加2kg水。 | |
3/27 (日) | 實際一條登山路線,循線進行實地地圖判讀與導航練習。 | |||
3/29 (二) | 登山健康 --- 醫學篇 | 1. 登山醫學介紹 2. 高山症 |
| 登山補給站 |
4/1~5 |
| |||
4/7 (四) | 攀降與繩結 | 1. 實用繩結介紹 |
| 國立台北大學 |
4/9 (六) | 攀降與繩結 | 1. 實用繩結練習 2. 垂降練習 |
| |
4/10 (日) | 重裝訓練 | 1. 如何挑選適當的背包 2. 背包打包、防水處理 3. 揹負系統調整 4. 重裝的行進方式 5. 練習在山上煮飯、一道簡單的菜 |
| |
4/14 (四) | 登山概論 | 1. 台灣山岳環境介紹-高山、郊山、中級山 2. 天候、地形、隊友對登山安全的影響 3. 登山型態-單攻、縱走、溯溪、攀岩… 4. 結伴登山---優秀登山隊伍的核心元素 5. 新手上山應有的認知-慎選登山團體、行程、如何跟隊… 6. 領隊、嚮導、隊員角色認知 |
| 國立台北大學 |
4/16 (六) | 郊山攀登體驗 | 1. 對郊山活動所需之知識、技術做綜合練習 2. 每人練習在山上煮飯、一道簡單的菜 3. 緊急避難練習 |
| |
4/18~24 |
| 第二個休息周 |
| |
4/28 (四) | 傷害預防與處理 | 1. 虎頭蜂及其他螫傷 2. 熱傷害、失溫、水泡及抽筋 |
| 登山補給站 |
4/30 (六) | 中級山攀登體驗 | 1. 體驗中級山的植被、地形、路況、困難度 2. 每人練習在山上煮飯、一道簡單的菜 3. 緊急避難練習 4. 摸黑練習 |
| |
5/2 (一) | 行前會議 | 1. 登山計畫解說 2. 登山宿營型態:舍營、露營及露宿 3. 食、宿相關裝備選擇與使用 4. 每人練習在山上煮飯、一道一人份的菜,分享菜單。 5. 每組分組討論組內工作和裝備分配 |
| 登山補給站 |
5/5 (四) | 登山安全與登山倫理 | 1. 幾個山難案例分析 2. 登山安全守則 3. 登山行進禮節和守則 4. 基本的山難預防與處理 5. 登山倫理(人與自己、人與隊伍、隊伍與隊伍、人與環境的關係、LNT)、爬山作公益 | 山屋禮節 | 登山補給站 |
5/14~15 (六/日) | 高山攀登體驗 | 1. 體驗背負重量和海拔高度對於登山活動的影響 2. 在初階高山的行進技巧 3. 複習現地對照和地圖正置 4. 預防與處理高山症實務 5. 預防與處理失溫實務 6. 挑選營地和搭建帳篷 7. 練習高山炊煮 8. 環保與生態 9. 緊急過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