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漫談291 - 小政府 v.s. 無政府資本主義]

相對於現代沒有明確成功案例的無政府資本主義,以台灣而言,個人傾向支持「民主法治小政府+資本主義」,以下只稱為小政府,並試著從幾點切入,請指教。

1. 實踐路徑較經濟:

若是已經有一定民主法治+資本主義的情形下,則只需要專注於縮減政府權力,回歸民間自發秩序與市場機制即可。並作為一種漸進改革,避免類似當年的共產革命,帶來政治與社會結構大規模變化的試錯實驗成本。

2. 有單一政府的國家對外的優勢:

無論議約甚至抵抗入侵的國防,平日即可持續整備,遇事時可以整體國力為基礎去對應,相對無政府狀態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掣肘,會更有議約優勢與競爭優勢。這其實也是進入熱兵器時代後,現代國家形成主因之一。

3. 交易成本:

無政府資本主義的保安與法治等取代現有政府職能的締約供需成員,應該會是多對多,締約項目煩多且合約煩雜,相對無財力者恐難免淪為議約弱勢方,而交易糾紛仲裁,若交給以營利為目的的民營公司,可能是讓無財力者再次淪為弱勢的待宰羔羊,最終只能訴諸暴力。而供給方的履約保證,若要交給再保險公司,也會增加更多成本,若再保險有交易糾紛一樣難以處理。

而小政府則是透過定期選舉締約,雖然締約成員也是多對多,但供給方通常有一定門檻因此數量有限,且為包裹式表決下的授權締約,並搭配罷免、創制、複決等公民權,可進行對供應方的履約監督,並可直接或間接對法治的供應方進行監督。

4. 國家為何失敗:

基於前三點,加上現代並無成功的無政府資本主義實踐案例,目前實難看出無政府資本主義比起小政府來說,有更能確保一般大眾權益的明證,遑論能確保國家與人民的長期穩定發展,更別談要吸引許多需要在穩定政商環境下,才能長期發展的資本密集行業如科技、生醫等創新產業。

未能確保前述長期穩定與創新發展的國家,能稱得上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