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11 陳泰禎
(一)
作者對於「散文內容是否忠於寫實」,抱持著情非得已的態度。從理而論,作者在早期的寫作生涯中,並沒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只好在自己的文章中加油添醋一番,才能獲得帳面上漂亮的成績;由情而言,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忌諱的情結,難以面對家中二老,每每就得攔截這虛構的訃文。
(二)
對於「散文內容是否忠於寫實」,我抱持著不認同的態度。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確的起、承、轉、合,內容中蘊含著作者天馬行空的思想、剖析事物的慧眼、獨到的人生見解,再加以包裝、潤飾,方能流傳後世。
我們不能在真實人生有曲折離奇的篇章,但我們能在字裡行間中發現人生的真諦!
302 15 朱柔均
(一)
作者害怕利用了不真實而可能會傷及家人,如同觸霉頭般的令人不悅。所以他在真實與不真實間徘徊不定,但迫於現實生活,而不得不放下可能傷及家人的堅持。
(二)
寫文章固然需要依靠靈感,但有時候腦中浮現靈感不一定是真實的。人的一生無法發生太多奇妙而難以言喻的事,因此想像就成為文章的實踐者。我認為寫文章大多是靠想像,如果想要敘述一段事,總是免不了加油添醋,才能使讀者深刻感受,因此我覺得「寫實」不是那麼重要,只要能寫出動人心弦的內容,才是作者的目的。
302 24 林苡仟
(一)
作者起初的寫作內容並非忠於寫實,編了各種的職業、人生給自己文章中的父親,而當作者立志成為一名作家時,他體認到愛與死與新生在他的人生中真實的體現了,他卻還沒能寫出能表達這些主題的作品。
(二)
沒有親身經歷是無法寫出令人動容與感同身受的作品的,即使用字如何華美、精準,但也令人感受不到文章的溫度與生命力,只是冷冷的敘述一件事,一件從未發生過的事,縱使是篇「好文章」,卻無法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散文寫作內容忠於寫實才能創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307 11 楊侑昕
(一)
作者在寫作初期,經常以虛構的方式呈現。然而,作者後來在父母的話語中體悟了愛、死與新生,我認為這使得他對於散文寫作開始抱持寫實的態度。因為過去是「為寫作而寫作」,單純編造出虛擬的故事,而沒有自己真切的情感;反之,現在認為寫作以真實經歷呈現,會是個更有意義的作為。
(二)
至於我,我認同寫作要忠於寫實。假使我在一篇文章中,投入內心最誠懇的情感,我相信在寫作過程裡反而能更認識自己,認識最真實且純粹的自己。
317 36 黃映淳
(一))
作者認為散文的內容不一定要忠於寫實,因為在生活中若沒有什麼趣事發生,沒有題材,文章就沒有辦法寫,因此就只能虛構故事,越精彩、越波折的故事就會受人喜歡,或許還會因此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呢!
(二)
我不認同散文的內容應忠於寫實這個觀點,因為我覺得人的想像力是勝過任何事實的,有時候一件事的無趣,作家卻可以用天馬行空的思想,改編成一個驚滔駭浪、波折起伏,非常吸引人的故事,所以我想散文內容不必要忠於事實。
綜合評語:
1、第一小題在題目設定上,作者的態度並不明確,但仍可以略尋線索,基本上作者對文章的表現方式並不執著於現實,但對作品的情感方面,則要反應真實的人生課題。同學們無論由何種角度解釋,只要能從文章中找到相對應的敘述,言之成理,都不算離題。
2、第二小題是本文可以善加發揮的重點,不但要明確寫出自己的看法、說明理由,更可在文辭上發揮,故在配分比例上,可以與第一小題形成2:3左右的篇幅比例,或至少要1:1,若是偏重在第一小題,反而不易看出自己的特色!
3、上述五篇佳作,基本上都掌握了「扣題」、「掌握題旨」的要求,在文辭上也能稍加變化,即使在字數的限制下,仍能有所發揮,值得同學們參考。